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連城培田村,是至今保存得較完整的典型的客家古民居群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陪田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連城縣
- 人口:1000多
村莊介紹,建築風格,主要建築,歷史故事,地圖信息,
村莊介紹
培田村在連城縣的西南部,離國家級風景區“冠豸山”約20公里。古代這裡是通往汀州府的交通要道。
整個培田村約有1000多居民,都姓吳。
現在培田村的古建築,共保存有30幢高堂華屋,21座古祠,6家書院,2座跨街石牌坊和一條千米古街。古代的客家人,要到汀州考秀才,常常成群結隊地通過這條古街步行至汀州府,所以有人把這條街稱為“秀才街”。這裡的古建築具有鮮明的中國南方明清時期古建築的風格,一般房屋的外牆為青色的防火磚構成,內部多為木製架構,門樓泥塑加石雕,屋脊飛檐彩陶,內部的梁檁窗屏多用木刻雕花彩繪漆畫。
培田村的民居群落有“官家”與“百姓”之分。“官家”的房屋分別為“大夫第”、“進士第”門樓。樓內規模很大,多數是莊園休閒隱居式的建築,有所謂“九廳十八井”之稱。九廳,即指門樓廳、下廳、中廳、上廳、樓下廳、樓上廳、樓背廳、左花廳、右花廳等9個正向大廳。十八井即指五進廳共五井,橫屋兩直每邊五井共十井,樓背廳還有三井,總計“十八井”。
培田村的南山書院,被當地人稱為“入孔門牆第一家”。該書院建於500多年前,曾經為這個小小的山村培養過140多名秀才。
在培田村的古建築中,有一座很別致的“容膝居”,據說這是專為婦女構建的。房間不大,三開間,中間是用來講課的廳堂。這是婦女受教育的地方。由此可見培田村的客家人,對婦女的教育也相當重視。
在培田村的村頭村尾,各有一座石牌坊。一條千米長的古街貫通其間。古街並不寬大,一些古老的店面前常掛出一幅“酒”旗或“茶”旗。這裡有客家人喜愛的著名的老酒(糯米酒)和當地出產的茶葉。能在這裡飲酒和品茶,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在福建省閩西山區,有一個至今保存完好的連片成群的客家古老村落,這就是已有800多年歷史的連城縣培田明清古民居。培田古民居建築群由30幢高堂華屋、21座古祠、6家書院、二道跨街碑坊和一條千米古街構成。最大的建築九廳十八井,占地6900平方米。各座建築布滿浮雕、楹聯、名匾、石雕等,工藝精巧,十分壯觀。一些建築專家和國外友人前來考察後認為,這是人類建築史上的一枝奇葩,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目前,連城縣已對古民居進行保護性的旅遊開發,吸引海內外遊客前來觀光遊覽。
建築風格
培田古民居 :客家建築奇葩
閩西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千餘人的小村莊在明清時期先後修建的村莊建築,諸如宗廟、社壇、碑坊、書院等形成的明清風格建築群,是目前中國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築群。該建築群以其獨到的構思,精緻的建築,濃郁的客家人文氣息,堪與永定土樓、梅州圍龍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築文化經典之作。
