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堂,又名世旺,清宣統二年(1910)生於南平縣(今南平市)樟湖鎮香山村,其父務農。民國5年(1916),為了躲避匪害,陳一堂舉家遷居樟湖坂,進模範國小念書,民國10年轉讀私塾三年。他自幼喜歡作文,習作優良,深得師長器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一堂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不詳
民國20年,陳一堂投考福建省自治訓練所,受訓二年畢業,委派為南平縣樟湖中心國小校長。民國22年4月受南平縣長委令兼代南平縣第三區(樟湖區)區長。當年7月間,中國工農紅軍北上由4區經過,他目睹紅軍軍紀嚴明,與國民黨軍對比,辯明正反,萌發投身革命之志。他任區長時,國民黨當局三令五申要不惜一切代價在閩江沿岸紅軍前進的路線上修建碉堡,設定關卡,阻撓紅軍活動。陳一堂則召集各鄉長討論,借詞青黃不接、民不聊生為由,請求減少建堡數量,延緩期限。只把原有碉堡修葺應付,引起上級不滿。當年8月省政府又派2位專員調查食鹽公賣封鎖情況,陳一堂對食鹽公賣公文不執行,且對巡查專員不奉迎。第三天專員不辭而去。
民國22年9月,南平專員兼南平縣長湯陰棠派15名縣保全隊,偽裝押運木排到樟湖坂,挾走陳一堂。樟湖坂角螺聲大起,民眾聞訊,自髮帶著鳥槍、刀、矛隨後追“劫”,另部分民眾渡江趕赴尤溪口配合南溪、尤溪口村民眾阻截。縣保全隊見勢不妙,釋放了陳一堂。陳一堂被鄉親們救回後,帶頭捐款辦教育,還創辦樟湖坂農會、運木工會,發動減租減息。
民國32年,陳一堂在樟湖坂再次籌辦成立樟湖鎮農會,被選為理事長。為發展農業,他向省政府貸款20萬元,籌備在尤溪口興建水利。因紙幣貶值,徒勞無功。後又在樟湖中和街官倉巷2號圍房內辦實驗苗圃,引進英國包菜、球籃菜品種。組織會員發動農民二五減租、減息、抗捐、抗雜稅和農民低息貸款等運動,得到廣大農民支持。
民國35年2月,陳一堂與中共福建省委閩江工委轄下的福州第二市委組織委員楊良言相識,多次接觸,懂得許多革命道理,經楊良言介紹,福州第二市委批准,陳一堂加入中國共產黨。
陳一堂攜兒女回到闊別30多年的香山村。以國小校長身份為掩護,負責建立中共閩江工委福州第二市委交通站。動員本家族祭祀田租獻給學校為教學經費;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秘密傳播革命道理;以夜校為陣地發展陳維新等9人成為游擊隊中堅分子。為加強武裝力量,他組織襲擊三都口(古田縣管轄)水警駐所,圍殲閩江匪盜獲得6支長槍,組建游擊隊伍。
游擊隊建立後,繼續為地下工作人員往返根據地和福州進行接應、護送。民國36年10月的一個夜晚,交通站來了7個同志,要一堂率游擊隊連夜護送他們出村。途遇小股匪徒,他率隊不發一槍一彈,從匪徒手中繳獲2支步槍。民國38年3月,中共南平地下黨周道純帶領10多位人員到香山,配合開展革命活動。香山游擊隊由秘密轉向公開,人員發展到32人、20多支槍,設立隊部和指揮所,由粘文華直接領導,陳應如直接指揮。開展開倉借糧、減租減息、抗捐抗稅鬥爭。
同年4月間,在南平住院的粘文華被叛徒告密被捕。一堂不顧自身安危,帶領隊員,向陳伯森匪部展開政治攻勢。伯森迫於形勢,準予保釋粘文華。陳一堂三次配合溪口游擊隊和解放軍清剿散匪,繳長短槍枝百餘支及一批彈藥,為樟湖、尤溪地區的解放做出積極貢獻。
土地改革時,陳一堂被錯劃為管公堂地主,判刑入獄五年半。1957年平反昭雪,1966年經中共南平地委、南平市委批准恢復黨籍。1976年陳一堂因病逝世,終年6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