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於王自刎

《陳於王自刎》是清代文學家計六奇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陳於王自刎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計六奇
  • 作品出處:《明季北略》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陳於王自刎
陳於王,字丹衷,世為武進人。先世以明初從征有功,授蘇州衛千戶,得世襲。於王幼業儒,身長七尺,萬曆壬子、乙卯,一再登武科,授守備,擒海盜翁元、李稍等,升崇明都司。復有茶山王王一爵等倡亂,聚眾數千,窟穴大海,金山、川沙、柘林等地,幾無寧日。官兵剿賊於羊山嘴,勢不敵,退泊金山。請檄崇明添兵協剿,於王選舟師數十艘,戰賊於羊山殿前,用磨盤銃擊之,賊稍卻。已而,復持短刀,躍入賊舟,殺賊無數,生擒盜首一爵。余潰散。當道交章薦之,威名日盛。崇禎初,巡撫費文衡補游擊;繼費者為張國維、及巡按祁彪隹,皆奇其才。時寇氛遍江北,因命於王為游擊,守六合;蔣若採為守備,守江浦;互相犄角。斬賊李乘龍等百人,賊宵遁去,復犯宿松,於王弟國計,及包文達、錢士選等,以兵二千人赴剿,賊眾勢大,遂敗績。文達、士選俱戰死。於王不見國計飛馬殺入賊圍救出,回至安慶。嗣後永生洲參將程龍,及於王等復與賊戰太湖豐家店相拒數日,程龍營被賊放火,延燒銃藥,賊掩殺至。於王手執大刀,奮勇先登,如摧枯拉朽,然久戰重傷,諸將意欲規避,翼於王以行。於王曰:此吾死所也,復何之?遂大呼曰:力竭矣,向北面四拜,拔刀自刎死。數日後賊退,部將張伯昌檢獲其屍,身如刻畫,而色如生。江浦、安慶為之立廟塑像。事聞,贈昭勇將軍。蔭子以千戶加二級。立廟宣武場祀之。弟國計,號丹廷,有膽智,兩中武舉,累著戰功,擢太湖營都司,擒劇盜宋毛三、朱老虎等無算,後放情詩酒以卒。
經略熊廷弼,嘗稱於王國士無雙,薦授三岔河副總兵。時天啟元年七月事,將赴任,適代庖守備張嗣忠至,與之同宴,亡何張暴卒,而張子誤聽千戶濮定國譖,遂誣於王毒死其父,系獄。越七年,曹文衡知其冤且才,立釋之,卒殉國難。國士之稱,洵非溢譽也。

作者簡介

計六奇(1622~約1687年),字用賓,號天節子,別號九峰居士。江蘇無錫縣興道鄉(今前洲、玉祁一帶)人,明末清初史學家。從小家境貧困,早年寄讀塾館。十九歲隨岳父杭濟之就讀於洛社,二十一歲在母舅胡時忠家讀書,為邑諸生。入清後,曾於順治六年(1649)、順治十一年(1654)兩次鄉試,不舉。從此無意科舉仕進,在無錫、蘇州、江陰等地,以坐館教書終其一生。著有《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二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