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字飛霞,惠州府(今廣東惠陽縣)人。約生於乾隆元年(公元一七三六年),卒於乾隆六十年(公元一七九五年)。
基本介紹
- 本名:陳復正
- 字號:字飛霞
- 出生時間:公元一七三六年
- 去世時間:公元一七九五年
背景介紹,個人特點,
背景介紹
他從小靈敏,學窮樞要,對《周易》卦象、《尚書·洪範》以及天文理數,確的心得。對宋代被稱為五子作的《參同契》等書更有研究,知識淵博。他的門下每有質疑他都能剖晰詳明,發揮曉暢,大解疑團。他在羅浮山當道士,努力學習靜坐等氣功。由於幼稟虧多病,他對醫藥懷有特殊的感情,對醫家色脈之要,頗嘗究心。他潛心鑽研醫經典籍,對《內經》、《神農本草經》推崇備至。每當他讀到精采處,禁不住讚嘆說:“至哉,聖人之道!”(《幼幼集成》小引)。對傳說中伊尹的創製湯液,皇甫謐的《甲乙經》、扁鵲的《難經》、張仲景的《金匱要略》、王叔和的《脈經》、陶弘景的《補闕肘後一方》,也大加讚賞。對李時珍、張景岳、清代醫學家喻嘉言的著作和主張,也加以肯定。認為他們是闡明《金匱》,發泄《內經》,掃蕪穢而返清潤,有功於醫事不小的人。此後,他便以道士身份瓢笠雲遊,借醫藥濟世。他行醫四十八年,竹杖芒鞋行蹤幾半。他的醫術越來越精,往往別的醫生束手乏策,病人垂危,處於慌亂之際,他便飄然而至,慢條斯理地說不妨事,然後著手診治。病人經過他的調理,很快就好了。遇到貧病交迫的人,看了病,不受酬謝;有急需調補的,甚至慷慨墊上參、術之類的補品。至於寶貴人家,如恃勢要挾,不合己意,儘管有壓力他也不出診。
陳復正的思想屬老子體系,崇尚恬淡自然,以慈悲為懷。他雲遊四方,深感人類中小兒稚弱可愛,尤須護持。他說,胎嬰芽嫩,離母腹昭水上漚,風前燭,防護稍疏,立見殤夭,加上言語不通,小兒病是比較難治的。千百年來,全面系統深入地研究小兒病證治的醫家並不多。一些誦醫學無根底,濫竽充數,以訛化訛,誤人不淺。尤其突出的是濫用驚風的說法。一遇小兒有熱,不管是外感內傷,就說是驚風。用治療驚風的方法治療不是驚風的病,使無辜嬰稚,枉受貽殃。陳復正對此不僅心甚憐憫,而且每讀驚風一類的書,未嘗不三嘆流涕。為了矯正時弊,救小兒於無辜夭折,他特對小兒病證治問題進行了專門的研究。他廣泛蒐集前人的兒科著作,結合自己臨床實踐以實用為標準,判其合離,析其同異、存其精要,辨其是非,輯錄成書,名為《幼幼集成》。
此書編成於公元一七五O年,共六卷。前四卷輯錄了兒科各家的方論、民間驗方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後二卷專論痘疹,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夾敘夾議,有疏有注,圖賦並茂,簡明扼要,既易查對,又便於誦習。《卷堂讀書記》說它諸凡病因治要,罔不備具於冊,可謂無義不周,無隱不矣。
個人特點
《幼幼集成》同時反映了陳復正的注重實際,反訛傳的治學精神。在這論述指紋、驚風兩個問題上,尤其突出。
指紋一說,初見於宋代許叔微的《普濟本事方》,繼之南宋劉昉、元代滑伯仁、明代萬密齋、王肯堂等都有所闡發,內容逐漸充實。但也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不必用指紋診病,認為沒有臨床價值;一種卻任意誇大指紋診病的作用,說什麼“指上辨青紋,認是四足驚,虎口脈青色,是豬犬馬驚,黑色因水撲赤,赤色火人驚……”以訛化訛,致成禍害嬰幼兒。對此,他不勝發豎,欲為規正。他用四句詩概括望指紋辨別疾病輕重的方法,即,“初起風關證未央,氣關紋現急須防。乍臨命位誠危急,射甲通關病勢彰”。他還用三句話來說明觀察指紋形色而辨別主病的方法,就是,“浮沉分表里,紅紫辨寒熱,淡滯定虛實”,這種方法仍有參考價值。
