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坊

陳家坊

陳家坊,土壤化學家。致力於紅壤及水稻土的土壤化學研究近50年。研究土壤對銨吸附特點及機理,豐富了土壤吸附性能的理論;闡述了“以水調肥”、“因土耕耙”和“因土施肥”的理論依據,從而論證了水旱輪作是保持和提高水稻土肥力的重要措施;及時開展並推動了對土壤氧化物及其表面化學的研究,為我國開展環境保護和防治土壤污染工作提供土壤學方面的依據。治學嚴謹,待人誠懇。是自學成材的典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家坊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 義烏
  • 出生日期:1921年10月7日 
  • 職業:土壤化學家
  • 畢業院校:義烏初級中學
人物生平,技術成就,簡歷,主要論著,

人物生平

陳家坊,又名陳坊傑,1921年10月7日出生於浙江省義烏縣(今義烏市)西門一個破落的書香門第。祖父依靠賣田押地送子女讀書,除老五外其餘子女均上了大學,其中陳家坊的父親在天津北洋大學讀書期間因病輟學,他們的家庭被左鄰右舍嘲諷為“培養蛀米蟲之家”,意為不種田務農而靠賣祖宗遺留下的田產去讀書。雖然這個大家庭在1931年因祖父去世而解體,但“唯有讀書高”、“身懷一技走天下”的觀念在陳家坊幼小的心靈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當年暑假陳家坊從義烏初級中學畢業,不幸的是其父也於同年10月因病去世,使陳家坊及其母親和五個兄妹頓時失去了經濟來源,一家人如墜深淵。此時,適逢陳家坊的二伯父(地質學家)回家,在了解了家庭實際困難後,決定讓陳家坊繼續升學,以求更大的發展。
1938年春,陳家坊進入浙江省金華中學高中部春季班繼續就學,並於1941年1月高中畢業。在高中的3年中,陳家坊學習刻苦勤奮,但同時今後的出路和生計問題又總是困擾著他,因此他曾兩度想報考軍校以求出路,均因班主任的勸阻和母親的反對而作罷。當時,金華中學高中部分文、理兩科,陳家坊就讀理科。3年的學習使陳家坊在數、理、化基礎知識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培養了較強的自學能力。尤其是二、三年級每半月一次的物理和化學實驗課,不僅開拓了他的視野和興趣,還初步使其了解到一些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和技術,由此影響到他此後在福建工作時寧願放棄收入較高的政府部門雇員的職位,而甘當收入只有前者一半的化學實驗室練習生。
1941年1月高中畢業後,陳家坊為了謀生和逃避服兵役,經介紹進了金華縣政府建設科當雇員,從事城市擴建中的測量和所需材料的計算工作。1942年日本侵略軍侵犯浙東,義烏和金華先後淪陷,陳家坊出走福建永安,同年10月考入福建省地質土壤調查所化驗室,當了一名練習生,由此開始了他從事土壤科學研究工作的漫長生涯。當時福建省地質土壤調查所是福建省建設廳下屬的一個單位,並於1946年從永安遷回福州。1946年8月福州解放後,該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實業廳接管,名稱和任務均未變動。在福建省地質土壤調查所工作期間,儘管該所圖書及儀器設備匱乏且簡陋,但陳家坊虛心向高級技術人員求教,勤奮學習,刻苦工作,圓滿地完成了所承擔的土壤樣品的常規理化分析和部分礦產樣品的分析任務,較好地掌握了分析化學的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術,並因此在1942-1949年的7年工作時間內,先後由練習生晉升為技助、技佐、技士,從而獲得了進一步從事土壤科學研究的“入場券”。並養成了工作認真負責、腳踏實地和生活勤儉的優良作風。
1952年中國科學院以原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為基礎,並召集江西、福建兩省地質調查所的部分土壤技術人員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籌備處,所址設在南京。陳家坊於1953年3月從福建調入該所,繼續從事土壤科學研究工作。
由於黨和政府對科學事業發展的重視,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現名為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自1953年正式成立以來,在人員、儀器設備、圖書等各方面均發展迅速,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很快就成為一個被國際土壤學界所矚目的土壤科學研究機構。陳家坊在調入條件優越的土壤研究所後,倍感應更加珍惜這一有利機遇,格外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取得了多項出色的研究成果,學術理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逐漸成為國內土壤學界知名的學者之一。與此同時,由於陳家坊親身經歷了新舊社會,目睹了在共產黨領導下新中國的發展,政治思想水平也迅速提高,於1959年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土壤所工作的40多年中,陳家坊曾於1964-1966年赴古巴參加土壤考查和土壤專家組的工作,“文化大革命”後曾被選為江蘇省土壤學會的秘書長和副理事長,擔任了兩屆中國土壤學會主辦的《土壤學報》的編委,並參加了《中國農業百科全書·土壤卷》的編委會工作,主編了其中有關土壤化學的部分。雖然陳家坊只是高中畢業,在學者林立的土壤研究所中其所受過的學歷教育可謂極為簡單,但通過努力鑽研,虛心求教,邊工作,邊實踐,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在所從事的土壤化學領域的各項研究工作中,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被譽為國內土壤學界自學成才的典範。

