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為東漢和帝永元八年(96)所立皇后陰氏之曾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陰長生
- 出生地:新野
- 職業:道士
- 信仰:道教
簡介,相關故事,野史逸聞,文獻資料,
簡介
相關故事
馬鳴生只朝夕與之高談世務,不教其度世之道。如此二十餘年,終不懈怠。與陰長生一起奉事馬鳴生的十二人已先後離去獨有他敬禮彌肅。馬鳴生為其至誠所感,偕赴蜀青城山中,立壇盟誓,授以《太清神丹經》。陰長生得其術,歸家後合丹,舉門皆壽。
《神仙傳》又載所謂"陰君自序"(一作"陰真君自敘")云:
"維漢延光元年(122),新野山北,予受和君神丹要訣。道成去世,副之名山。如有得者,列為真人,行乎去來,何為俗間。不死之道,要在神丹。行氣導引,俯仰屈伸,服食草木,可得少延。不能永度,以至天仙。子欲聞道,此是要言。積學所致,無為為神(《雲笈七籤》作'不為有神")。上士為之,勉力加勤;下士大笑,以為不然。能知神丹,久視長存。"
此文反映出陰長生是像葛洪那樣的外丹家,並且十分強調後天的"積學"。葛洪在《抱朴子內篇·金丹》中也可看到類似觀點:"長生之道,不在祭祀事鬼神也,不在道引與屈伸也,升仙之要,在神丹也。……"並說:"近代漢末新野陰君,合此太清丹得仙。其人本儒生,有才思,善著詩及丹經贊並序,述初學道隨師本末,列己所知識之得仙者四十餘人,甚分明也。"
野史逸聞
陰長生是河南新野人,他是漢朝皇后的親屬。雖然他生在富貴人家,卻不貪戀榮華富貴,專門研究道家的方術。他聽說馬鳴生知道轉世修仙的秘訣,就去找他,並甘心自願為馬鳴生當僕人,給他乾脫鞋掃地的下賤活兒。然而馬鳴生並不傳授他成仙的道術,卻整天與他高談闊論,談的都是當前的時事以及怎樣種好農田等世俗瑣事,就這么談了十多年,陰長生也沒表示厭倦。
和陰長生一塊來向馬鳴生學道的十二個人先後都走了,只有陰長生對馬鳴生更加恭敬的執弟子之禮。馬鳴生感動地說:“你才是真正能夠得道的人啊!”於是就帶他遊了四川灌縣西南的青城山,把黃土變成黃金讓他看。馬鳴生站在神壇上,面朝西把一部《太清神丹經》授給陰長生,然後就告別走了。陰長生回來後,照經卷上的辦法煉出了仙丹,只吃了半付就成仙升天了。後來陰長生又按馬鳴生教的方術用泥土變出了十幾萬黃金,用這金子救濟天下窮苦的人,不管認識不認識的人都給。
後來陰長生又帶著妻子週遊天下,他全家人都長壽不老。
現在陰長生服了仙丹,就算他不升天,但他已有了仙氣,俗話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陰長生自然而然地要和仙人相聚。由於他和仙人們在一起,耳聞目睹,聽仙人們互相談論介紹,陰長生自然就知道了近代成仙者的人數了。那些世上的凡夫俗子們總是以眼見為實,以為他們沒見過神仙就認為世上沒有神仙,這些人實在太可悲了。有些隱居在民間的高潔的士人,遠離塵世凡俗就是他們的志向,每日研究經書典籍就是他們最大的樂趣,從不誇耀自己的學問,也從不追求名利,不求為官為宦飛黃騰達,所以人們也都不知道他們。至於成仙得道的人,就更沒必要誇耀自己,讓世上那些高官顯貴們知道自己是神仙了。
