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陶故居

陳伯陶故居

陳伯陶故居位於中堂鎮鳳沖村,建於道光年間,是清代探花陳伯陶的故居,祠內保留著大量清代的牌匾,古韻猶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陳伯陶故居
  • 地理位置中堂鎮鳳沖村
  • 建於:道光年間
  • 類別: 古建築
陳 伯 陶 簡 介,其他信息,

陳 伯 陶 簡 介

陳伯陶(1855--1930年)字象華,一字子礪,鳳涌鄉人。父銘珪,鹹豐二年(1852年)副貢,住在莞城榜眼坊十九巷,鹹豐五年1855年)三月十七日,陳伯陶在莞城家中出生。(五歲,開始跟附老師讀書。六歲廣東著名學者陳澧主講東莞石龍溪書院,陳澧是陳銘珪的好友陳伯陶就拜陳澧為師。以後,陳澧主講廣州學海堂,陳伯陶曾往就讀,他的經學詞章,受陳澧的影響頗大。十歲,通曉五經。一日,陳父的朋友珊美的方文炳(字榮君,一字瑚洲,東莞報功君子之一)與方應錫(字竹銘)來訪,夜飲,見陳伯陶夜讀,文炳出上聯"半夜讀書燈火細"叫陳伯陶對下聯,陳伯陶應聲說:"三更飲酒月輪高"。方文炳對方應錫說:"這是一個很理想的女婿"。方應錫就與陳銘珪定為姻親,陳銘珪又將幼女許配方文炳的兒子方維基。後來陳伯陶的妻子方氏就是方應錫的次女。不久,陳銘珪帶陳伯陶到羅浮山酥醪別院讀書。陳伯陶20歲那年又在莞城道家山(今莞城工人文化宮)讀書。光緒元年(1875年)陳伯陶考取秀才,當時他21歲。光緒五年(1879年)鄉試,又考取了第一名(即解元)。這時陳澧主講廣州菊坡精舍,以對聯贈給他說:"文章高似羅浮頂,科第連登會狀元:陳澧當時已70歲了。鄉試以後,陳伯陶上京準備會試。光緒七年(1881年)十一月,他的祖母劉氏和父親隔15天相繼去世,陳伯陶回莞城奔喪。此後數年,陳伯陶把教書所得的薪金供養母親和弟妹,直至弟妹婚嫁完畢,復出應試。光緒十八年(1892年)考取進士,殿試初時把他放在第一名(即狀元),因試卷中把"宣撫司"誤寫成"宣慰司",被壓在第十名之外。翁同和力爭,認為他是一個學識淵博的讀書人,改為第三名(即探花)先後被委任翰林院編修、文淵閣校理、武英殿協修,後歷官國史館協修總纂。
甲午戰爭爆發,這時李鴻章聽說英國協助日本,就派陳伯陶到新加波偵察虛實,光緒二十年(1894年)到達新加波不久,得知日本攻陷大連、旅順、威海,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陳伯陶就返回中國。因患病在家中醫治。次年五月回北京,任雲南貴州副考官。光緒二十四年(1890年)春,陳伯陶從雲貴回北京,這時工部主事康有為在北京組織保國會,以同鄉關係,邀請陳伯陶入會,他避而不見。
八國聯軍攻陷天津,陳伯陶攜眷南回。光二十七年(1901年)二月,陳伯陶得知慈禧挾持光緒帝逃奔西安,就從東莞起程赴陝西。中日和議達成後,隨同帝後返北京。三十一年(1905年)為南書房行走,三十三年(1906年)四月,出任江寧提學使,六月,被派往日本考察教育,十月回國,在南京推廣實業高等學堂,創辦學習外國語文的方言學堂,創立暨南南學堂,招華僑學生至南京攻讀。宣統元年(1910年)三月回到北京,這時攝政王執政,既貪且聵,天下洶洶,革命火種,勢在燎原,陳伯陶知道清廷大勢已去,五月棄官返回莞城。

其他信息

辛亥革命(1911年)九月,革命軍攻破廣州,東莞相繼克復,革命軍包圍十九巷陳氏住所,陳伯陶設法逃到九龍,居住在紅磡。1913年2月,母氏去世,遷居九龍官富場,把寓所稱作"瓜廬"。終生從事著述工作。
1913年,內閣總理熊希齡,廣東督軍龍濟光,省長張鳴岐先後致電致函請陳伯陶復出,被陳伯陶拒絕。1922年10月,溥儀結婚,陳伯陶捐一萬銀元親到北京祝賀。1930年8月20日在九龍寓所病逝。
陳伯陶著作很多,有:《孝經說》三卷。《勝朝粵東遺民錄》四卷,《宋東莞遺民錄》二卷、《明季東莞五忠傳》二卷、《袁督師遺稿》三卷、附《東江考》四卷、《西部考》二卷、《增補羅浮山志》五卷、《東莞縣誌》九十八卷、附《沙田志》四卷、《瓜廬文剩》四卷、外編一卷、《瓜廬詩剩》四卷和《宋台秋唱》一卷等。其中以《勝朝粵東遺民錄》和《東莞縣誌》最有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