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猷(明朝使臣)

陳嘉猷(明朝使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嘉猷,字世用,號師硯,浙江餘姚人。明朝外交家。 明景泰二年會魁,殿試二甲進士,明朝使臣,官至通政使司右通政。善於奏諫,為官剛正不阿。

基本介紹

  • 本名:陳嘉猷
  • 字號:字世用
    號師硯
  • 所處時代:明朝
  • 出生地:浙江餘姚
  • 主要成就:出使朝鮮
人物生平,個人經歷,

人物生平

陳嘉猷,字世用,號師硯,浙江餘姚人,陳贄之子。景泰元年(1450)舉人,景泰二年會魁,殿試二甲進士。陳嘉猷儀觀豐偉,善於奏諫。他在禮部任職時,有訓導陳冕以整治沙灣決河有功,升遷為教授。後河又發生決口,陳冕稱能夠重新整治好,工部認為其妄言,欲將陳冕治罪,陳嘉猷上疏為陳冕辯護說:“皇上一直下旨廣求治河方略,但未有幾個獻策者,陳冕過去有功勞,為何還要加罪於他呢?如果這樣,陳冕雖然丟了一條性命,但從此以後,恐怕不會再有人提出好的建議了。”奏摺中陳嘉猷代為陳冕請命再次獻策治河,皇帝後來採納了陳嘉猷的建議。
景泰五年,戶部以錢鈔行使不暢,議令兩京果園、蔬圃及大小市所,按月增交稅賦。一時人心慌然,街市幾近罷市,時兩京一帶又恰逢多年不遇的澇災,河道流殍塞塗,一片慘敗景象。陳嘉猷見此景狀,上奏道:“兩京現屬凶歉之秋,如果再實行徵稅,只會加深老百姓的苦難。陛下您躬行節儉,一直倡導去冗官、汰冗兵、省無益之費、罷無功之賞、停不急之務、禁游食之民,這些善政如果能處處得到實施,則稅賦自然就充足了,再沒有必要向這些苦難的百姓徵收而絕了他們的衣食之源。”皇帝閱後深受感動,當即下旨免徵。

個人經歷

天順三年(1459),陳嘉猷以刑部給事中之職出使朝鮮,受皇帝派遣前去追責朝鮮王李瑈與女真部落首領董山私下勾結事,陳嘉猷到達朝鮮後,李瑈即惶恐謝罪。陳嘉猷回朝後不久,滿剌加王國(現馬來西亞馬六甲州)王子蘇丹芒速沙遣使來北京獻貢。明英宗下旨命陳嘉猷偕行人彭盛前往滿剌加王國冊封,起航後兩天,陳嘉猷等在烏豬洋上遭遇颶風破船,人員及隨行物品均墜入大海,陳嘉猷手扶浮木漂洋六日後,才在海南島附近遇救,但隨帶冊封詔書、行李等均已無存,只好還朝請罪。皇帝命陳嘉猷在京休整後再次出使,這樣前後歷時一年多,陳嘉猷終於完成了冊封滿剌加王的使命,回朝後升為通政使司左參議,成化初年再晉為通政使司右通政,其父去世後回鄉守制。不料未及三年,皇帝下詔奪情起用,陳嘉猷多次力辭不允,只好回京赴職,但每逢用餐或休息之時,他必身穿麻衣,哀悼亡父。
成化三年 (1467)冬十月,陳嘉猷卒,年四十七歲,皇帝惜其早逝,特遣官賜祭。陳嘉猷兩次出使遠域,紀行之作豐碩,有《銀台稿》、《皇華集》、《師硯集》諸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