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倉秧歌

陳倉秧歌

陳倉秧歌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具有簡單故事情節的輕喜劇,以丑角戲為主,通過風趣幽默的語言、說唱做打,在引人捧腹中,達到揭露官場陰暗、民眾疾苦、落後愚昧等目的,如《鬧元宵》通過一位縣官召集鄉約民夫為王丞相搭建觀賞元宵的彩棚,戲謔官僚階級;《二呱子吆車》通過二呱子為差人起解蘇三的過程,暴露官場陰暗;《打丫牌》則通過娶親表現了喜慶熱烈的生活情趣;《親家母打架》則極好地諷刺了愛女不愛媳這一落後習氣。同時,在主要人物前場表演的同時,穿插著他人配唱,抒發著人們憎恨奸邪、嚮往美好的願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倉秧歌
  • 屬性:傳統戲曲劇種
  • 曲目:《鬧元宵》
  • 流行地區:陳倉區西部山區
基本特徵,主要價值,所在區域,傳承譜系,歷史淵源,相關器具,瀕危狀態,

基本特徵

秧歌為流行於西部山區的輕喜劇,以丑角戲為主。被醜化了的中心人物、誇張的舞蹈動作、詼諧的道白、風趣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令人捧腹,形成熱烈的劇場效果。而在表演中穿插進非常抒情的唱段,優美的曲調中透著人生的無奈和淒婉,具有一張一弛、一喜一悲的獨特韻味,令人在歡樂中體味人生的美好與憂傷,善良與醜惡,激發人們追求快樂與幸福的生活激情。
秧歌劇情簡單,具有戲劇小品的特徵,人物不多,性格單一。
秧歌化裝或醜或旦,著裝近似戲劇丑角與旦角。
秧歌融表演說唱為一體,丑角表演極誇張,演唱表演無程式,只走秧歌步,以彩扇作導具,舞步踩準鼓點節奏即可。
秧歌表演無須舞台,有一場一院即可。昔時篝火燈籠照明,用電燈取亮,非常隨意。這是適於山區特點的民間表演藝術。

主要價值

一、陳倉秧歌是陝西西部山區人民多年來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至今盛演不衰,具有保護價值;
二、陳倉秧歌源自原始歌舞,衍生於參軍戲與雜劇,至清代形成自己獨特風格,當屬民間藝術中又一朵奇葩。具有研究價值。
三、陳倉秧歌曲目短小,情節簡單,表演誇張,唱詞樸實,曲調優美,具有很強的觀賞價值。
四、陳倉秧歌與任何地方小戲不同,又屬山區地方輕喜劇,形式靈活,著裝便易,又融舞蹈、說唱於一體,風趣幽默,嘲諷戲謔,皆成藝術,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所在區域

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位於美麗富饒的關中平原西端,東徑106°18′24″—107°34′58″,北緯34°7′24″—34°44′38″之間。南依秦嶺與太白、鳳縣毗鄰,北靠隴山余脈與千陽、隴縣、鳳翔縣接壤,西沿渭河與甘肅省天水市北道區、清水縣隔河相望。東與岐山縣連線,三面環圍寶雞市金台、渭濱兩區。東西長約119.49公里,南北寬約67.78公里,總面積約2489.49平方公里。區政府駐地虢鎮,城區規劃面積約27.25平方公里。西距寶雞市區22公里,東距省城西安147公里。所轄18個鎮,372個行政村,2225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9.2萬人。多數為漢族。
寶雞市陳倉區原名寶雞縣,2003年5月26日撤縣設區掛牌。其地理形態南扼川蜀、西控甘隴、北鎮寧蒙、東屏關中、地處秦嶺緯向構造帶,與祁、呂、賀山字形構造前弧之交吻部位。土質肥沃、氣候溫和、物產豐富,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秧歌流傳區域為陳倉區西部山區,為秦嶺與隴山交匯區。隴海鐵路、310國道穿腹而過,是陝西通過大西北的交通樞紐。這裡山大溝深,渭河奔竄,自古民風淳樸,古韻猶存。

傳承譜系

代別
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
扮角
文化程度
第一代(建國前)
朱家清(會長)

1892
武生、醜
不詳
范志有

1898

不詳
鄭成姓

1902
生、旦
不詳
第二代(50—60年代)
朱月德(會長)

1906

粗識字
王建偉

1912
生、旦
初小
趙 炳

1913
彈弦子、伴唱
不詳
第三代(80年代至今)
趙玉民(會長)

1938

初小
王萬懷

1956

國中
范全福

1946

初小
朱建林

1947

初小

歷史淵源

陳倉秧歌,當地人又稱“笑談”,源自原始歌舞,篝火圍場,手舞足蹈,拍股擊物,呼喊歌唱。漸至周秦民歌組舞,至漢唐受參軍戲及元劇的影響,至明清衍生為適宜當地山區所獨有的秧歌。清代始有秧歌會。每年春節至二月二為全村或家院裝扮表演,形成由村上統管、秧歌會負責的民間藝術表演組織,可追溯的有七代傳承。

相關器具

鑼鼓、三弦、碰鈴等樂器。
道具:簡易花轎、摺扇、馬鞭、棍子等。
服裝:氈帽、軟戲衣、冉口、官帽等。

瀕危狀態

秧歌這一西部山區流傳上百年的古老藝術形式,已到瀕危境地,現狀令人堪憂:
其一,唱本失傳過多。秧歌原有曲目100多個,因山區貧困,識字人不多,多年來都採取口授心記、代代傳唱的形式往下流傳,前幾代藝人相繼故去,後代人在傳承記憶中往往丟失一些,流傳至今,能表演傳唱的也就20多個。80年代市群藝館對山區民歌進行一次普查,保留了一批,加上還在傳唱的曲目,也就四、五十個。
其二,後繼乏人。現有的秧歌藝人大多六七十歲,最年輕的也年過半百。這些人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現場表演或演唱還可以,但要整理曲詞還有一定難度。有文化的年輕人,對這種形式不感興趣,他們或上學另謀高就,或外出打工不常在家。所以,50歲以下幾乎無人再去學習。秧歌面臨斷代,已是不爭的事實。
其三,秧歌藝人們常年忙於生產生活,無暇專門排練,演出水平不盡人意。
其四,無錢置買服裝導具,臨演出時才求借製作,或勉強湊合,服裝簡陋,導具幾無,影響效果。
其五,雖然此種民間藝術每年春節至農曆二月初二,還是西部山區的主要娛樂形式,但吸引力遠不如從前。主要原因是電視的普及,精彩的節目吸引了絕大多數年輕人乃至於所有的人,人們邀請演出僅是圖個吉利。過後再無人提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