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華和姚宏業墓

陳天華和姚宏業墓

陳天華和姚宏業墓,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嶽麓山麓山寺左後方的山腰,為一座民國時期長沙地區具有特色的分冢共瑩的石棺式名人墓葬,嶽麓山辛亥革命志士墓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天華
  • 別名:星台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南新化
介紹
據考證:陳天華(1875至1905),原名顯宿,字星台,湖南新化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著有《猛回頭》、《警世鐘》等書。華興會中國同盟會創始人之一。1905年冬在東京參加抗議日本文部省頒發《取締清韓留日學生規則》的鬥爭,於12月8日憤而在東京大森海灣,留《絕命書》萬餘言,勉勵同學“堅韌奉公,力學愛國”。姚宏業(1886至1906),字劍生,湖南益陽人。1904年留學日本,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並於日本神田之青年會組織路礦學校,首倡保護路礦主權。曾參加抗議日本文部省頒發《取締清韓留日學生規則》的鬥爭,後回國創辦中國公學,因遭官紳阻扼,於1906年3月悲憤投黃浦江而死。1906年5月23日由禹之謨等發動長沙民眾公葬二烈士於嶽麓山
該墓占地面積66平方米,座西朝東向,由墓碑、石棺、墓圍、拜台、香爐、案桌、墓欄等組成,均為花崗岩質地。拜台南北向,通長6米,東西向進深2.8米。墓手兩側擺放旗鼓石石凳各兩條,正中自東向西有香爐、香案各一。其中,香爐高35、長33、寬20厘米,香案正方形,高30、長60厘米,拜台北側處立墓志銘碑一通,高150、寬51厘米,主要記述陳天華生平業績,銘文系1921年曾繼悟撰寫。墓冢為花崗石鑿成的石棺,立有墓碑四通,主碑高163、寬50厘米,分別直書陰刻“陳烈士天華之墓”、“姚烈士宏業之墓”字樣,主碑兩側的附碑高137、寬40厘米,分別直書陰刻“中華民國元年”、“六月湖南公刊”。碑文均為行書字型,莊重嚴謹。瑩地中央北側為陳天華烈士石棺,長2.54、寬1.16米、高0.76米;南側姚宏業烈士石棺,長2.48、寬1.09、高0.76米。棺蓋呈半圓形,由三長條麻石粘合而成;墓圍呈弧狀,寬30厘米,南北直徑約5米、東西直徑約4.6米,墓手淺浮雕仙鶴,長條花崗岩石豎砌。墓欄高1.05、長1.46米,分別由兩橫條麻石以榫卯方式串聯立柱,兩柱三開間,頂端飾獅各一。該墓結構緊湊嚴謹、氣氛莊重肅穆。
陳天華和姚宏業墓於1993年4月被公布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該墓作為嶽麓山辛亥革命志士墓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研究陳天華、姚宏業生平及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史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