宣和古稱河源峒,宋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連城置縣,宣和屬汀州府(今長汀縣)河源上里。培田,位於宣和鄉河源溪上游的吳家坊。吳家坊分上下兩村,上村即為培田。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吳家坊吳姓開基祖吳八四郎隨元末客家先民南遷的步履,由浙徙寧,再輾轉遷往宣和培田。數百年來,培田客家人以耕讀為本,尤其是到了明清時期,培田人文經濟達到了空前鼎盛,有140多人入庠中舉,19人入仕,大商賈多人。
漫步培田古街,衡公祠、久公祠、昌亭公祠、在宏公祠、畏岩公祠、樂庵公祠等20幾座百年古祠,目不暇接,各祠堂門廬構造,有“三分廳堂七分門廬”之說,其結構斗拱壘撐,立石柱雕梁,架飛檐翅角,安紅門畫彩棟,懸金字牌匾,鏤雕窗牖牆屏,刻石柱楹聯,繪木壁漆畫,甚是富麗堂皇。正廳置餾金鐘龕祀德高望重先人牌像。外兩坪石獅石鼓分踞兩側,更添祠廟肅穆莊重。
村中間一座高堂大屋為“九廳十八井”建築──官廳,又稱侍衛府。九廳十八井是客家人結合北方庭院建築,適應南方多雨潮濕氣候及自然地理特徵,採用中軸對稱布局,廳與庭院結合構造的大型民居建築。其廳、井布局科學合理,各廳各有功用。上廳供祭祀、族長議事,中廳接官議政,偏廳接客會友,樓廳藏書課子,廂房橫屋起居炊沐,家庭聚居,集政、住、居、教於一體。官廳四周青磚防火牆古樸厚重,門樓前兩坪石獅鼓危坐,石桅桿挺立,照牆圓圍,月增清碧,五進廳堂層層聳疊,儼然在訴說鼎盛時期培田的繁榮以及數百年的風雨滄桑。
村東南角是一座比官廳更大的九廳十八井建築──大夫第,又稱繼述堂。該建築始建於1829年,歷時11年建成,占地近7000平方米,距今有160多年歷史。據培田吳氏族譜記載:“集十餘家之基業,萃十餘山之樹木,費二三十萬之巨資。成百餘間之廣廈,舉先人之有志而未逮者成於一旦,詢無愧善繼善述矣”。
村尾竹木蔥籠處築有聞名遐邇的南山書院。書院古樸典雅,環境清幽,始建於明成化年間,乾隆三十年改建,校舍面積約8000平方米。清流人裴元章曾題聯南山書院:“距汀城郭雖百里,入孔門牆第一家”。明清以來,一批名士曾被聘執教於此,有本村舉人壽寧縣教諭吳茂林,福州才子邱振芳,曾瑞春翰林等,由此足見培田客家人崇學重教之風濃厚。
登高俯瞰,山村周山龍盤虎距,河源溪自北向南繞村而過。村口村尾“聖旨”、“恩榮”兩座跨街碑坊遺址仍可尋覓。兩條水圳穿行於村莊之間,如白練飄飛。各座古居井然有序,熠熠生輝,可謂地靈人傑,鐘靈毓秀。
培田古民居建築群是明清時期優秀建築群落,具有極高的建築品位、藝?X價值和文化內涵,對研究明清時期客家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具有重要的價值。目前已被連城縣推薦參評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布局
30幢明清時建的高堂華屋,20座古祠,5處書院,1條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組成一個連片成群、規模宏大、布局講究、設計精美的古民居建築群村落。這便是"客家祖地"閩西山區連城一個古老的客家山村——培田。培田的客家古民居建築與永定客家土樓風格迥異。如果說土樓是古堡,封閉而堅固,那么培田民居就是莊園,豪放而優雅。培田民居是繼永定土樓、梅州圍攏屋之後發現的又一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建築瑰寶。
