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石蕨

陰石蕨

陰石蕨,骨碎補科陰石蕨屬,屬於多年生草本,生長於溪邊岩石上或樹上。可藥用。草石蠶、石奇蛇、白毛岩蠶、岩蠶等異名。

根莖呈長條狀,扭曲,有時分枝,長5~25厘米不等,直徑約3~9毫米。表面密被膜質鱗片,灰白色至灰褐色,散生深棕色須狀根,並具少數除去葉柄及鬚根後的痕跡。質脆,易折斷,斷面棕色或綠色,可見點狀維管束,排列成一環。氣微,味淡。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陰石蕨
  • 拉丁學名:Humata repens (L. f.) Diels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蕨綱
  • 亞綱:薄囊蕨亞綱
  • :真蕨目
  • :骨碎補科
  • :陰石蕨屬
  • 栽培:非人工引種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異名,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0-2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2-3毫米,密被白棕色狹鱗片;鱗片披針形,長約5毫米,寬1毫米,紅棕色,伏生,盾狀著生。葉遠生;柄長5-12厘米,棕色或棕禾稈色,疏被鱗片,老則近光滑;葉片三角狀卵形,長5-10厘米,基部寬3-5厘米,上部伸長,向先端漸尖,二回羽狀深裂;羽片6-10對,無柄,以狹翅相連,基部一對最大,長2-4厘米,寬1-2厘米,近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鈍頭,基部楔形,兩側不對稱,下延,常略向上彎弓,上部常為鈍齒牙狀,下部深裂,裂片3-5對,基部下側一片最長,約1-1. 5厘米,橢圓形,圓鈍頭,略斜向下,全緣或淺裂;從第二對羽片向上漸縮短,橢圓披針形,斜展或斜向上,邊緣淺裂或具不明顯的疏缺裂。葉脈上面不見,下面粗而明顯,褐棕色或深棕色,羽狀。葉革質,乾後褐色,兩面均光滑或下面沿葉軸偶有少數棕色鱗片。孢子囊群沿葉緣著生,通常僅於羽片上部有3-5對;囊群蓋半圓形,棕色,全緣,質厚,基部著生。孢子期5~11月。
陰石蕨

生長環境

生於溪邊岩石上或樹上。

分布範圍

產浙江(普陀山)、江西(龍南、尋烏)、福建(龍巖、連城、南靖)、台灣、廣東(高要、惠陽、增城、新豐、樂昌、大埔、饒平、珠江口沿海島嶼)、海南(白沙、保亭、陵水、瓊中、樂東)、廣西(瑤山、武鳴)、四川(峨眉山、屏山)。也分布於日本、印度、斯里蘭卡、東南亞、玻里尼西亞、澳大利亞至東非的馬達加斯加。模式標本產地:日本南部。
生境:生間:溪邊樹上、陰處石上
國外分布:日本;印度;斯里蘭卡;東南亞;玻里尼西亞;澳大利亞
國內分布: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

主要價值

采後除去葉及鬚根,曬乾。或鮮用。根莖或全草可入藥。對於風濕痹痛,濕熱黃疸,咳嗽,哮喘,肺癰,乳癰,牙齦腫痛,白喉,淋病,帶下,蛇傷等疾病有一定功效。但部分人群不宜服用,需遵照醫囑。

異名

異名:草石蠶(《本草拾遺》),石蠶(《本草圖經》),石奇蛇(《生草藥性備要》),石祁蛇(《嶺南採藥錄》),白伸筋、石伸筋(《江西民間草藥》),白毛岩蠶、岩蠶(《浙江民間草藥》),老鼠尾(《泉州本草》),土知母、牆蛇、石蚯蚓、飛線蜈蚣(《閩東本草》),上核樹、骨蛇藥、馬騮尾、筋碎補(《廣西藥植名錄》),白毛蛇(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白毛骨碎補(《福建中草藥》),石岩蠶、白花石蠶、毛石蠶(《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