技術成就

土壤研究所成立初期,陳家坊參加了紅壤化學性質的研究工作,並在研究中發現套用常規法測定出的紅壤陽離子交換量(CEC)的數值常大於交換性陽離子的總量,這一現象違背了公認的有關土壤吸附性能的原理。為了從理論上解釋這種現象,陳家坊通過大量的對比和模擬試驗,弄清了紅壤對銨的吸附可分為兩種吸附機理和性質的形態,並分別稱為緊吸附態和松吸附態。前者只能在鹼性條件下蒸餾出來,後者在100℃條件下即可從土壤中分離,甚至在土壤乾燥過程中,該形態銨也可從土壤中解吸出來,其數量受測定時電解質的pH、水土比等條件制約,但其釋放速率卻符合一級反應動力學原理。同時,套用溶液化學原理,在測定CEC時的氯化鈉提取液中分別以蒸餾法和甲醛法測定銨離子的數量,表明吸附性銨進入氯化鈉提取液中的形態分別為NH4Cl和NH4OH兩種,並且與土壤粘粒中氧化鐵的含量有關。此後,陳家坊在其他中性土壤中(石灰性土壤除外)也發現有此現象。20世紀90年代,陳家坊根據自己的多年研究成果並總吉他人的成果,提出了中國土壤銨的吸附特點及機理,這項研究成果已被收集在朱兆良主編的《中國土壤氮素》專著中,分別以中英文在國內外發表。
陳家坊從事水稻土的研究工作始於20世紀40年代,並主要集中在50年代和70年代。作為研究項目的主持人之一,陳家坊通過對農民民眾的水稻豐產和土壤培肥經驗的總結,輔之以田間試驗和室內研究,闡述了“以水調肥”、“因土耕耙”、“因土施肥”等論點的理論依據和實施原則,從而豐富了土壤學的內容。例如,就“以水調肥”而言,就是借灌溉、排水、烤田等措施,以調節土壤中水、空氣、溫度等狀況,從而影響土壤中養分的轉化釋放,達到水稻高產的目的。同時,陳家坊還提出了肥沃水稻土的某些表觀性狀可以集中反映土壤肥力狀況的論點。例如,土壤的通透性是影響耕層土壤養分狀況及其環境更新,影響土壤中的化學過程的表觀性狀,因此,平原地區水稻土凡是具有良好通透性的或是具有適當的土壤滲漏的“爽水田”均屬於民眾所稱的“高產田”。他還發現,肥沃水稻土的高產性是不穩定的,稻田土壤常因漬水時間過長或其他措施未能落實(如稻田耕耙遇雨而未能達到曬垡等),常會導致耕層土壤發僵,即土壤粘閉性加強,從而影響水稻的品質和產量。研究表明,土壤發僵實際上是土壤微團聚體的退化,實質則是形成水穩性微團聚體的膠結物質老化度不足所致,原因則是土壤缺乏乾燥過程。陳家坊所論證的水旱輪作能保持水稻土肥沃性的原理是與民眾經驗完全一致的。
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各國土壤資源開發重點向熱帶轉移,以及微量營養元素廣泛套用於實踐和土壤污染問題的出現,土壤粘粒中氧化物礦物及其表面化學的性質成為土壤化學研究的重點。70年代陳家坊在熊毅教授的支持下,全面地向國內同行引薦這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進展,包括土壤粘粒中氧化物類型、形態及其轉化和轉化條件,以及它們的表面化學特性及其對重金屬離子和多價含氧根的專性吸附和吸附機理,同時也介紹了各種研究方法和區分技術,促進了我國土壤化學界對這一研究領域的重視和及時開展研究,從而為我國開展環境保護和防治土壤污染工作提供了土壤化學方面的理論依據。
多年的研究工作使陳家坊養成了治學嚴謹的美德,特別是對實驗數據的要求更為嚴格。為此,他要求合作者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並根據有效數保留位數的要求,正確選擇度、量、衡器,以保證實驗原始數據的可置信度。
陳家坊待人謙虛誠懇。每當開展一項新的研究工作,他總是首先與合作者詳細討論,就研究課題問題的提出、國內外動態、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的選擇等進行深入的探討。當合作者各自完成學術論文時,他總是十分尊重作者提出的觀點,當覺得實驗結果反常時就耐心地幫助,從方法查起,直至得到滿意的解釋,若無法解釋則在文中點明,決不掩飾。在審閱稿件時,陳家坊每當遇到一些自認把握不大的問題時,總是主動請他人再審閱,以確保稿件的質量。陳家坊的學風和為人受到了同行們的高度評價。