陰長生自己也說:“東漢安帝廷光元年,河南新野山北子被仙君授給煉仙丹的秘訣,這秘訣是:‘得道升天以後,要把這要訣留在名山。誰能得到,名列真人。成就仙人來去自如’怎能是世俗的傳聞呢。不死的要訣,在於服用神丹。行氣修煉內功為引導,使自己能自如地俯仰屈伸,服用草藥也可以延年益壽,但絕不能轉世超度為神仙。誰如果想要修道,這是最根本的一條。要長期地學習道術,清淨無為才能養性,真心修道的人必須刻苦勤奮,任憑那些愚昧的人去笑話吧,只要能得到仙丹靈藥,就可以永不衰老,長得安康。”
於是陰長生就撕了一塊黃綢子,在綢子上寫了一部《丹經》,裝進一個有花紋的玉石匣子裡,放在嵩高山上。又在黃櫨木板上用漆寫了一部《丹經》裝在青玉的匣子裡,放在西嶽華山中。又在一塊金板上刻了《丹經》,裝進白銀作的匣子裡,放在四川綏山中。還有寫在絲絹上的一段經文,合起來一共十篇,交給了弟子,讓他們世世代代傳下去。
陰長生還寫了三首詩,講述未來的事。第一首的大意是:“我在唐堯虞舜時就接受了上天之命,一直延續到漢代,都負有仙界的使命。我從很早就愛好修道,雖然我是個平凡的人,但志向很高尚,不想在王侯手下做官。如果只是為了延續生命,那么只滿足於長壽就不會再有所追求了。我希望能夠升入雲天,乘龍浮游,展開雙翼乘風翱翔。我希望能不怕火燒,入水不濕,無憂無慮地在太極中逍遙漫遊,在仙界的都城中往來。那時我下看人間那些愚昧的人們,他們的年華像流水般一去不回,短暫的生命轉瞬即逝,死後就變成了泥土,可是他們仍然急急忙忙奔波勞累,終於免不了一死,這是何等可悲啊!”
陰長生在人間活了一百七十歲,容貌像年輕的女子那樣俊秀,後來在大白天成仙飛升進了仙界。
文獻資料
據《道學傳》《雲笈七籤》等書記載,葛洪岳父鮑靚從陰長生得道訣,而陰長生之師馬鳴生系齊地臨淄(今屬山東)人,後世又傳聞馬鳴生得道於琅琊(在今山東膠南縣境)仙人安期生,故葛洪承自這一系金丹道亦可上溯至齊地神仙方術。但陰長生的活動遠及巴蜀,對當地道教的興盛影響甚深。道書中有不下十種題陰長生修撰,如今本《太清金液神丹經》卷中、《金碧五相類參同契》《周易參同契》陰真人注、《忠州仙都觀陰真君金丹訣》《陰真君五精論》《陰真君金木火丹論》等等……
陰長生者,新野人也,漢皇后之親屬。少生富貴之門,而不好榮貴,唯專務道術。聞馬 鳴生得度世之道,乃尋求之,遂得相見,便執奴僕之役,親運履之勞。鳴生不教其度世之 法,但日夕別與之高談,論當世之事,治農田之業,如此十餘年,長生不懈。同時共事鳴生 者十二人,皆悉歸去,唯長生執禮彌肅。鳴生告之曰:“子真能得道矣。”乃將入青城山 中,煮黃土為金以示之。立壇西面,乃以《太清神丹經》授之,鳴生別去。長生乃歸,合之 丹成,服半劑,不盡(《雲笈七籤》卷106引《陰真君傳》無盡字),即升天。乃大作黃 金十數萬斤,以布惠天下貧乏,不問識與不識者。周行天下,與妻子相隨,一門皆壽而不 老。在民間三百餘年,後於平都山東,白日升天而去。著書九篇,云:“上古仙者多矣,不 可盡論,但漢興以來,得仙者四十五人,連余為六矣。二十人屍解,余並白日升天。”《抱 朴子》曰:“洪聞諺書有之曰:‘子不夜行,則安知道上有夜行人?’今不得仙者,亦安知 天下山林間不有學道得仙者?”陰君已服神藥,未盡升天,然方以類聚,同聲相應,便自與 仙人相集。尋索聞見,故知此近世諸仙人數耳。而俗民謂為不然,以己所不聞,則謂無有, 不亦悲哉。夫草澤間士,以隱逸得志,以經籍自娛,不耀文采,不揚聲名,不修求進,不營 聞達,人猶不能識之,況仙人亦何急急,令聞達朝闕之徒。知其所云為哉。陰君自敘云: “漢延光元年,新野山北子,受仙君神丹要訣。道成去世,付之名山,如有得者,列為真 人,行乎去來。何為俗聞?不死之要,道在神丹。行氣導引,俯仰屈伸,服食草木,可得延 年,不能度世,以至乎仙。子欲聞道,此是要言。