據載,吳姓先祖早於1344年遷至培田,在此開基,繁衍至今已歷30世,時近700年。迄今,全村300餘戶人家,1400多口人,清一色為吳姓同宗,培田故在民間被稱為"吳家坊"。冠若山、筆架山、武夷山南脈三道綠色屏障,自北向南,直落培田,如三龍環抱,抵擋了寒流霜害、夏秋颱風的侵襲。村外五個山頭,又似五虎踞護,護佑著培田的一方安寧。一條官道擦村而過,通往長汀、連城,培田就是古時官道上的一個驛站。一條河源溪繞村而去,既供村邊農田灌溉之用,又保村內生活所需。村落南邊水口處,古梅、香楓茂密掩映,似巨人把口,"保端避邪"。 培田就坐落於這塊如畫的風水寶地。走進培田,便覺處處是畫。這裡有高高的灰褐色風火牆,飛檐翹角的威嚴門樓;或花鳥蟲魚或歷史故事或工筆寫意的木刻窗雕寄寓理想追求、嚮往美好生活的石聯壁畫;深深庭院,幽幽小巷$哇哇稻田、如黛遠山,遙遠連綿……培田,不愧為人們稱道的畫裡村莊,無處不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畫面。
村中心是一條千米長的古街,貫穿全村,旁列古祠、民居、商鋪,是培田的主要商業集市。相傳,盛時街上商鋪數十間,客枝、轎行、賭莊、布店等等無所不包。 曲折古街,巷道,互為連通,把錯落的明清古建築有機連為一體,"雖是人工,宛若天成"。 街道邊有水圳相伴,穿街過巷,直通各戶,是古時自來水工程。村中老人回憶,過去圳水清澈見底,村里人就靠屋旁流動的圳水作為生活用水,洗菜淘米。村中還有一口口水塘、古井,見於房前屋後。 數百年前的建村者,極為講究村落的理水。每一座古建築都布有暗溝,用來排泄家家戶戶的天井雨水、生活污水。天井將民居屋面流下的雨水匯聚一處,順溝而出,流人石砌水池,滿足"四水歸堂,財源攘滾而來"的聚財心理。排水路徑講究宜暗藏,不宜顯露;宜彎曲而去,不宜直瀉而出,乃因"水為氣之母,逆則聚而不散;水又屬財,曲則留而不去也"。有的民居還在廳堂下設有陶製暗水管,放養烏龜在管內爬動,起著排污清溝作用,別出心裁。 如果說街是村的骨髓,水就是村的血脈。靈動的水賦予了村子水樣的靈性。
漫步古街,衡公祠、久公祠、昌亭公祠……20座百年古祠,緊緊相連;建築之精、數量之多堪稱中國之最。客家人→向重視門廬之構造,有"三分廳堂七分門廬"之說。培田各祠門廬精巧華麗,富麗堂皇,匠心獨運。其斗拱壘撐,立石柱雕梁,架飛檐翹角,懸金字牌匾,置紅門畫彩棟,樓雕窗脯牆屏,石柱刻植聯,木壁繪漆畫,石獅石鼓分踞兩側。衡公祠門廬斗拱上鑲嵌彩漆畫,歷300餘年而經久不褪,依然圖案線條清晰,人物栩栩如生。久公祠是村中保存最完好、雕刻最精美的祖祠之一,門廬五重斗拱,有大唐遺風,極為少見。
村中的明清時期深宅大院,一幢連著一幢,布局科學,緊密有序。它截然不同於以外御為特色的土樓和以內閉為特徵的圍屋。它沒有圍牆,沒有炮眼,而到處是讓人賞心悅目的宇坪、照牆、魚池、花圃,讓人感受到這是一個休閒和養生的美麗莊園。 村內的建築多為"九廳十八井",規模宏大,最為典型的是"大夫第"、"衍慶堂"、"官廳",占地都在6900平方米以上,廳高堂鬧,雕樑畫棟,縱主橫次,廳廂配套,主體附房分離,通風、採光、排水、衛生設施科學而完善,是建築工藝與科技的完美結合。
主要建築
"大夫第",取自《中庸》"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所以又稱繼述堂。她是村中面積最大的一座九廳十八井式建築,歷時11年建成,占地6900平方米,距今有l60年歷史。走進"大夫第",穿廳過井,是一進又一進的院落,一個又一個的天井、廳堂。迴廊曲徑通幽、四通八達3花廳雲牆飾以琉璃花格漏窗,旁邊題詩作畫、賦抒情對聯E天井中,魚池翔魚,花圃飄香,詩情畫意,如歌如夢。青磚封火牆高砌,各院落看似獨立分隔,實又相互連線成一座不可分割的整體建築。其堅實牢固,安逸舒適。嵌於牆內的窗戶,用磚砌成"福"、"壽"、"喜"等各種繁體字形或各種圖案,雅致美觀,寓意美好…… "大夫第"的地板,採用"三合土"即沙子、黃泥、石灰摻入少量紅糖、糯米夯實而成,看似石條地面,平整如新,堅硬如常,被法國建築學者驚嘆為"世界建築科學的奇蹟,中國古民居建築的藝術精品"。
