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賢

陳景賢(1852-1908年)字仰山、二仰山人,號筱岩。出生於書香世家,其父陳瑜為清同治七年(1868年)進士,翰林院庶吉士。他少年時期就表現出過人的天資,讀書過目成誦,為文氣勢奔放,俄頃千言,不到20歲就中了生員(秀才)。光緒十四年(1888年)36歲時中舉,參加了一次會試不中後,便放棄了科舉進取之途。喜引掖後進,擔任宜陽書院主講時,從學者鹹服其教。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袁州中學堂創辦,知府傅鐘麟聘他擔任袁州中學堂副監督(監督由知府親任)。作為宜春地方名流,陳景賢影響極大,民國版《宜春縣誌》載:“每邑中有所興作及要政,當軸必委襄辦或咨訪而後行。”陳景賢交遊甚廣,達官貴人、文壇名宿、蘭若釋子無所不交。化成岩摩崖題刻中有一塊記述了他與袁臨協副將田明山在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夏的一次郊遊經歷。他與宜春報國寺住持、高僧空定的交往,更是留下了一段東坡、佛印式的佳話。陳景賢工書畫,20世紀90年代,筆者在其後人處得觀其書法蘭花數紙,署款“二仰山人景賢”,鈐印“陳景賢印”。現存陳景賢脫胎漆器作品為一圓柱形茶葉罐,器蓋內寫款“袁宜王春泰造”,“仰山”款茶葉罐銘文紀年為丙午年,從陳景賢卒年來看當為光緒丙午(1906年),即陳景賢逝世前二年,也是宜春漆器南洋獲獎的前三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