驚風,考其立名,漢晉以前的醫籍中,還無記載。直到北宋兒科專家錢乙才首創“驚風”之名。後世醫家遇到小兒發熱症狀,無論外感內傷,統稱為“驚風”, 種情景愈演愈烈。還有種種不能說通的名目,如“天吊驚”、“看地驚”、“潮熱驚”和“膨脹驚”等等,貽害無窮。他對此不遺餘力地“徹底揭破”,還對那些謬論的駁斥,毫不留情,句句中的。他主張不用“驚風”之名,依其病因症狀,分為誤搐、類搐、非搐三種。他所說的誤搐,就是傷寒病痙;類搐就是雜病致搐;非搐就是竭絕脫證。這就打亂了世傳的“驚風”一說的體系,糾正了當時兒科對驚風的混亂現象。
對小兒痙攣症狀的卓有成就的研究,是陳復正對兒科的最大貢獻。他不僅以此力匡時弊,而且提出了精湛的見解,從辨證到治療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他認為小兒痙攣的病因,不外乎外感、雜病和脾虛三種。治療應以解表、清熱、溫中三大法門分別施之。關鍵在於辨證,探本索源,對證施治,內服藥與外治法相結合,不能濫用金石腦麝,妄行開關鎮附、截風定搐。
張某有個五六歲的女孩子,一天坐著忽然摔倒,作反弓狀,眼目翻騰,見白不見黑。兒科醫生群集,都作“驚風”治,毫無療效。三天后,病孩骨露筋浮,病情嚴重。陳復正畫龍點睛診視後,認為不是驚風,而是太陽少血,寒氣傷榮所致。他用厥陰門中當歸四逆湯,由當歸、桂枝、芍藥、細辛、灸甘草、通草、大棗組成,為主方治療,只幾劑就治好了。
高某有一小兒,生下不久就患“百晬嗽”。面白眼清,自汗多嗽,滿頭青筋,頭門寬大。陳復正診視後,認為肝風有餘,肺氣不足,中氣更虛,應該速投人參。但是,一個老婦從內阻之,一個醫生從外阻止。他們認為初生兒不能服人參,服人參則不可治。高某夫婦信以為真,不敢用陳復正的藥。於是便由那位醫生診視。兩三月間,愈治癒危,以至於奄奄一息,逆證叢生,無可救藥。醫生束手無策,老婦緘口無言,都不敢來高家了。於是又請陳復正來治。一看,病兒面青目藍,骨瘦如柴,聲啞無音,咳嗽氣促,大汗淋漓,四肢搐掣,逆證全具,毫無生機,只兩目神光尚存。陳復正就用人參一支,龍眼肉五粒,蒸湯給他服下。服後氣稍順,又接連用人參一錢,龍眼肉七粒蒸湯服,竟獲大效,當晚就汗搐俱止,喘亦減。但人小體弱,二錢參湯,須一夜才能服完。陳復正抱著病孩餵藥,整夜沒睡。幾天之後,病孩睡眠較穩,呼吸較長。十天左右,諸證已愈八九。只是形色未復,音聲未亮。於是服用人參增至每日四錢,龍眼肉十四粒,調理如前。二十天左右,共用人參六兩多。至此,病孩聲音清亮,面色紅潤,肌肉復生,精神勝舊。半周歲的乳兒,竟讓其服下六兩人參,起沉疴於萬難之口。這樣診治,不單是世人未見,醫家未聞,就是諸書也未記載,可以說他是有膽有識。
陳復正的《幼幼集成》至今兒科醫生都很重視。日本《皇漢醫學叢書·醫籍考》、《珍藏醫書類目》、《鄭堂讀書記》、《中國醫學史》等都略有記載和評述。廣州博物館還展出他的生平及其著作。《幼幼集成》解放後有排印本。由此可見,他的影響所及不僅是嶺南一帶,而且是遍及國內外醫藥界,尤其是他的治學態度,敢於揭破訛傳,提了自己的確見,這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所以說,他不愧為一代名醫。 (文章出處:中國傳統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