簡歷

1921年10月7日 出生於浙江省義烏市(原義烏縣)西門。
1941-1942年 任浙江省金華縣政府雇員。
1942-1952年 任福建省地址土壤調查所練習生、技助、技佐、技士。
1953-1996年 任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

主要論著

1 陳家坊.中國某些紅黃壤中吸附性銨的解吸作用.土壤學報.1957 (5):331~304
2 陳家坊,高子勤.中國某些紅黃壤中吸附性銨的特性.土壤學報.1959 (7):78~84
3 陳家坊.水稻土的吸附特性.見:水稻豐產的土壤環境(第五章).北京:科學出版社,1961.133~162
4 陳家坊.程雲生,劉芷宇.陳永康水稻高產的措施和理論初步總結.土壤.1961(8):6~11
5 陳家坊.陳永康水稻高產經驗中“以水調肥”論點的初步分析.土壤通報.1962(4):1~6
6 陳家坊.肥沃水稻土的肥力特性及培育.見:中國土壤(第二版).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572~585
7 陳家坊.氧化物.見:土壤膠體(第一冊)(第二章).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132~275
8 陳家坊.紅壤的吸附特性.見:中國紅壤.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91~121
9 陳家坊,何群,邵宗臣.土壤中氧化鐵活化過程的探討.土壤學報.1983(20):387~383
10 陳家坊.氧化物研究的動態和展望.土壤.1984(2):45~47
11 陳家坊.何群,許祖貽.水稻土發僵原因的初步分析.土壤通報.1984(15):53~56
12 陳家坊.何群.土壤膠體中氧化物礦物的化學區分.見:土壤膠體(第二冊)(第五章).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
13 陳家坊.土壤粘粒中的氧化物.見:土壤化學原理(第二章).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73~114
14 陳家坊.徐瑞薇,陳懷滿.化學物質的土壤化學行為與環境污染研究展望.環境化學.1988(2):8~12
15 陳家坊.土壤分析化學和土壤化學.見:土壤分析化學(第一章).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1~8
16 陳家坊.土壤陽離子交換容量和組成.見:土壤分析化學(第七章).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192~223
17 陳家坊,何群.土壤中的氧化鐵.見土壤分析化學(第十一章).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337~363
18 陳家坊.四十年來土壤化學的發展.土壤學進展.1989(4):17~22
19 陳家坊.土壤發生和化學過程.見:土壤發生中的化學過程(第一章).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1~27
20 陳家坊.袁朝良.土壤粘粒的表面性質.見:土壤膠體(第三冊)(第二章).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
21 陳家坊,何群.M—粘土的水解及其對粘粒礦物的影響.見:土壤膠體(第三冊)(第二章).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
22 陳家坊.關於土壤可變電荷數量和表現的討論.土壤.1991(23):50~54
23 陳家坊.銨的吸附和擴散.見:中國土壤氮素(第五章).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1992
24 陳家坊.水稻土的氧化物.見:中國水稻土(第九章).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