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人物歷史,
人物簡介
陳友儒,字東陵,印江峨嶺鎮甲山村人,生於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萬曆初以選拔貢士授河南省治水縣驛丞。
人物歷史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友儒告假回鄉,適遇洪澇。印城西門壩數千畝良田被洪水淹沒,一片汪洋,洪水之後便是乾旱,致使當年穀物無收。友儒當即與地方官紳計議治水防旱、防澇,帶頭捐助紋銀300兩、谷300挑,倡導修築從獅子尾巴至甲山橋頭的穿城通渠,得到城裡、中寨口、甲山等處居民和農民的擁護及官府紳士的支持,受益戶按每半畝田捐銀3錢,其他則取其自願。友儒憑著自己的水文知識測定渠道、繪製圖式、擬制修築方案。經官府及城寨紳民審定,即行動工。渠由城東獅子尾巴起修,順太陽山麓經東橋頭、上河街進城,出正街澄清樓,下納東、北門溝水,隨街巷曲折出城西門壩,經中寨口至西城橋側入北門河,長2200餘米,寬3米許,上游深2米許,下游1.5米許,兩側砌以料石,底鋪毛石,于澄清樓大橋下分一條支渠經中大街、西大街,由城西南角水洞出西門壩南,折至陳家碾房匯入印江河支流,長1500餘米,寬1米許,城內段深1.5米,下游1米許。兩側及底均砌以卵石,二渠堅固,至今部分仍保存原貌。在修獅子尾巴攔河堰渠時,為了動員廣大民眾出力,加快進度實行抱一石頭給一粑粑,以示慰勞,故稱此攔河堰為“粑粑堰”。穿城堰修成後,流水暢通,田畝得以適時灌溉,計主渠灌溉1800餘畝,支渠灌溉500餘畝,共2300餘畝旱澇保收。且城內外居民衛生、消防、人畜飲水均得到滿足,渠堰的管理是每年由甲山寨陳姓組織堰夫隊清理淤積,修補攔河堰。秋收季節,由受益戶按每年半畝捐田谷一雙升(約7公斤)作管理開支,故曰“堰夫谷”,直至1950年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