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陳仲仁:[元] 江右(今江蘇)人。官至陽城主簿 。善山水、人物、花鳥。嘗與趙孟頫論畫法,孟頫多所不及 。至正二十二年(1362)嘗作山水圖 。《圖繪寶鑑》 。
南京表爺陳仲仁:家藏手錶2000多塊 ,藏品來自世界各地,有600多個品牌,最老藏品已122歲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仲仁
- 出生地:江蘇
- 職業:陽城主簿
- 代表作品:《圖繪寶鑑》
畫家陳仲仁,南京表爺陳仲仁,介紹,
畫家陳仲仁
[元] 江右(今江蘇)人。官至陽城主簿 。善山水、人物、花鳥。嘗與趙孟頫論畫法,孟頫多所不及 。後見其寫生花鳥,含豪命思,追配古人 。嘆曰:“雖黃筌復生,亦復爾爾 。”其見重如此 。至正二十二年(1362)嘗作山水圖 。《圖繪寶鑑》 。
南京表爺陳仲仁
南京“表爺”陳仲仁的家在南京城南的孝順里,他家很好找,沿著巷子一直走,看見一座外牆貼滿瓷磚,牆上鑲著各種什麼“家庭收藏館”、“古鐘錶收藏家”等稱號青石碑的兩層小樓便是他家。家藏手錶2000多塊 ,藏品來自世界各地,有600多個品牌,最老藏品已122歲了。
“表爺”陳仲仁向記者展示自己的藏品。
剛剛收購回來的手錶還沒分類,都裝在塑膠小桶里。
“表爺”收藏的一隻1920年左右生產的勞力士手錶。
最近,手錶火了。不僅是網上“火”,生活中也很“火”。提示時間的功能被手機取代後,手錶不但沒被逐漸淘汰,反而重獲新寵,成了身份的象徵。南京人陳仲仁,50年前開始收藏手錶,如今家裡收了2000多塊來自世界各地的手錶,因其收藏的手錶都是數量稀少的老表(最老的有120多年歷史),陳仲仁在業內有了“表爺”的稱號。昨天,揚子晚報記者來到“表爺”家,看到了不少很少見的老表。
介紹
“表爺”這人
16歲開始迷上收藏
為了收鐘錶幾乎跑遍全國
陳仲仁並非出身豪門大家,也沒有從長輩那繼承什麼古鐘錶或錢財。“收藏生涯緣於我童年的孤獨。”陳仲仁說,他是一個孤兒,小時候被人領養。缺少關愛的他,為緩解兒時孤獨,經常到南京堂子街舊貨市場看修表匠修表,他覺得賦予舊錶新生命的過程很有意思,久而久之便喜歡上了鐘錶。
16歲,他買進了自己的第一件藏品。“一塊懷表,攤主要2塊錢,我錢不夠,抵押了身上的衣服才把表買到手。那塊表有黃橋燒餅那么大!以後我再沒見過這么大的了!第一次出手就讓我很滿意!”此後的50多年,陳仲仁插過隊、當過廠長,也賣過藏品,但始終不變的是對鐘錶的熱愛。80年代,他甚至辭掉了公務繁忙的枕芯廠廠長職務,到南京縫紉機廠當工人,以便有更多空餘時間去收表。
為了收表,他與收廢品的人交朋友,人家收廢品的時候發現有舊鐘錶第一時間會通知他。他又與南京一些拍賣行建立關係,收到有收藏價值的古鐘錶優先賣給他。上世紀80年代末,他還在媒體上登廣告求購有收藏價值的鐘表,“那幾年,家裡電話天天響,信件天天有,全國各地都有人與我聯繫出售或諮詢古鐘錶事宜。”陳仲仁說,只要聽說有好鐘錶,無論在哪個省他都會到現場看一看。“西藏、新疆、海南我也去過啊!全國都跑遍了!”陳仲仁收藏鐘錶的路越走越寬,數量和精品也越來越多。
“表爺”的 表
家中藏表2000多塊,好表從不戴出門
陳仲仁的家在南京城南的孝順里,他家很好找,沿著巷子一直走,看見一座外牆貼滿瓷磚,牆上鑲著各種什麼“家庭收藏館”、“古鐘錶收藏家”等稱號青石碑的兩層小樓便是他家。
陳仲仁將記者領進一樓最西邊的一間屋子,這裡放著八個玻璃立櫥,兩個鐵質保險柜,以及一個半人高的保險箱。各式古鐘、古表,擺了滿滿一屋,各種頻率的嘀嗒聲此起彼伏,儼然是鐘錶的世界。陳仲仁打開鐵質保險柜,記者看到裡面放著七八個二十厘米高的塑膠桶,桶里裝滿手錶,他取出其中一桶,嘩啦把表全倒在桌上,“這是我最近才收的一批表,還沒整理分類。”陳仲仁告訴記者,他家裡現在有手錶2000多塊,但有收藏價值的只有1000多塊。記者表示想看幾塊“有收藏價值”的手錶,不想看剛收上來的表。陳仲仁遲疑了一下對老伴說:“把樓上那塊勞力士拿下來。”原來,一樓這間“鐘錶屋”展示的都是一般“貨色”,真正好的都在樓上。
