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光(革命烈士)

陳洪光(革命烈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洪光,男,漢族,湖北陽新,1906年出生,1935年3月,在大德山戰役中犧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洪光
  • 別名:化名張鵬久、張自航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北陽新
  • 出生日期:1906年
  • 逝世日期:1935年03月
  • 職業:革命者
  • 畢業院校:陽新高等學堂
  • 信仰:共產黨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人物成就,

人物生平

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1926年,投入工農革命鬥爭,走上了革命道路。1926年9月,參加國民黨,在縣黨部青年部工作,負責宣傳聯絡事務。11月,任縣學聯宣傳部長。192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福豐區委宣傳員。是年冬,任中共陽新縣委宣傳委員。1930年5月,任中共鄂東特委秘書。1931年8月14日,任中共鄂東南特委常委、秘書長。1932年1月,任中共鄂東南道委常委、秘書長。1933年春,以鄂東南道委委員的身份深入鄂贛邊境,指導遊擊戰爭。
陳洪光

人物事跡

1922年,陳洪光在陽新高等學堂畢業後,回家務農。此後,一些傳播新思想、新文化的讀物陸續傳入陽新。他在耕作之餘,閱讀了《新青年》、《嚮導》、《每周評論》、《武漢星期評論》等等大量的革命書刊,從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宣傳,開始信仰共產主義。
1925年秋,兩湖師範學校學生、共產黨員羅偉受中共武漢地委派遣,回到家鄉福壽鎮,開展革命活動。他在“福壽書社”的基礎上,擴大為“福豐青年促進會”,並從中吸收羅冠國、羅海門、羅輝光、陳少年等人為中共黨員。陳洪光經陳少年介紹,加入該促進會。此後,他同羅海門、陳少年一道,走村串戶,宣傳革命思想,發展會員。他還經常在夜晚到處張貼“打倒土豪劣紳”、“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打倒貪官污吏”等標語,以擴大革命影響。同年冬,他在福壽鎮之喉嚨咀一帶組織數十名青年,建立“除毒會”,開展禁菸(鴉片)、禁賭、剪髮放足、破除迷信等活動,鬥爭矛頭直指該地的土豪劣紳。
1926年春,中共福壽支部成立,書記羅海門。同年夏,陳洪光經羅海門、陳少年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9月,陳洪光根據黨的決定,以個人身份加入中國國民黨,調到國民黨陽新縣黨部青年部工作。
是時,北伐軍第七軍已抵鹹寧。陳洪光受中共陽新部委(後改稱縣委)和國民黨陽新縣黨部派遣,同曹玉階、羅輝光、陳少年等一道,赴陽新北鄉的廣大農村和交通路口,組織民眾,開展迎接北伐軍的工作。9月13日,當北伐軍進入陽新縣境時,陽新北鄉的廣大民眾,在陳洪光等人領導下,掀起了迎軍熱潮。他們為部隊送茶送水,備糧備草,甚至殺豬宰羊,慰勞北伐將士。部隊全體官兵,無不深受鼓舞。
同年11月,陽新縣學生聯合會成立,陳珍任主席,陳洪光任宣傳部長。陳洪光到任後,迅速組建了陽新青年文藝宣傳隊。宣傳隊經過短期訓練,便走上街頭,深入農村,寫標語、畫壁畫、辦牆報、演劇目,大造革命輿論,發動廣大民眾投入反帝反封建鬥爭。
1926年12月25日,陳洪光率領陽新高等學堂和陽新中學的全體師生,參加中共陽新部委和國民黨陽新縣黨部領導的反帝、反封建、反軍閥的萬人示威遊行。當遊行隊伍到達天主堂附近時,披著神父外衣的帝國主義分子唆使教徒和他們收買的流氓謾罵示威民眾,並持槍威脅,企圖驅散遊行隊伍。陳洪光怒不可遏,立即指揮學生率先衝進天主堂,砸毀神龕,收繳了他們的槍枝,挫敗了他們的陰謀。與此同時,部分學生和民眾還搗毀了東嶽廟、光華廟、城隍廟的菩薩,燒掉了迷信用品。
