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能(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

陳國能(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52年生於廣東鶴山,1971年參加地質工作,1976年就讀於中山大學,1983年獲碩士學位,1983年於中國科學院攻讀博士,師從我國著名地質學家陳國達院士,1987年獲博士學位後於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任教。先後擔任過研究室副主任,系主任助理,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副院長(1991-1996)和地球科學系主任(1996-200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國能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廣東鶴山
  • 職業: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
  •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
  • 主要成就:《花崗岩成因學》
人物介紹,講座,主要建樹,科學研究,目前研究課題,

人物介紹

1952年生於廣東鶴山,1971年參加地質工作,1976年就讀於中山大學,1983年獲碩士學位,1983年於中國科學院攻讀博士,師從我國著名地質學家陳國達院士,1987年獲博士學位後於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任教。先後擔任過研究室副主任,系主任助理,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副院長(1991-1996)和地球科學系主任(1996-2000)。現為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刊物《Journal of Geosciences of China》中方主編,國家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地質教育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特邀國土資源監察專員,廣東省核電建設專家組成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兼職教授,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構造地質學博士導師等;同時兼任中國第四紀委員會熱帶亞熱帶地質與古環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岩漿岩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地質學會理事、廣東地質學會《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等學術職務。長期從事地質科學的教學與研究。
陳國能

講座

《花崗岩成因學》

主要建樹

1.教學和教學改革研究
長期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的課程有:《大地構造學》(本科)、《現代地球科學理論》(碩士生)、《花崗岩成因與成礦學》(博士生)、《元素地球化學場》(博士生)、《地質科學的邏輯思維》(博士生)等。著有教材《大地構造學原理簡明教程》(中山大學出版社,1994),該教材被不少學校作為本科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目前帶有博士生6名,碩士生3名。研究生招生方向為:
(1) 構造與花崗岩成因學(博士和碩博連讀招生方向)
(2) 大陸內部過程及信息處理(博士和碩博連讀招生方向)
(3) 活動構造與基礎工程(碩士招生方向)
陳國能教授一直致力於地質學學科改造和教學改革方面研究。在主持地球科學系工作期間,學科改造方面的成績獲等了各高校和教育部的關注及讚揚,使我系獲得了廣東省政府授予的《廣東省文明單位》稱號;教學改革方面,主持完成的教育部教改項目《地球科學人才培養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獲得了2000年《廣東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在教學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論著有:
(1) 陳國能等,固體地球科學的發展趨勢與人才培養,中山大學學報論叢,1998,No.2(廣東省優秀教學成果獲獎項目主要論文之一);
(2) 陳國能,改革高考體制,強化素質教育-關於素質教育的思考與建議,中國當代教育雜誌,2002,Vol.14(該文獲得了該雜誌頒發的2002年優秀論文二等獎,其中有關素質教育的大部分論述和觀點被收入到2003年廣東省八大民主黨派為省委省政府編寫的“廣東省教育調研報告”中。
(3) 陳國能,培養地質學IT人才,加速地球科學信息化,中國地質教育,2003,No.1(該文是在陳國能教授2001年首次在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地質地球物理學科會議上提出設立“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建議的基礎上撰寫而成,該建議已經被教育部接納,並在本科專業目錄上增設了《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招生專業。
(4) 陳國能,論地質學的理論整合與原地重熔的方法學基礎,載於《社會.科學.人才》,林定夷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158-168(該文是在為中山大學全校博士生開設的科學方法論講座的基礎上撰寫而成)