積學所致,無為合神,上士為之,勉力加 勤,下愚大笑,以為不然,能知神丹。久視長安。”於是陰君裂黃素,寫《丹經》一通,封 一文石之函,置嵩高山。一通黃櫨之簡,漆書之,封以青玉之函,置太華山。一通黃金之 簡,刻而書之,封以白銀之函,置蜀綏山。一封縑書,合為十篇,付弟子,使世世當有所傳 付。又著詩三篇,以示將來。其一曰:“惟余之先,佐命唐虞,爰逮漢世。紫艾重紆,余 (余字原缺,據明抄本補)獨好道,而為匹夫,高尚素志,不仕王侯。貪生得生,亦又何 求。超跡蒼霄,乘龍駕浮,青要(要字原缺,據明鈔本補,清黃晟刻本——以後簡稱黃刻本 ——青要作青風)承翼,與我為仇。入火不灼,蹈波不濡,消遙太極,何慮何憂,傲戲仙 都。顧憫群愚,年命之逝,如彼川流,奄忽未幾,泥土為儔,賓士索死,不肯暫休。”其二 章曰:“余(余字原缺,據明鈔本補)之聖師,體道之真,升降變化,喬、松為鄰。唯余同 學,十有二人,寒苦求道,歷二十年,中多怠墮,志行不堅,痛乎諸子,命也自天,天不妄 授,道必歸賢。身沒幽壤,何時可還?嗟爾將來,勤加精研,勿為流俗,富貴所牽。神道一 成,升彼九天,壽同三光,何但億千。”其三章曰:“惟余束髮,少好道德,棄家隨師,東 西南北,委放五濁。(明鈔本委作悉,濁作經)避世自匿,三十餘年。名山之側,寒不遑 衣,飢不暇食,思不敢歸,勞不敢息。奉事聖師,承歡悅色,面垢足胝,乃見褒飾(褒飾二 字原缺,據明鈔本補),遂受要訣,恩深不測。妻子延年,鹹享無極。黃白已成,貨財千 億,使役鬼神,玉女侍側。今得度世,神丹之力。”陰君處民間百七十年,色如女子,白日 升天而去。(出《神仙傳》)
陰長生是河南新野人,他是漢朝皇后的親屬。雖然他生在富貴人家,卻不貪戀榮華富 貴,專門研究道家的方術。他聽說馬鳴生知道轉世修仙的秘訣,就去找他,並甘心自願為馬 鳴生當僕人,給他乾脫鞋掃地的下賤活兒。然而馬鳴生並不傳授他成仙的道術,卻整天與他 高談闊論,談的都是當前的時事以及怎樣種好農田等世俗瑣事,就這么談了十多年,陰長生 也沒表示厭倦。和陰長生一塊來向馬鳴生學道的十二個先人後都走了,只有陰長生對馬鳴生 更加恭敬的執弟子之禮。馬鳴生感動地說:“你才是真正能夠得道的人啊!”於是就帶他游 了四川灌縣西南的青城山,把黃土變成黃金讓他看。馬鳴生站在神壇上,面朝西把一部《太 清神丹經》授給陰長生,然後就告別走了。陰長生回來後,照經卷上的辦法煉出了仙丹,只 吃了半付就成仙升天了。後來陰長生又按馬鳴生教的方術用泥土變出了十幾萬黃金,用這金 子救濟天下窮苦的人,不管認識不認識的人都給。後來陰長生又帶著妻子週遊天下,他全家 人都長壽不老。陰長生在世間住了三百來年,後來在四川豐都縣平都山的東面白日升天而 去。陰長生寫了九篇文章,文章中說,“古代的神仙非常多,不能詳細介紹,但從漢代以 來,成仙的只有四十五人,加上我是四十六名。其中二十人是把肉身留在人間靈魂升了天, 其餘的都是大白天連魂魄帶肉體一塊升天成仙。晉代的葛洪在他的道學著作《抱朴子》中說 過,如果人們夜晚不走路,怎么會知道路上有走夜路的人呢?不成仙,怎么能知道天下山林 中有修道成仙的人呢?現在陰長生服了仙丹,就算他不升天,但他已有了仙氣,俗話說同聲 相應同氣相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陰長生自然而然地要和仙人相聚。由於他和仙人們在一 起,耳聞目睹,聽仙人們互相談論介紹,陰長生自然就知道了近代成仙者的人數了。那些世 上的凡夫俗子們總是以眼見為實,以為他們沒見過神仙就認為世上沒有神仙,這些人實在太 可悲了。