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壽明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2年
- 學歷:大專
- 任職:中鐵十六局第一路橋分公司副經理
- 榮譽:北京市勞動模範
個人簡介,人物事跡,技術創新,科技攻關,
個人簡介
陳壽明對每一件事都要弄個明白,他喜歡動腦筋,愛琢磨,在施工中創新技術,節能降耗。他採取新工藝、新辦法,為企業建設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力量。陳壽明先後參加了宣杭、京九、南昆等重大鐵路幹線的建設,從中掌握了深水溶岩鑽孔技術,大型鋼桁梁拼架技術,大哈木格地質病害施工處理技術、高大鐵路橋樑連續梁施工技術。在蕪湖長江大橋施工中,鑄造精品工程等新工藝,為他駕馭新型橋樑施工增強了信心,提高了能力。
人物事跡
技術創新
市政工程,是體現現代城市品位的標誌。陳壽明在浙江義烏、江蘇崑山創下了不凡的業績。浙江省義烏市區主幹道橫跨義烏江的宗澤大橋,設計新穎別致,橋寬43米,是當時全省最寬的市內大橋。橋面鋪設大理石,欄桿雕龍刻鳳,四個主墩為“V”型設計。陳壽明對橋墩各部位受力進行嚴密的結構分析和驗算,大膽地提出,不用勁性骨架施工法這一中國國內普遍採用的,而且是公認為最理想的施工方法,反而採取通過對中心平衡架加強,特別加強型大塊鋼模板和吊筋對拉的施工新技術,經浙江大學專家們的考察論證後,在施工中獲得成功。最終,工程節省鋼材280餘噸,節省建設資金150餘萬元,工期縮短4個月,大橋被評為義烏市優質工程。在義烏後續工程丹溪大橋的施工中,他再次發揮了聰明才智。丹溪大橋為斜靠式系桿拱橋設計,這種橋型僅西班牙建成一座較小的小橋,丹溪大橋成為世界第二座、亞洲第一座斜靠式系桿拱橋。這種橋型對陳壽明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他利用晚上時間跑書店查閱圖紙和有關資料,吃透弄懂設計的深刻內涵。他帶領橋樑工班的全體工友,開展了技術創新、節能降耗等“金點子”活動。例如,大橋原址上有一座舊橋需要拆除,當他在現場仔細觀察後,提出自己成熟的構想:舊橋只拆新橋主墩施工地段,保留中間部分代替設計要求鋼筋混凝土管樁搭架,既節省建設投入又可縮短工期,待橋樑鋼結構安裝完畢後再拆除。這一建議被採納後,為大橋安全、優質建成起到積極作用。美觀大氣的丹溪大橋成為義烏市標誌性建築,被評為市優質工程,榮獲金華市“雙龍杯”獎。
科技攻關
正當陳壽明帶領橋樑工班全力奮戰丹溪大橋的時刻,他們迎來了一批客人——江蘇省崑山市的相關領導,他們慕名前來丹溪大橋考察,崑山市準備在前進西路穿越市區的樾河上,修建一座同類型設計的大橋。在丹溪大橋施工現場,考察組看到施工現場規範有序,陳壽明正帶領橋樑工班有條不紊地緊張作業。當陳壽明仔細地向客人介紹了大橋的工程概況、設計原理、施工流程及採取的各項保障措施等,那既專業化的工程術語,又解釋得簡明易懂。考察組不禁對他們產生了好感,認為這是一支非常有實力、有素質的施工隊伍。沒過多久,崑山市建設局向他們發來邀請函,真誠歡迎他們來崑山市參加樾河大橋(後更名為玉峰大橋)的建設競標,隨後他們憑實力和工程業績一舉中標。玉峰大橋,位於江蘇省崑山市前進西路,是一座集交通和景觀功能於一體的城市標誌性建築。據考證,該橋型為首次採用新型斜靠式無推力系桿拱橋設計,橋型為“異型拱橋”,立面是傳統的“中承式拱橋”,俯視橋面、雙拱肋,形成對稱的雙 “K”字,寓意著“崑山之路”、“開放”之意,具有曲線美和力度感,採用多種工藝和手段防“張力”及“扭力”,僅主橋拱鋼結構用料達2800噸。大橋全長330米,主橋跨度110米,主橋面為變寬度,從主墩處的48.0米變化至跨中處的60.9米。大橋上設雙向6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以及人行道,主跨增設觀景平台。陳壽明帶領橋樑工班負責大橋的架設和鋼結構安裝。針對橋樑設計新穎獨特、鋼結構施工技術要求標準高、工期緊等特點,他針對施工圖紙和現場條件,同技術人員一起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根據自己多年的橋樑施工經驗,帶領大家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技術改進和雙增雙節活動,據“新華網”資料,他提出的56項合理化建議在施工過程中被採納,最佳化了施工計畫,創造直接經濟效益400多萬元,使契約工期由18個月縮短至12個月。他在施工中套用世界先進的ANSYS軟體進行鋼結構安裝過程及支架臨時工程計算,支架實際使用鋼材由設計的480噸減至360噸,節約成本48萬元。
崑山玉峰大橋工程竣工通車後,先後被評為崑山市市政優質工程、蘇州市市政優質工程、江蘇省省優質市政示範工程、國家市政金杯示範工程獎。玉峰大橋項目部被中國建築業協會評為2005年度全國建築業企業優秀項目經理部、2005年度工程項目管理優秀成果二等獎。連續鋼構橋V型橋墩“平衡支架法”施工技術獲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斜靠式系桿拱橋綜合施工技術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