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強生(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育種專家)

陳強生(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育種專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強生,男,江蘇省鎮江市人,1937年9月生,研究員,中共黨員。1962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專業,同年分配來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工作至1997年退休。曾被聘為北京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麥類專業組成員、常委、麥類專業組組長。1990年被山西省文水縣聘為農業生產和小麥繁種栽培技術顧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強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蘇鎮江
  • 出生日期:1937-9
  • 畢業院校:北京農業大學
  • 主要成就:育成了京冬號系列冬小麥新品種
工作經歷,成果獎勵,

工作經歷

1962—1978年從事“大面積小麥增產技術的研究”工作。其中“小麥葉齡指標促控法”栽培管理體系被列為國家重點項目,累計推廣4700多萬畝。
1978年到退休從事冬小麥新品種的選育。1982年後開始參加該項目的主持工作,曾參與豐抗號(1、4、5、7、8號等)系列品種的決選和推廣。
豐抗號小麥具有豐產、抗病、抗倒、適應性廣等特點,截止1994年累計推廣達7161萬畝,成為北京市和北部冬麥區第五次小麥品種更新換代的主體品種。豐抗號小麥的兩大組合(有7-洛10,有4-洛10)還是優異的種質資源。據不完全統計,截止1996年用其為農藝親本育成的新品種已通過審定的有15個,到1995年豐抗號的衍生品種已累計推廣5416萬畝。
曾任北京市重點項目“冬小麥新品種選育”及國家攻關項目“大面積高產、多抗、優質冬小麥新品種選育”子專題兩個項目的第一主持人,主持或參與主持的還有農業部和北京市的“小麥良繁基地建設和新品種示範推廣”等其他八個項目。在原有工作基礎上,先後育成了京冬號系列冬小麥新品種。其中京冬1、6、8號三個品種綜合性狀優異,高產、穩產性狀突出,在京郊及北部冬麥區大面積推廣。京冬1號1989—1993年累計推廣701萬畝。京冬6號和8號是京郊及北部冬麥區首次育成的畝產穩定在400公斤以上的高產品種,特別是京冬8號1999年迅速擴大到1074萬畝,是北部冬麥區第一個年種植面積突破千萬畝大關的品種。截止1999年以上新品種已累計推廣5000萬畝以上。
結合新品種的選育,同時開展了良種良法的研究,採用一圃兩田制的良繁模式,七年來為京郊及北部冬麥區250萬畝以上麥田提供了優質種子,確保了上述新品種的良種純度和大面積的順利推廣,促進了科研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

成果獎勵

《北京地區冬小麥高產途徑及促控措施的研究》1980年獲國家農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
《“小麥葉齡指標促控法”栽培管理技術體系》1982年國家技術推廣一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豐抗號小麥系列品種的選育》1984年先後獲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獎;北京市政府小麥增產一等獎;
《冬小麥新品種豐抗8號的選育》1984年獲農牧漁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
《冬小麥優異種質“有7-洛10”、“有4-洛10”的創造和套用》1996年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小麥新品種“京冬1號”的選育》1994年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小麥新品種“京冬6號”的選育》1995年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小麥新品種“京冬8號”的選育》2000年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小麥新品種“京冬6號”、“京冬8號”的示範推廣》分別於1995年和1996年獲北京市科協和全國科協“金橋工程一等獎”;1997年獲北京市技術推廣一等獎。
該同志結合新品種的選育及時進行育種工作總結,開展了育種規律和育種模式的研究。
發表文章38篇。包括獨立完成發表在二級以上刊物的論文共9篇;撰寫初稿或擔任編委發表的論文及專著5篇(部);參與發表的論文8篇;科普文章11篇。其中“高產穩產冬小麥新品種京冬6號的選育”發表在國家一級刊物《華北農學報》上,“從京冬6號的育成談談北京地區小麥高產育種中的幾個問題”被編入“八五”小麥育種攻關研究論文集《中國小麥育種研究進展》中。參與《中國小麥品種改良及系譜分析》部分章節的編寫工作。另外還擔任了《冬小麥新品種京冬6號、京冬8號研究論文集》和全國八五小麥育種攻關期刊《小麥育種通訊》第9期的主編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