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崇哲

陳崇哲,光緒二年(1876),由張之洞在成都創建的尊經書院在全省選拔優生,成績優異的陳崇哲與同鄉宋育仁、綿竹楊銳、名山吳之英、德陽劉子雄等成為首批一百多名擇優錄取的入選者之一,受業於時任書院山長、晚清大名士王闓運。陳崇哲就是學院小有名氣的才子之一。光緒八年(1882),時稱“英雄銳哲”的吳之英、楊銳、劉子雄、陳崇哲被學政考選為“優貢”入太學。次年七月初三,陳崇哲與其他47名優貢一起經朝考後在養心殿朝見光緒皇帝。陳崇哲中二等第二十四名,奉旨以教職用,任秀山縣訓導。

陳崇哲不僅功名顯赫,還擅長修習經學,平生著述甚多,編著有《儀禮士喪虞器服釋證》四卷、《禮表》二卷、《古今文尚書篇目表》一卷、《饋食儀節》一卷、《八代文粹》二百二十卷(與簡燊合編)、《八代文章志》二十卷、《江漢源流考》上下卷、《蜀歷代文學贊》二卷、《春荑閣詩集》四卷、《春荑閣文集》七卷。又有《春荑閣詞》一卷,宋育仁為之序。還曾為“西蜀四大家”及“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熊過作傳,載入清版《熊南沙先生文集》。才華橫溢的陳崇哲被史學大師賈大泉主編的《四川歷史辭典》列為“蜀中文學八大家”之一。
陳崇哲的兒子陳嘉誦,字伯勖,生於光緒二年(1876),29歲時在父親支持下與叔父陳崇憼東渡日本留學,主攻音樂、文學和法律。清宣統元年(1909)回國,任富順縣中學堂(今富順二中)經學和音樂教師。辛亥革命後,曾任川軍熊克武、但懋辛部參謀。不久,仍回富順縣立中學校任教。民國九年(1920),陳嘉誦以“議敘中書科中書生員”之名受聘富順縣修志館,成為民國二十年宋育仁編《富順縣誌》的編撰之一。同年,隨其岳父宋育仁赴成都,任四川省通志館編輯,參與編寫《四川通志》。民國十二年(1923),陳嘉誦因病去逝。生前還編撰出版有《國小唱歌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