1927年2月27日,陽新反動派在縣城發動暴亂,搗毀國共兩黨縣黨部、縣總工會、縣農協、縣婦協、縣學聯等機關,大肆搜捕共產黨人,並殘暴燒死省農協特派員成子英等九位工農運動骨幹,製造了震驚全國的陽新慘案。慘案發生後,陳洪光在民眾掩護下,轉移到“秦益豐”紗店閣樓上,參加了中共陽新部委召開的緊急會議。根據會議決定,陳洪光於第二天隨同曹大駿、劉熙等人趕赴武漢,向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省黨部、省政務委員會匯報了慘案詳情,請求援救。在毛澤東、董必武、吳玉章和國民黨左派人士的干預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和省政務委員會迅速派出人員,率領國民革命軍赴陽新平定暴亂,鎮壓了反革命,從而使陽新的工農革命運動迅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同年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隨後,陽新的土豪劣紳紛紛成立民團、保衛團,勾結國民黨新軍閥,大肆“清鄉”,捕殺共產黨人。為了保存革命力量,中共陽新縣委指示,凡是已暴露身份的黨員,立即轉移外地,分散隱蔽。陳洪光遂潛往鎮江,化名張自航,在一家藥店當店員。
1929年3月,陳洪光由鎮江返回陽新。此時,中共陽新縣委及各級基層黨組織業已建立,黨領導的土地革命鬥爭在全縣方興未艾。陳洪光異常振奮,他顧不了回家,立即找到縣委委員、福豐區區委書記羅冠國,匯報了自己近年的情況,並要求恢復組織關係。經羅冠國、羅海門介紹,縣委確認陳洪光為中共黨員,並任命他為福豐區委宣傳委員。
同年9月,縣委鑒於許多區、鄉幹部的政治理論和政策水平不高,與革命形勢的發展不相適應,遂決定開辦黨務訓練班,加強對幹部的培訓,調陳洪光具體負責這一工作。陳洪光經短期籌備,使該班如期在縣委駐地福豐區之汪武頸開學。第一期學員40人,均系支部書記以上幹部。開設的課目為“共產主義與共產黨”、“黨的基本理論”、“中央通告”、“六大決議”、“支部工作”、“游擊戰爭”等。陳洪光負責辦了兩期,每期20天,共培訓黨員幹部近百名。
同年冬,陳洪光調任縣委宣傳委員。到任後,他根據縣委中心工作和革命鬥爭的需要,大量印製標語、傳單、戲曲、歌謠、畫報等宣傳品,在全縣廣為散發;組織粉筆隊、墨寫隊在各交通要道刷寫標語;建立新劇團,到各個鄉村演出;組織演講隊,到各個集鎮演講,舉辦唱歌訓練班,培訓歌手,派到各鄉教唱革命歌謠。全縣的宣傳鼓動工作搞得轟轟烈烈、扎紮實實,從而極大限度地調動了廣大人民民眾的革命熱情,有力地推動了土地革命鬥爭的蓬勃發展。
1930年5月,中共鄂東特委在陽新成立,管轄陽新、大冶、通山、鄂城、黃梅、廣濟、蘄春、蘄水(浠水)、武寧、瑞昌等10縣,特委書記吳致民。陳洪光任特委秘書兼特委黨刊《鄂東通訊》編輯。
1931年7月,湘鄂贛省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在湖南省瀏陽縣東門楚東山召開。陳洪光與吳致民等人以鄂東代表的身份出席了這次會議。會議選舉產生了中共湘鄂贛省委,並討論通過了各項工作決議。會議期間,湘鄂贛省委召集鄂東、鄂南、贛北三個特委的負責人會議,宣布撤銷鄂東、鄂南特委,成立鄂東南特委。鄂東南特委管轄陽新、大冶、大陽、通山、鄂城、鹹寧、蒲圻、崇陽、武寧、瑞昌10個縣委和贛北特區委,由方步舟任書記,劉海山任組織部長,程恆貞任宣傳部長,張鵬久、陳洪光任秘書長。會後,特委為了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的各項決議,委託陳洪光草擬一個工作計畫。陳洪光接受任務後,不怕艱險,深入到鄂東南各縣進行調查研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礎上,起草了《中共鄂東南特委目前工作計畫決議案》,交特委常委審議。決議案對鄂東南蘇區的鞏固與發展、黨組織的改造與提高、蘇維埃政權的建設、蘇區經濟政策、土地問題、宣傳教育工作、擴大紅軍與地方武裝、游擊戰爭、兵運工作、婦女青年工作等十幾個重大問題,作了具體而明確的規定。8月14日,中共鄂東南特委擴大會議在陽新龍港召開,討論通過了這個決議案。與會人員一致認為該決議案既符合省黨代會精神,又切合鄂東南地區革命鬥爭的實際,切實可行。這次特委擴大會後,鄂東南蘇區很快出現了一個鼎盛的局面。
