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中,陰陽二氣此消彼長,此興彼謝,相互爭勝。年復一年,無限往復循環,四季由此而成,物候隨之而易。秦漢學者解釋四季及物候變化原因的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陰陽爭勝
- 定義:秦漢學者解釋四季及物候變化原因的理論
秦漢學者認為,宇宙之間有兩種對立的“氣”:陽氣和陰氣。陽氣在天,是生長萬物的氣;陰氣在地,是肅殺萬物的氣。據《禮記·月令》,仲冬之月的冬至日,是一年中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時間最長的一天,陰氣閉固,陽鳥鶡旦不鳴。但陰氣由此盛極轉衰,陽氣欲起而相爭,藏於地下的萬物感陽氣而動。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陰陽相交,草木萌動。仲春之月,陽氣繼續增長,陰氣不斷衰退,雙方勢均力敵,兩氣相衝,震而為雷,激而為電,它們是陽氣的聲和光。蟄伏地下的蟲類聞雷聲而蠢動。這一月的春分之日,白晝和黑夜的時間相等。此後,陽氣盡情發泄,萬物暢達以生。仲夏之月,陽氣達到極盛,夏至之日,白晝的時間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天。但是陽氣由此盛極而衰,陰氣欲起而與之爭勝,萬物的生死於此而分。此後,陽氣日漸消退,陰氣不斷增強,孟秋之月立秋,進入秋天。仲秋之月秋分,此時陰陽兩氣的力量再次達到平衡,白晝與黑夜的時間相等。肅殺之氣日漸浸盛,陽氣衰落,雷聲開始銷匿,蟄蟲們準備過冬,草木凋零。孟冬之月,陽氣上騰於天,歸於虛無,陰氣下降至地而用事,天地因此而不通,閉塞成冬,大地一派蕭條景象。到仲冬之月,陰氣達於極盛而衰,陽氣則準備起而下降,與陰氣展開新一輪的爭勝。
陰陽爭勝的理論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很大,董仲舒、朱熹等學者對此有補充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