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瘡

陰瘡,中醫病名。是指婦人外陰部結塊紅腫,或潰爛成瘡,黃水淋瀝,局部腫痛,甚則潰瘍如蟲蝕者,稱“陰瘡”,又稱“陰蝕”、“陰蝕瘡”。 陰瘡多見於西醫的外陰潰瘍、前庭大腺膿腫。本病及時治療,預後良好。但也有少數患者轉為惡性,預後差。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陰瘡
  • 發病部位:外陰
  • 相關西醫疾病:外陰潰瘍、前庭大腺膿腫
  • 主要病因:熱毒、寒濕
  • 疾病分類:婦科雜病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病因,病機,診斷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外治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是指婦人外陰部結塊紅腫,或潰爛成瘡,黃水淋瀝,局部腫痛,甚則潰瘍如蟲蝕者,稱“陰瘡”,又稱“陰蝕”、“陰蝕瘡”。

歷史沿革

1. 《神農本草經》多次述及“陰蝕”。
2.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論述了婦人“少陰脈滑而數者,陰中即生瘡”,並以狼牙湯洗治。
3. 宋代陳言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論述陰瘡的證候及病機:“或痛或癢,如蟲行狀,淋露膿汁,陰蝕幾盡,皆由心神煩郁,胃氣虛弱,致氣血留滯。”
4. 張介賓《景岳全書·婦人規》總結:“婦人陰中生瘡,多濕熱下注,或七情鬱火,或縱情敷藥,中於熱毒”,為後世治病求本,辨證治療陰瘡奠定了基礎。

病因

主要由熱毒熾盛,或寒濕凝滯,侵蝕外陰部肌膚所致。

病機

1.熱毒 經行產後,衛生護理不當,邪毒侵襲,或濕熱蘊積,伏於肝脈,滯於沖任,侵蝕外陰肌膚,破潰成瘡。
2.寒濕 久居陰寒濕冷之所,寒濕乘虛侵襲,凝滯於內,邪氣不能外達,內陷於沖任肌膚;或陽氣虛衰,氣血失和,與痰濕凝結,肌膚失養,日久則潰腐成瘡。

診斷要點

診斷依據

1.病史:有經期、產後外陰部感染、外陰潰瘍、前庭大腺膿腫等病史。
2.臨床表現:外陰紅腫結塊或外陰及陰道的皮膚黏膜腫痛破潰,膿水淋瀝,甚至身熱不適,帶下量多。

病證鑑別

陰癢 以外陰部瘙癢為主症,局部可有抓痕。陰瘡雖可伴有癢痛,但以外陰部皮膚黏膜破潰腫脹,膿水淋瀝為主症。
臨證要與外陰惡性腫瘤如外陰癌相鑑別。還要與梅毒、愛滋病等性傳播疾病所引起的外陰潰爛相鑑別。

相關檢查

婦科檢查:外陰局部,多見於小陰唇及大陰唇內側,次為前庭黏膜及陰道的周圍潰瘍、糜爛、破潰流膿,或覆有膿苔。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陰瘡有寒熱之別,發病急驟,外陰部紅腫熱痛,甚至膿水淋瀝,伴身熱者,為實為熱。 外陰部破潰處質硬,不痛不癢,日久不消,形體虛羸者,多屬虛寒。若瘡瘍潰腐,久不收口,膿水淋瀝,惡臭難聞,往往屬氣血衰敗之候。

治療原則

治療應內外兼顧,在全身用藥的同時,重視局部治療。

證治分類

1. 熱毒證
主要證候:外陰部皮膚局限性焮紅腫脹,破潰糜爛,灼熱結塊,膿苔稠黏,或膿水淋瀝;全身見身熱心煩,口乾納少,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消瘡。
代表方:龍膽瀉肝湯。
方藥:龍膽草、黃芩、梔子、澤瀉、木通、車前子、當歸、柴胡、甘草、生地黃。
2. 寒濕證
主要證候:陰部肌膚腫潰,觸之堅硬,色晦黯不澤,日久不愈,膿水淋瀝,疼痛綿綿; 伴面色恍白,精神不振,疲乏無力,畏寒肢冷,食少納呆;舌淡苔白膩;脈沉細緩。
治法:溫經散寒,除濕消瘡。
代表方:陽和湯或托里消毒散。
方藥:(1)陽和湯(《外科證治全生集》)加防己、黃芪。熟地黃、麻黃、鹿角膠、白芥子、肉桂、生甘草、炮姜炭。 (2) 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

外治法

1. 陰蝕生瘡方(《千金要方》):雄黃、礬石、麝香共研細末,搽於患處。
2. 紫金錠:醋調,敷於肌膚破潰處。
3. 金黃散:香油調敷,適於陰瘡初起未潰者。
4. 膿腫形成未潰破者,疼痛難忍可切開引流排膿。 

轉歸預後

病程短者,熱毒為患,及時治療,多可在短期內治癒。寒濕日久,則不易在短期內痊癒,常常遷延日久,反覆纏綿。發生癌變者則預後不良。

預防調護

1. 保持會陰部清潔衛生。
2. 有異常癢痛,帶下增多者,應及時就醫診治。
3. 堅持月經期及產褥期衛生保健。

文獻摘要

1.《諸病源候論·婦人雜病諸侯》:陰瘡者,由三蟲九蟲動作侵食所為也。諸蟲在人腸胃之間,若臟腑調和,血氣充實,不能為害。若勞傷經絡,腸胃虛損,則動作侵食於陰,輕者或癢或痛,重者生瘡也。
2.《婦人大全良方·產後門》:凡婦人少陰脈數而滑者,陰中必生瘡,或痛或癢,如蟲行狀,淋露膿汁,陰蝕幾盡者。此皆由心神煩郁,胃氣虛弱,致氣血留滯……治之當歸補心養胃,外以熏洗,坐導藥治之乃可。
3.《外科正宗·雜瘡毒門》:婦人陰瘡,乃七情鬱火,傷損肝脾,濕熱下注為患,其形固多不一,總由邪火所化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