1932年1月,湘鄂贛省委決定,撤銷鄂東南特委,分設鄂東道委和蒲圻中心縣委。陳洪光任鄂東道委常委、秘書長。同年6月,根據省委決定,中共鄂東南道委成立,管轄鄂東、鄂南、贛北等14個縣。在鄂東南第一次黨代會上,陳洪光當選為鄂東南道委常委、秘書長。
同年秋,國民黨武漢行營調集10萬兵力對鄂東南蘇區實行第四次“圍剿”。10月4日,鄂東南紅色首府龍港失陷。道委及其所屬機關轉移至陽新西南部的沙洲店。這裡地處偏僻深山,各種物資短缺。陳洪光帶領機關工作人員,千方百計,克服重重困難,堅持正常工作。夜晚辦公無燈油,就點松明子;沒有紙張,就發動機關工作人員上山砍毛竹、剝茅稈,利用該地廢棄的碾槽,自辦造紙廠;印檔案無油墨,便就地取材,自己製作:選一小房,在樓板上吊滿松針,下面燃燒松柴,然後提取附著在松針上的煙末,用油調勻,即成松煙油墨;沒有複寫紙,就用黃土碾末,過篩後用油調勻,塗在紙上,乾後即成複寫紙;沒有複寫筆,就將筷子削尖磨光當複寫原子筆。就這樣,一個個困難被克服了,機關各項工作,仍然照常運轉。
1933年春,鄂東南蘇區已被敵人分割為陽新、通山、龍(港)燕(廈)、龍(港)湖(市)瑞(昌)四塊。道委鑒於地處鄂贛邊境的龍湖瑞蘇區與道委隔絕,不便直接指揮,遂決定調陳洪光以道委常委的身份到該地,代表道委指導工作。
陳洪光到達龍湖瑞後,緊緊依靠當地黨組織和廣大人民民眾,致力於保衛蘇區,恢復和發展蘇區的鬥爭。同年5月,他為了加強黨對這一地區革命鬥爭的統一領導,決定撤銷原瑞昌縣委和龍燕中心縣龍湖辦事處黨委,建立龍湖瑞縣委,書記何英(後由陳洪光自己兼任)。縣委成立後,將轄區內的各支小型游擊隊集中合編為龍湖瑞游擊大隊,由曹橫善任大隊長。接著,抽調各區優秀共青團員,進行軍訓後,組建為龍湖瑞青年模範團。隨後,他又以活動在該地的紅二連、紅六連為骨幹,再從各區赤衛隊、赤先隊中挑選一批精壯隊員,組建為河南警衛師。同年7月,他根據道委決定,將河南警衛師、贛北游擊大隊、紅軍獨立第一團合編為贛北師(後改稱紅一師),由柯興任師長,俞照光任政委,全師900餘人槍。1934年1月初,道委為了執行省委關於“向東南發展”的指示,決定組織木石港戰役,同時決定由張燾(後叛變)、葉金波、陳洪光、俞照光、柳潤泗、馬先勝等人組成前敵指揮部(指揮長張燾,副指揮長葉金波),負責部署、指揮這次戰役。木石港地處陽新東南,為富水南岸重鎮。國民黨第二十六師師長郭汝棟為了切斷富水南北兩岸蘇區的聯繫,調新七旅李宗鑒部駐守木石港,並在木石港周圍的何子恕、湖田畈構築工事,駐兵把守,形成戰略支點。針對敵人分兵把守”的弱點,紅軍前敵指揮部決定採取“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戰術,將敵人圍而殲之。1月6日,紅三師、贛北師、河北師和龍湖瑞地方武裝共8000餘人,將守敵分割包圍,三戰三捷。是役,共殲敵一個旅部另一個團、三個營,俘敵800餘人,繳槍千餘支,摧毀敵碉堡13座,恢復了木石港及其周圍的蘇區。
同年1月中旬,紅三師、贛北師、河北師在王文驛遭強敵伏擊,損失達三分之二以上。隨後龍湖瑞蘇區被敵攻陷,淪為游擊區。2月,龍湖瑞中心縣委(由龍湖瑞縣委改為中心縣委)集中王文驛之役失敗後流散到龍湖瑞地區的紅軍官兵,與龍湖瑞游擊大隊合編為龍湖瑞獨立團,由王武之任團長,袁鳳鳴任政委。陳洪光隨同獨立團行動,指導該地的游擊戰爭。9月8日,由於叛徒告密,獨立團在漆坊被敵軍第三十七旅包圍。戰鬥中,王武之壯烈犧牲,袁鳳鳴被俘(後慘遭殺害),陳洪光突圍後率餘部十餘人轉移到大德山,與岳大尤領導的大德游擊隊會合,堅持大德山區的游擊戰爭。1935年3月,敵軍對大德山大舉“清剿”,陳洪光在突圍中壯烈犧牲,年僅29歲。

人物成就

1934年1月,參與指揮了著名的木石港戰役,三戰三捷,恢復了失去的大部分蘇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