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綬童子禮佛圖軸》是明代畫家陳洪綬創作的一幅設色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洪綬童子禮佛圖軸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創作年代:明代
- 規格:縱150cm,橫67.3cm
- 作者:陳洪綬
- 材質:絹本
圖軸款署,主要內容,作者簡介,
圖軸款署
本幅款署:“老蓮洪綬畫於獲蘭草堂。”鈐“陳洪綬印”白文、“章侯”朱文印。
主要內容
《童子禮佛圖》描繪四名兒童搭佛塔禮佛的情景。圖中一太湖石豎立,石前放一尊雕琢精緻的佛造像和供佛用的銅塔。佛前,二兒童拜佛,一兒童獻花,另一兒童跪著擦拭銅塔,各個神態專注,他們收斂起頑皮,顯露出莊重,其中一名兒童磕頭時露出胖臀,不免令人忍俊不禁。此圖太湖石用較粗的筆法勾畫,玲瓏剔透,輪廓線多呈弧狀,尖利而挺拔。佛像及人物全用細勁的線條畫出,層次細膩,風格典雅,設色明麗溫和,技法純熟,人物神形兼備,富有情趣。此圖反映了陳洪綬在表現兒童方面的精湛技藝和深厚功力,也充分體現了佛教信仰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對兒童的薰陶與影響。
作者簡介
陳洪綬(1597—1652年),字章侯,號老蓮、悔遲,諸暨(今屬浙江省)人。明代畫家。早年受業於著名學者劉宗周、黃道周門下,1642年曾到北京為國子監生,授中書舍人,供奉內廷,不久即離京南歸。明朝滅亡後,為躲避清兵,一度在紹興雲門寺出家為僧,自號悔遲,亦號老遲。後在杭州以賣畫為生。工詩,擅畫,山水、人物、花鳥無一不精。其畫初受藍瑛影響,後廣泛臨學古人,並大膽突破創新,所作人物、花鳥形象古拙,擅用誇張變形手法,獨樹一幟,為晚明變形主義繪畫大師。與崔子忠齊名於南北,世稱“南陳北崔”。其畫風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著《寶綸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