"衍慶堂"門前一對"門當戶對",蘊含男女和合、家業興旺、萬代興隆之理念,喻示著客居異地的客家先民在聚族而居中對宗族自治的展望和追求。這與北京四合院門前
歷史故事
吳氏故事
南宋末年,培田村吳氏開基祖八四郎公因避元兵之亂逃離官府,隱居上籬。後族譜載有“宦遊奇遇,丕其上籬”八字。傳到三世,文貴公才遷到上屋(原稱賴屋)定居。當時培田村已經住有 10 姓村民,即曹、林、魏、聶、賴、張、溫、盧、馬、吳。吳和吳本屬同姓,培田人為了區分先後遷居吳姓,把原先定居的吳姓寫成“吳”,把八四郎公的後裔寫成“吳”,於是就成了 11 個姓氏。八四郎公的後裔由於重視家教,個個知書識禮,樂善好施。傳至五代琳敏,更為突出。譜載:明成化年間
汀州發生鼠疫,當時培田也鼠疫流行,不少農家因天災人禍造成斷炊。琳敏公主動捐出一千多石穀子接濟村民。姓曹、姓賴有幾戶全家滅絕,無人收屍,琳敏也主動捐資幫助處理後事。 善有善報。琳敏之子吳郭隆,成家立業後的一年秋天,從沙縣走來一位姓陳的風水先生,正好遇上熱情好客的吳郭隆。吳郭隆開始不知陳先生會看風水,只懂得祖有家訓:“來者皆是客”,又問知陳先生從沙縣遠道而來,所以把陳先生當作貴賓,熱情款待。主客交談,話很投機,酒過三巡,陳先生便推心置腹,傾吐真情。他對主人說:“此屋場不能久住,否則,今後縱有子孫傳代也很難發跡。”吳郭隆一聽,方知陳先生會看風水,便再舉杯敬酒,對先生說:“今與陳先生相識,三生有幸。我正想擇地建房,請先生明日為我擇個風水寶地。”先生應許。於是主客倆人痛飲一夜。 第二天一早,陳先生就邀吳郭隆到村子四周看風水。兩人轉來轉去,整整找了三四個鐘頭。挨近晌午時分,陳先生才在臥虎山下(指現在衍慶堂處)對吳郭隆說:“你就在這裡建屋,包你一代勝過一代。”接著陳先生還解釋說:“背後這座山象一隻臥虎,你現有住地虎尾巴。在此建屋後,你再到南山口開一口井,臥虎就會漸漸醒來。臥虎醒來後,其他姓氏就會逐漸遷走,你的後代就會很快繁衍。但有一條,你必須教育子孫多做善事,千萬不能與人口角 … … ”吳郭隆連連點頭。 這年冬天,吳郭隆果真在陳先生指定地點建房,接著在南山口開了一口水井,與上祖在新福庵口開的井形成一對虎眼。此後,也確實應了陳先生的預言,居住在培田的其他姓氏陸續遷走。不上二百年,培田村就剩下八四郎公的後裔了。吳郭隆建的房子也就成了吳氏祖屋。
民間故宮
福建西部山區的這個客家小山村,僅僅聚居著300多戶人家、1000多人口,卻在2006年榮登由中國百家地方媒體推薦、公眾投票產生的十大“中國最美的村鎮”排行榜。
榜上有名,是因為培田的祖先給這個小小村落留下一筆巨大的遺產:30幢大宅,21座祠堂,6處書院,1條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4處庵廟道觀,迄今猶存,總面積達到7萬平方米。其建築之博大,保護之完好,藏品之多,文化底蘊之深,在它被發現後素為外界所嘆服。
培田村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冠豸山、筆架山、武夷山余脈自北向南直落此地,好像三龍懷抱;村外五個山頭,又像是五虎雄踞,風景宜人。據載,明、清時期培田村處於長汀、連城兩縣官道的驛站上,同時又是汀州、龍巖等地竹、木、土紙及鹽、油等日用百貨的水陸中轉站。清代郵傳部官員項朝興在“至德居”所寫的題聯“庭中蘭蕙秀,戶外市塵囂”,就可得見當時培田村庭內的優雅和街市的繁華。
培田古居民群以“大夫第”、“衍慶堂”、“官廳”等為代表,占地都在6900平方米以上,是著名的“九廳十八井”式客家鄉土建築。
“大夫第”又稱“繼述堂”,建於1829年,歷時11年才建成。因主人吳昌同榮膺奉直大夫、昭武大夫之位而得名。
地圖信息
地址:龍巖市連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