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君(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小君(教授,博士生導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小君 ,1956年1月出生,漢族,安徽淮南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2年畢業於湖北財經學院法律系本科,留校任教;1997年中南政法學院民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1998年12月任中南政法學院黨委副書記,2000年5月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

2015年5月不再擔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小君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56年1月出生
人物簡介,科研成果,

人物簡介

陳小君,1982年畢業於湖北財經學院法律系本科,留校任教;1997年中南政法學院民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1998年12月任中南政法學院黨委副書記,2000年5月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陳小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陳小君
主要研究方向:民法(含親屬法)。
兼任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人大常委會立法顧問組組長、湖北省婦聯副主席、華中科技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兼職教授。法務部首屆優秀教師,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湖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參與國家《契約法》立法工作及《民法典》和《物權法》的起草研究工作。主要從事民法基本理論與實務以及財產法、親屬法、農村土地法律制度方向的教學與科研。主著的《農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田野調查解讀》一書是國內對農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的拓新之作。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我國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的法律制度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項目課題《農村土地問題立法研究》,教育部“十五”第一批規劃課題《農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從80年代開始就對我國契約法“三足鼎立”的立法格局提出檢討,極力主張儘早統一立法, 1986-1996年十年間堅持編著了三本以“契約法學”為名稱的著述,始終如一地貫徹了統一契約法的理念。統一契約法頒行後,陳小君教授率先提出了契約分則整體式研究的問題,由其撰寫的《契約法分則整體式研究》一文是國內首篇從巨觀上研究契約法分則的文章,該文以契約法分則作為研究的視點,改變了我國目前不重視契約法分則研究的現狀,在學術界引起了較大的反響,並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摘。另公開發表專業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在法學權威和重點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有10餘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10餘篇學術論文獲省、部級和學會級獎。

科研成果

(一)論文類
1、《我國民法典:序編還是總則》,《法學研究》2004年第6期。
2、《我國他物權體系的構建》,《法商研究》2002年第5期。
3、《契約法分則整體式研究》,第一作者,《民商法論叢》第21卷(2001年),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
4、系列論文:《挑戰與回應——WTO與中國民商法》,第一作者,《法商研究》2002年第2期,獲湖北省人大立法科學研究一等獎;《WTO視野下的中國民事司法解釋》,第一作者,《法學》2002年第9期,均被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5、《論傳統民法中的用益物權及其現實意義》,載《法商研究》1995年第4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轉載,入選國家“八五”科學技術成果第4卷。
(二)著作與統編教材類
1、《農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上)—田野調查解讀》(專著),主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版。獲中國法學會優秀成果(一等)獎。
2、《契約法新制度研究與適用》(專著),主編,珠海出版1999年10月版。獲法務部優秀科研獎、武漢市第五次法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3、《海峽兩岸親屬法比較研究》(專著),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版。獲法務部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國家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4、《契約法學》(國家級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主編。
5、《契約法學》(法務部統編規劃教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版,主編。獲法務部“九五”期間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三)課題類
1、《農村土地問題立法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項目課題,首席專家(主持人),2005年(進行中)。
2、《農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教育部“十五”第一批規劃課題,主持人,2001年(進行中)。
3、《民法典》的結構設計比較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課題,主持人,2002年(進行中)。
4、《中國—加拿大婦女法研究》,全國婦聯、全國人大常委會課題,主持人,1999年(已完成)。
4、《農業稅減免、農產品漲價條件下農村承包制度和負擔福利政策研究》,香港樂施會課題,主持人,2004年(進行中)。
5、《海峽兩岸親屬法比較研究》,法務部重點科研項目,主持人,1995年(已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