有些隱居在民間的高潔的士人,遠離塵世凡俗就是他們的志向,每日研究經書典籍 就是他們最大的樂趣,從不誇耀自己的學問,也從不追求名利,不求為官為宦飛黃騰達,所 以人們也都不知道他們。至於成仙得道的人,就更沒必要誇耀自己,讓世上那些高官顯貴們 知道自己是神仙了。陰長生自己也說:“東漢安帝廷光元年,河南新野山北子被仙君授給煉 仙丹的秘訣,這秘訣是:‘得道升天以後,要把這要訣留在名山。誰能得到,名列真人。成 就仙人來去自如’怎能是世俗的傳聞呢。不死的要訣,在於服用神丹。行氣修煉內功為引 導,使自己能自如地俯仰屈伸,服用草藥也可以延年益壽,但絕不能轉世超度為神仙。誰如 果想要修道,這是最根本的一條。要長期地學習道術,清淨無為才能養性,真心修道的人必 須刻苦勤奮,任憑那些愚昧的人去笑話吧,只要能得到仙丹靈藥,就可以永不衰老,長得安 康。”於是陰長生就撕了一塊黃綢子,在綢子上寫了一部《丹經》,裝進一個有花紋的玉石 匣子裡,放在嵩高山上。又在黃櫨木板上用漆寫了一部《丹經》裝在青玉的匣子裡,放在西 岳華山中。又在一塊金板上刻了《丹經》,裝進白銀作的匣子裡,放在四川綏山中。還有寫 在絲絹上的一段經文,合起來一共十篇,交給了弟子,讓他們世世代代傳下去。陰長生還寫 了三首詩,講述未來的事。第一首的大意是:“我在唐堯虞舜時就接受了上天之命,一直延 續到漢代,都負有仙界的使命。我從很早就愛好修道,雖然我是個平凡的人,但志向很高 尚,不想在王侯手下做官。如果只是為了延續生命,那么只滿足於長壽就不會再有所追求 了。我希望能夠升入雲天,乘龍浮游,展開雙翼乘風翱翔。我希望能不怕火燒,入水不濕, 無憂無慮地在太極中逍遙漫遊,在仙界的都城中往來。那時我下看人間那些愚昧的人們,他 們的年華像流水般一去不回,短暫的生命轉瞬即逝,死後就變成了泥土,可是他們仍然急急 忙忙奔波勞累,終於免不了一死,這是何等可悲啊!”第二首詩的大意是:“我的仙界的老 師是道術極高的真人,他可以升天入地變化無窮,道術可以和著名的仙人王子喬、赤松子相 媲美。我有十二名學道的同學,在二十年的修煉苦學中,有很多由於志向不堅定半途而廢, 我真為他們痛惜,但這也是天命的安排,因為道術不是隨便就可以傳授的,只傳授那些意志 堅定的聖賢們。那些學道半途而廢的人,墮入了冥冥的陰間,真是苦海無邊啊,所以我希望 後世的人們在修煉道術時一定要刻苦勤奮,千萬不要為人間的榮華富貴所誘惑而動搖了修道 的意志。一旦修道成功,升入九天仙界,那時壽命就和日、月、星一樣,億萬年長存永在 了。”第三首詩大意是:“我從少年時就愛好道術,拋別了家人,隨著老師東西南北四方遨 游,脫離了人間的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和命濁這‘五濁’,離開塵世隱居山林三十 多年。為了修道,我寒冷時忘了添衣,餓了忘記吃飯,雖想家也不敢回去,再勞累也不敢休 息。我侍奉仙師,處處使他歡欣愉快,顧不得自己滿臉污垢,雙腳磨厚,終於得到了仙師的 讚賞,才傳授給我修煉的秘訣,這是多么大的恩德啊。我的妻子兒女也因此得到長生之術, 將永享天年。我又煉成了億萬黃金白銀散給了窮人,我還能驅鬼神為我服務,還有玉女在我 身旁侍奉。現在我得以成仙,完全是神丹的功效啊!”陰長生在人間活了一百七十歲,容貌 像年輕的女子哪樣俊秀,後來在大白天成仙飛升進了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