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前帆,字勤墨子,品意堂堂主。1991年生於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1998年跟隨恩師彭壯華先生學習國畫,並學習恩師獨特的指墨至今。2013年畢業於韓山師範學院藝術系。2012年中旬在潮州市舉辦個人國畫展;2013年進修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李鐵生山水工作室,師從中央美院李鐵生教授、清華美院山水教研主任葛濤老師。國畫八級。
現為:廣東省潮州市美協會員;潮州市青年美協理事;清華美院李鐵生工作室畫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前帆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東汕頭澄海
- 出生日期:1991年10月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韓山師範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 主要成就:2012年在潮州市舉辦個人國畫展
國畫八級 - 代表作品:《水畔人家》《雲壑清流》《飛流引溪長》
個人簡歷,繪畫特色,
個人簡歷
陳前帆,字勤墨子,品意堂堂主。1991年生於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1998年跟隨恩師彭壯華先生學習國畫,並學習恩師獨特的指墨至今。2013年畢業於韓山師範學院藝術系。2012年中旬在潮州市舉辦個人國畫展;國畫八級。
現為:廣東省潮州市美協會員;潮州市青年美協理事;清華美院李鐵生工作室畫家。
1991年生於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
1998年跟隨恩師彭壯華先生學習國畫,並學習恩師獨特的指墨至今;
2002年作品獲中央電視台書畫院成立十周年書畫作品大賽二等獎;
2002年作品獲“中日美術書法攝影比賽”銅獎;
2002年作品獲“奧林匹剋星”中華兒女書畫大獎賽五星翡翠獎(國畫金獎);
2003年參加澄海區“T.Y.M.騰諾杯”現場書法美術大賽一等獎;
2003年作品《深山行旅》獲第九屆“素質杯”全國書畫競賽金獎;
2003年作品獲“祖國頌-當代美術家書法家書畫精品邀請展”優秀獎,併入編《當代美術家書法家精品大典》,同時被主辦單位永久收藏;
2003年作品入選第六屆當代書畫家作品邀請展,並獲“當代百家書畫家”稱號;
2004年作品獲第二屆“中國青少年書法美術大賽”優秀獎;
2010年、2012年、2013年參加澄海區舉辦的義賣活動數次;
2011年在校期間獲“陳偉南獎學金-突出貢獻獎”
2012年作品《雨後》獲潮州市教育系統“廉潔修身,文明風尚”美術比賽一等獎;
2012年中旬在廣東省潮州市舉辦個人國畫展—墨韻筆記
2012年通過社會水平考試國畫八級;
2012年作品《水畔人家》獲潮州市美協舉辦比賽一等獎併入選潮州市美協《丹青墨趣》;
2012年作品《春色滿山間》獲“第七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展”精英獎,並被組委會收藏,同時授予“當代山水畫優秀藝術家”榮譽稱號。
2013年進修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李鐵生山水工作室,師從中央美院李鐵生教授、清華美院山水教研主任葛濤老師。
現為:廣東省潮州市美協會員;潮州市青年美協理事;清華美院李鐵生工作室畫家。
1991年生於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
1998年跟隨恩師彭壯華先生學習國畫,並學習恩師獨特的指墨至今;
2002年作品獲中央電視台書畫院成立十周年書畫作品大賽二等獎;
2002年作品獲“中日美術書法攝影比賽”銅獎;
2002年作品獲“奧林匹剋星”中華兒女書畫大獎賽五星翡翠獎(國畫金獎);
2003年參加澄海區“T.Y.M.騰諾杯”現場書法美術大賽一等獎;
2003年作品《深山行旅》獲第九屆“素質杯”全國書畫競賽金獎;
2003年作品獲“祖國頌-當代美術家書法家書畫精品邀請展”優秀獎,併入編《當代美術家書法家精品大典》,同時被主辦單位永久收藏;
2003年作品入選第六屆當代書畫家作品邀請展,並獲“當代百家書畫家”稱號;
2004年作品獲第二屆“中國青少年書法美術大賽”優秀獎;
2010年、2012年、2013年參加澄海區舉辦的義賣活動數次;
2011年在校期間獲“陳偉南獎學金-突出貢獻獎”
2012年作品《雨後》獲潮州市教育系統“廉潔修身,文明風尚”美術比賽一等獎;
2012年中旬在廣東省潮州市舉辦個人國畫展—墨韻筆記
2012年通過社會水平考試國畫八級;
2012年作品《水畔人家》獲潮州市美協舉辦比賽一等獎併入選潮州市美協《丹青墨趣》;
2012年作品《春色滿山間》獲“第七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展”精英獎,並被組委會收藏,同時授予“當代山水畫優秀藝術家”榮譽稱號。
2013年進修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李鐵生山水工作室,師從中央美院李鐵生教授、清華美院山水教研主任葛濤老師。
繪畫特色
自學習山水以來,記得恩師彭壯華先生給我講的最多的是:“打好基礎”、“畫面中的陰陽、虛實、強弱、疏密的對比”,繪畫的基礎實際上是為了自己畫面的需要,是為畫面服務的。我的作品一直以來都以自己的想法去構圖,將基礎打好,去融入到我所要表現的物象;也就是說畫畫是一種將看到的物象轉化成一種筆墨關係,而不是再現物象。這就是後來進修於清華美院李鐵生教授、葛濤老師所講之理。李鐵生先生是中央美術學院的教授,葛濤老師是李鐵生工作室的助教,他們的老師就是當代畫家賈又福先生。賈老師提出“以石觀化”: 1986年4月,賈又福先生第18次入太行寫生,一種新的發現激起了強烈的創作衝動,“歸來後一鼓作氣畫了《大野疾風》、《大岳雄風》、《大岳扶搖》等巨幅代表作品,開始了逾時空的思維。”是什麼使賈先生如此衝動?《大野疾風》上的題款道出了隱秘:“吾於太行山野,長坪大坡之上,見赤岩如血,磐石崢嶸,似猛士之肝膽相照,搏大風而怒號,猶聞燕趙慷慨悲歌,感天動地不能忘懷。”也就是說,某些“如血”、“崢嶸”的山石使他從中見出了超出太行的更大的人生、社會、自然,於是他以新的觀照自然和感悟自然的方式“開始了逾時空的思維”。對自然萬物觀察角度的改變引發了整個藝術系統的改變。 “巨觀探道,微觀探真”。這句話當然不僅僅是“以石觀化”的註腳,但他包含著對“以石觀化”的解釋。正如賈先生所說:我的創作“主要傾向是‘以石觀化’。亦即通過對大山巨石的研究和在山水畫中的表現,使心中的山石與社會、歷史、人生、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聯繫起來;使心中的山石具備哲學內涵與道德意識和人民性、民族性,與人們的生活聯繫起來,與人們的理想、精神追求和生存環境的改善創造聯繫起來,——一個‘化’字,把很多審美的規律及理想標準和人生價值聯繫在一起。這便是我的追求,便是我對‘以石觀化’的理解”。
賈又福老師“以石觀化”四個字,不僅給了自己的創作理念一個說辭,而且也給了中國傳統山水畫的造型理念一個說辭。同時也使我對中國畫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和理解,對我後來的作品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