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吳街村位於縣城西南10公里。106國道西側。現有110戶460人,耕地760畝。據《東明縣地名志》記載,吳氏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從河南長垣縣西角集遷此建村,以姓命村名吳街。同年,陳氏從山西洪洞遷來,在吳街南邊定居稱陳街。清初土質變沙,吳街改稱吳沙窩,陳街改稱陳沙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陳吳街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人口:460人
- 耕地:1129.5畝
村情概況,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黨政建設,自然資源,農村經濟,基礎設施,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
村情概況
該村以後人口增多,兩村連在了一起,抗日戰爭時期始稱陳吳街。該村現有吳、陳、李、王、楊五姓。吳姓63戶245人;陳姓43戶168人;李姓原籍遷入時間不詳,現有2戶24人;王姓於清末從本鄉王沙窩遷入,現有 1戶12人;楊姓於民國初年從東明集鎮葛崗遷入,現有1戶1人。
經濟發展
【農業】該村建國前,一直以種柳為主。土地沙化無法種莊稼,僅有小部分土地可種一茬大秋,且產量極低,靠農業難於維持生活,多數人出外打長工,打短工,部分人淪為乞丐,成為職業要飯者,靠扛挎蔞唱“蓮花落”為生。解放後,實現農業合作化,生活好轉,但幾十年來農業沒有大的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推行生產責任制,村民種田有了積極性,他們和鄰村一起引黃灌淤,並挖溝修渠,築橋建閘,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改變了生產條件,糧食產量顯著提高。現在小麥畝產800多斤,玉米畝產1000多斤,吃不完,家家賣餘糧。
【工商業】民國初年,吳大軒創建“廣春堂”藥鋪,賺了錢購買了數百畝飛沙不成莊稼的土地,1933年黃河大堤決口,所置土地全部變成了良田,從此發了家,蓋樓築院,成了村裡的“首富”。吳照林開粉坊,生意也不錯。改革開放後,民營經濟有較大發展,現在該村有兩家外商投資建立的兩處麵粉廠,生意紅火。本村不少戶在沙窩商業街開門市,做生意,收入也很可觀。
社會進步
【文化教育】建國前由於生活困難,念書的人很少,多數是文盲。解放後經濟好轉,村民的子女到沙窩完小就讀。現在該村整體文化素質提高,青壯年基本都具有國中文化水平。全村已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全部入學。
【村民生活】該村農商並舉,經濟收入增加,村民逐步富裕起來,生活水平和居住環境都發生了巨變。過去的茅草屋變成了鋼筋水泥的磚瓦房,有的戶住上了樓房。電視機、電話機、手機基本普及。機車、電動車代替了原來的腳踏車。耕作實現了機械化,村民脫離了繁重的體力勞動。生活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黨政建設
1960年陳吳街、南北莊、孫沙窩、張沙窩四村從沙窩大隊劃出,建立吳沙窩大隊,並建立黨支部。1996年合併到沙窩行政村但保留了獨立支部。歷任支部書記為:1960年李井雲,1978年陳留安,1994年陳留增,2001年陳慶軍,2003年吳保民。歷任大隊長(村委會主任)為:1960年張留軒,1978年吳可義,直到合併行政村。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29.5畝(其中:田134畝,地995.5畝),人均耕地1.66畝,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205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3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2畝,主要種植藤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0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草地214畝;荒山荒地222畝,其他面積170畝。有煤等資源。
農村經濟
該村2009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21.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8.8萬元,占總收入的18.7%;畜牧業收入97.7萬元,占總收入的 23.1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709頭,肉牛6頭);無漁業收入,林業收入5.7萬元,占總收入的1.35 %;第二、三產業收入220.8萬元,占總收入的52.38 %;工資性收入12.1萬元,占總收入的2.87%。農民人均純收入523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業和服務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人(占勞動力的 10.13%),在省內務工9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電話,無路燈。全村有30戶通自來水,有119戶飲用井水,有14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00 %)。有149戶通電,有10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0 %、70.00 %和73.33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0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8戶(分別占總數的 72.00 %和 72.00 %)。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拖拉機,1輛,機車37輛。
全村無沼氣池、太陽能、小水窖。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850戶。耕地有效灌溉率為 75.25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5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2 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49戶,共鄉村人口706人,其中男性376人,女性330人。其中農業人口700人,勞動力41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48人,參合率92.57%享受低保19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6公里。全村無沼氣池、太陽能、小水窖。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西崇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倘塘鎮一.二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6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1人,其中小學生97人,中學生54人。
該村無文化活動室、圖書室、業餘文娛宣傳隊。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2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29.5畝,無土地流轉面積。已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 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計畫生育,救濟救災,村務財務等。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0人,黨員中男黨員9 人,女黨員1人。該沒村設有團支部,團員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