陳洪諫(1629---1697)字憲宸,號覺庵,清德州(今德城區)人。清順治五年(1648)中舉,十六年(1659)考取進士,初授四川峽江縣令。峽江土地瘠薄,洪水經常泛濫。水患之後,廬舍田疇盡毀,百姓是食不果腹,苦不堪言,民生日蹙。陳洪諫到任後,巡視境內,體恤民艱,關心民瘼。他在詳細勘察地形之後,積極籌劃方案,調動民工,興修河渠,疏浚歸流,引水灌田,化害為利,頗得民心。由於政績昭然,“治水有功,升雲南麗江府推官”。
基本介紹
- 本名:陳洪諫
- 字號:字憲宸
- 出生時間:1629
- 去世時間:1697
康熙七年(1668),因清廷裁撤推官一職,陳洪諫被改調為江南興化縣令。興化縣地處蘇北地區,是一個深受黃、淮水患之害的犁束擔墓窮縣。明末清初,辯贈敬擔戰亂頻仍,河防失修,為害愈烈,幾乎是年年都有水患。陳洪諫面對連年受災,一望澤國,餓饉遍野,啼飢號寒,嗷嗷待哺的災民,憂心如焚。此時正“值大吏以會勘河工駐境”,曾七上血書為民得請,發粟賑濟,災民賴存,活者甚眾。“自捐千金供支應,毫不累民”。後歷任江西撫州同知、袁州知府、陝西神木道,“慷慨住事,所至以才幹稱”,以年老致仕。
歸田後,陳洪諫沒有像有的庸官俗吏那樣,忙於置田產、修宅院,過養尊處優的寓公生活,而是想著怎樣為家鄉父老做點有益的事情。舊州城朝陽門外,當時有兩條通判悼衢要道,一條南通濟南府,明代在南慨朽婚關大街有一座騎道門樓,名曰“玉皇閣”舉仔恥,非常壯觀;另一條東通武定府(今惠民),他想:如果在柴市街東首也建一座騎道門樓,才相得益彰,增添州城的壯觀雄姿。為此,陳洪諫就親自查看己祖良地形,丈量基地,與知州會商,設計繪圖,購置物料,招募工匠,慷慨捐資,於康熙三十年(1690)建成“文武閣”。閣外斷橋圯路,一併修整,“州城百姓感頌之”。
陳洪諫為官清廉,一身正氣,情操高尚。他做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官婚樂獄,任職謹慎,性格剛直,為人淳厚,最高也不過熬到個四品道台,但他卻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關心民瘼,愛民如子,名載史冊,功垂後世。不愧為後世做人的楷模,仕子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