科學研究

已發表論文60餘篇,合作出版專著4本,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一項,廣東省高教廳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2 項。主要研究方向為:
花崗岩成因與成礦學:經過近20年的研究,創立了有關花崗岩成因與成礦的 “原地重熔”學說,首次提出花崗岩在地殼中應呈層狀或似層狀、而不是呈水滴狀或樹枝狀分布; “岩體”是重熔層上界面的突起部位,其大小與形態,反映的是重熔界面與現代剝蝕面的幾何關係而不是岩漿侵入量的多寡;花崗岩層的“層序”上老下新;岩體的化學組成和同位素組成等,反映的是岩漿系統內部的物質演化而不是岩漿的來源;與花崗岩有關的各類熱液礦床的成礦物質與花崗岩的成岩物質一樣,均來自捲入重熔的原地岩石,等一系列與傳統理論完全不同的新認識。在此基礎上,創立了“元素地球化學場”理論,揭示了與門捷列夫周期律相適應的、元素在內生過程中的聚散趨勢及在地球中的分布規律。上述理論已引起國內和國際學術界的關注和一些著名學者的高度評價。該方向的代表性論著有:
(1'>(1)關於花崗岩成因研究的若干問題,大地構造與成礦學,1990, Vol.14
(2)陳國能等,原地重熔與元素地球化學場-論花崗岩的成因與成礦及大陸內生過程的物質旋迴(專著),地質出版社,1996
(3)陳國能,花崗岩成因與成礦理論研究進展,地球科學進展,1997,Vol.4(3)
(4)陳國能,元素地球化學場及其地學意義,地球化學,1998,Vol.7(6)
(5)陳國能等,原地重熔及其地質效應,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Vol.40(3)
(6)陳國能,關於花崗岩岩石包體的成因及岩基的定位問題,高校地質學報,1998, Vol.4(3)
(7)Geochemical'>Geochemical Field of elements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Geosciences of China, 1999, Vol.1 (1)
(8)Chen'>Chen G.N., et al, In-situ Melting Model of Granite Formation: Geological Evidence from SE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03, Vol.45, 611-822
(9)Chen'>Chen G.N. et al, A Model for Mesozoic Crustal Melting and Tectonic Deformation in SE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03, v.45, 611-822
(10)Granite Origin: Material Evolution within the Molten System,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04(in publishing)
大地構造學: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800萬亞洲海陸大地構造圖編圖”項目西南亞區的研究, 1995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在“大陸地質學研究的若干問題思考”一文中,提出了當前大陸地質學研究的關鍵科學問題,並非造山帶或盆地的動力學,而應是組成大陸重要部分的花崗岩的成因的新認識,引起了學術界的熱烈爭論。在闡明華南中生代花崗岩成因的同時,提出了華南中生代地殼變形和岩漿活動與板塊構造關係的熱動力學模型。該方向的代表性論著有:
(1)陳國能,論東南地窪區中生代構造運動,大地構造與成礦學,1987,Vol.11(1)
(2) Chen Guoda, Yang Hongzhi,Liu Yixuan and Chen Guoneng, Crustobody Map of Asia and Its Adjacent Seas,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4
(3)陳國達,楊洪之,劉以宣,陳國能,亞洲及其鄰區殼體大地構造圖及說明書,科學出版社,1994
(4)陳國能,大陸地質學研究的若干問題思考,高校地質學報,1997,Vol.3(3)
(5)陳國能、張珂,大地構造學原理簡明教程, 中山大學出版社,1994
(6) Chen'>Chen G.N. et al, A Model for Mesozoic Crustal Melting and Tectonic Deformation in SE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03, Vol.45, 611-822
新構造與第四紀地質學:首次建立丹霞地貌演化的理論模型;並與其他學者一起,提出了華南沿海第四紀斷塊運動理論。陳國能教授有關大陸內部物質演化的原地重熔模型,被我國地貌學家吳忱教授稱之為“中國唯一的地貌學基礎理論”,並在其專著《華北山地地形面地文期和地貌發育史》(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P.233-248)一書中,將陳國能教授的原地重熔理論列為與戴維斯的地理循環理論、彭克的山坡梯地理論、馬爾科夫的地貌水準面理論等並列的七大地貌學基礎理論之一。該方向的代表性論著有:
(1)陳國能,韓江和榕江三角洲全新世海水進退的初步認識,海洋通報,1983,3(6)
(2)Huang Y.K. Xia F. & Chen G. N., Relations between the fault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the processes of formation of the delta, Oceanologica Sinica,1984,Vol.3(3)
(3)陳國能,潮汕平原第四紀斷塊運動,華南地震,1984,No.1
(4)陳國能,東南地窪區(部分地區)地震遷移特徵,地震學刊,1986, No.4
(5)陳國能等,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來的沉積古地理,第四紀研究,1994,No.1
(6)陳國能等,粵北金雞嶺丹霞地貌發育與地質構造的關係,第四紀研究,1992,No.3
(7)陳國能等,珠江三角洲基底斷裂最新活動性研究,華南地震,1994,Vol.15(3)
(8)張珂、陳國能等,廣東恩開斷裂帶新構造活動特徵,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Vol.35(2)
(9)Chen'>Chen G.N., et al. Development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 SE China and its relations to reactivation of basement faults, Journal of Geosciences of China, 2002, Vol.1(1)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創辦了我國第一份全英文版的電子科學雜誌;最早提出我國地質學教育要設定《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本科招生專業,以及逐步建立從學士到博士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議,並為教育部所接納。在丹霞山申報“世界地質公園”中,受韶關市人民政府委託,主持編制了英文版的丹霞山1/20萬電子地質圖,為申報工作做出了貢獻,受到了韶關市人民政府的讚揚。在其倡導下,廣東地質學會成為中國地質學會各省分會中第一個設立《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委員會的省級學會。該專業委員會掛靠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陳國能教授受聘為主任委員。目前,陳國能教授正主持國家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託的《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規範研究》項目,同時主持了中山大學《地學信息工程實驗教學系統的研究與建設》項目。

目前研究課題

(1)陸殼大規模熔融(重熔)的集約成礦機理,博士點基金項目,2002-2004,經費6萬(項目負責);
(2)暗色微粒包體的非均一性及其形成機理研究,博士點基金項目,2004-2006, 經費6萬(項目負責)
(3)韶關市礦產資源規劃,韶關市政府項目(No:321107101139),2003-2004,經費22萬(項目負責)
(4)廣東博羅抽水蓄能電站f304斷裂及其相關地質體研究,廣東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委託項目,2003-2004,經費32萬(項目負責)
(5)《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規範研究,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定項目,2004,經費2萬(項目負責)
(6)地學信息工程實驗教學系統的研究與建設,中山大學項目,2004,經費8萬(項目負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