“‘表爺’也不好當啊!天天有人找我,要買表!我不藏起來怎么辦?”陳仲仁告訴記者,除了保存在甘家大院(民俗博物館)倉庫里供展覽用的一部分好表外,家裡的好表他一般是不給外人看的。陳仲仁說自己從來不戴自己的表出門,被同行或喜歡錶的朋友看見,就會盯著他要買。“也有人說借著戴幾天,一戴上就要買。”陳仲仁直接拒絕了記者上樓拍張照片的請求。
600多個品牌,最老一塊表122歲
陳仲仁的老伴從二樓拿來的是一塊“勞力士”,黑色的皮質錶帶,白色的錶盤,記者覺得有些一般。“這款表是1920年左右生產的,在當時屬於中高檔表。難能可貴的是,保養得非常好,沒修過,全部原廠配件,90多年了還能有這個成色很不容易。”這是陳仲仁十幾年前花了3500多塊從南京一位老人手裡買來的。陳仲仁最得意的一塊表是一塊1890年生產的瑞士勞力士,距今已經122年了(目前在甘家大院倉庫里保存),是他藏品中“年齡”最大的。“千萬別在稿子描寫這塊表,被表主人看到肯定會後悔的。”陳仲仁說,這塊表是他1979年從一位老師手裡買來的,“當時只花了75塊,現在可值錢了!”勞力士手錶、大八件懷表、中國第一代五針航空表、清代手錶、甚至還有日本產的八國聯軍作戰時使用的掛表……陳仲仁的藏品來自世界各地,有600多個品牌。很多記者都沒聽說過,其中記者還看到早已關閉多年的南京手錶廠產的“鐘山”和“紫金山”牌手錶,陳仲仁說“紫金山”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還有一塊以香港淪為英租借地為主題製作的掛表,此表當時全球僅製作生產了100塊,上刻有中英文字,警示國人不忘恥辱,這種表流傳至今已十分罕見。
觀點
“表爺”
價高“鋼火”還不如前
近代名表不值得收藏
1890年勞力士、1970年的羅馬……陳仲仁收藏的手錶基本上都是上世紀70年代以前的“老表”。“現在不少好表已經成了奢侈品,十幾萬、幾十萬的價格我可買不起,”陳仲仁說,他收“老表”的主要原因也不是因為價格。“老表多是專業機芯,一款表就是一個機芯,停產後就不會再有重複的,不像現在很多表都是統一機芯,這款錶停產了,下一款換個外殼,機芯不變。”不僅如此,用陳仲仁的話說,如今的手錶“鋼火”也不如老表好。“以前的表材料都很實在,質量也好。就拿金表來說,現在的金表基本都是18K的,我的金表都是純金的。現在有幾款表機芯材料是銅?都是合金!我收藏的表,機芯90%材料是銅的。”陳仲仁說,從長遠來看,同等價位的“老表”比現代表值錢多了。他只要隨便用幾塊“老表”,就能換塊現在幾十萬的好表,但他不樂意。
“表爺”外傳
他還是個修表高手
被聘為宮廷鐘錶維修師
陳仲仁不僅擅長收藏,修表也是內行。“我手藝其實一般,屬於無師自通。”陳仲仁說,在上學期間,由於非常迷戀鐘錶,他經常把鐘錶帶到課堂上把玩。玩著玩著他就開始將鐘錶拆了裝,裝了再拆,後來就會修表了。朋友中有人手錶壞了,或鐘錶的疑難雜症在外面修不好,總是拿到陳仲仁這兒來“求醫”。為了確保手錶運轉正常,陳仲仁將修好的表全部戴在手腕上,以測試效果。“經常有人會帶著異樣眼神看我,他們很奇怪為什麼我手上戴那么多表……”陳仲仁說,以前他還會和人解釋一下,但現在習慣了,都懶得開口解釋。
“也許我技術不是最好的,但配件一定是最多的。”因為家裡的鐘表多,又有幾十年的修表經驗,2011年陳仲仁被南京博物院聘請為南京博物院宮廷鐘錶維修師。“我現在更希望有熱心市民能把家中不用的老舊鐘錶賣給我,指不定哪天收來的物件里有重要零部件,又能讓博物院裡一台老鐘錶重新走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