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晨(女,1906~1989年) 曾名默君,陝西商縣(今商州)人。民國11年(1922年)在陝西女子師範學校讀書。以後曾去北京學習。民國14年回陝西,在陝北橫山縣任國小教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建晨
- 別名:默君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陝西商縣
- 出生日期:1906年
- 逝世日期:1989年
- 畢業院校:日本早稻田大學
民國經歷,解放後經歷,
民國經歷
民國15年在孫中山三大政策的影響下,陳建晨參加了國民黨,曾任國民黨陝西省黨部委員兼婦女部部長。民國16年四一二政變後,她參與反對蔣介石的鬥爭。
民國18年3月,為避受迫害,潛離家鄉。同年10月間赴日本,入早稻田大學攻讀經濟。畢業後,復研究貨幣、金融學二年。在此期間,她曾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並與中共黨員交談探討,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實踐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民國24年10月,陳建晨回國,先後在北平中國大學、朝陽大學等校任教,並協助其丈夫于振瀛(民聯發起人之一,曾任民聯中央組織部長),在中共黨員舒曰信的聯繫下,做宋哲元的工作,促宋抗日反蔣。一二九運動時,她參加民族解放先鋒隊的活動,發表演講,宣傳抗戰,被譽為“紅色教授”之一。
抗戰時期,陳建晨在西安重新以國民黨黨員的身份,廣泛從事社會活動。曾先後擔任國民黨陝西省黨部委員、省臨時參議會參議員及西安臨時大學、西北農學院經濟學教授。在此期間,她籌辦《大團結》半月刊,宣傳抗日救國,團結進步力量,分化瓦解頑固勢力,為促進全面抗戰開展工作。
民國34年,陳建晨加入國民黨民主派組織的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民聯)。民國36年加入中國民主革命同盟(即小民革)。以後競選為立法委員。在立法院內,她與各派進步人士合作,從事反內戰、反獨裁、爭取和平民主的鬥爭。
解放後經歷
上海解放後,1949年7月,民革中央派員整建上海民革各地下組織,成立民革滬寧區臨時工作委員會,以陳銘樞為主任委員兼南京辦事處主任。同年9月,因陳銘樞留在北平參加全國政協籌備會,經民革中央同意,由陳建晨代理陳銘樞職務。
1950年4月,民革滬寧區臨工會改為民革上海市分部籌備委員會,以丁超五為召集人。同年4月至7月,丁超五病假期間,民革中央通知由陳建晨代丁為召集人。在此期間,她先後兼任民革登記審核委員會主任,負責對民革地下黨員的重新登記和審核工作,並擔任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法務部副部長。1951年9月,陳建晨赴北京參加中央政治幹校學習。次年9月調至南京,任江蘇省人民政府委員、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1954年底調北京,先後任民革中央委員、常委、組織部副部長和全國婦聯執委以及第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和第六屆常委。其間,曾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研究室從事民法起草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