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價

陳價(1416年-?),字維藩,四川重慶府合州銅梁縣(今重慶市銅梁區)人,明正統四年(1439)進士,累官至資政大夫都察院都御使

基本介紹

  • 本名:陳價
  • 字號:字維藩
  • 所處時代:明代
  • 出生地:四川重慶府合州銅梁縣
  • 出生時間:1416年
基本信息,家族成員,小兵馬俑,

基本信息

陳價,匠藉。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州學生,四川鄉試第二十四名。正統四年(1439年),參加己未科會試,得貢士第三十五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十二名。
初任臨湘縣知縣,興學勸農,政績卓著,曾任河南巡按監察御史陝西巡撫陝西都御史、甘肅巡撫寧夏都御史等,累官至資政大夫、都察院御使。成化三年(1467年),受滿四之亂牽連,貶居赤水。
為人謙謹和易,胸次灑落,詩文流利典雅,名實茂著,有詩文藏於家,弟陳僑、子陳揆,相繼登科。

家族成員

子:陳揆(1440~?),字季同,國子生,四川鄉試第四十一名,成化五年(1469)二甲第七名進士,官至副都御使。

小兵馬俑

近日,一塊明朝初年墓志銘被拓片,內容表明:發現於現今銅梁縣全德鎮、已發掘出的8棺墓室是家族古墓群的一部分,該家族風雲人物是官居都御使的陳價,其官職相當於當今最高檢察長。墓中,發現4尊“小兵馬俑”
墓室出土“小兵馬俑”
4尊石質儀仗俑均高約30厘米,包括1個牽馬的武士和3個端水盆的侍女。五官稜角分明的武士牽著四肢健壯的馬匹,仿佛要奔向戰場;侍女垂首低目手端水盆,好像隨時等主人召喚。考古人員認為,4尊儀仗俑雕刻逼真傳神、刀法細膩,具備與秦始皇兵馬俑媲美的考古價值。
考古人員介紹,石質儀仗俑被考古界稱為“小兵馬俑”——形態較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小,由略帶紅色、不易風化的赭沙石雕刻而成。目前全國發掘的明墓中,“小兵馬俑”僅在銅梁出現過。此墓群的發掘,為研究明代官宦及封建家族宗法制度,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古墓群曾替活人建壽位
參與發掘的銅梁縣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截至昨日,古墓群掘出4座合葬墓穴,墓室共8棺。查勘情況表明,此墓群共10餘座合葬墓穴,基本集中在方圓約兩畝的土層下。
從目前掘出的墓穴看,古墓群位於陳氏家族的私有領地,埋葬者有3代人,但建墓時間幾乎在同一年進行。考古人員說,這種建墓方式就像現代人到公墓給未亡人買壽位。
據介紹,上世紀70年代,該墓群被當地村民修曬壩時發現,銅梁縣文物部門緊急填土,埋藏性保護。這次,修建中的遂渝高速公路穿過全德鎮石滾村四社,施工紅線範圍內則是陳氏家族墓葬群。
“最高檢察長”為官清廉
銅梁縣文管所工作人員劉尚勇介紹,在500多年前的明朝初期,陳氏家族外遷至銅梁,成為歷史上首批“湖廣填四川”移民(第二批在明末清初)。
據考證,陳價為官清廉。他任都察院都御使後,出重拳整治腐敗之風,不少貪污、受賄官員先後被查處。
墓志銘表明:分別替墓志銘和墓誌蓋撰文、寫楷書和篆書的是當年任貴州按察司副使前戶部主事、福建道御使和雲南永昌府知府,其中道御使相當於現在的省檢察長。劉尚勇介紹,經考證,“省檢察長”等3人同樣為官清廉,與陳價是同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