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考上美國高中

陪孩子考上美國高中

《陪孩子考上美國高中》是2013年北京聯合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陪孩子考上美國高中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3年10月1日
  •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社 
  • 頁數:204 頁
  • ISBN:9787550219458
  • 開本:16 開
  • 類型:親職教育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所有奔波在艱辛擇校路上
所有猶豫、計畫、決定送孩子留學的家長
都值得看看的經驗和教訓
《陪孩子考上美國高中》講述了一對一心為孩子打造完美成長之路的父母十幾年來的心路歷程。主要涉及當下眾多家長關心、糾結的兩大方面,一是擇校,一是留學。
擇校到底有哪些優劣?什麼樣的學校更適合孩子?名校對於孩子來說,到底能提供什麼?作者對這些困擾無數家長的問題進行了反思。
在準備送孩子出國留學的過程中,作者摒棄留學中介,從篩選學校到製作個人材料到報名申請,都親力親為,積累了大量一手的信息,也更進一步摸清了美國學校的錄取規則。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高中?一定要參考美國的學校排名嗎?托福和SSAT的成績重要,還是面試重要?美國高中看重國際學生的什麼素質?等等問題,作者都以親身經歷給出了答案。
《陪孩子考上美國高中》能給眾多在迷惘中忙著為孩子擇校、忙著考慮孩子是否要出國念書的父母一些方向。
她,在職場像虎,面對女兒像貓,一心想為女兒打造完美的成長之路;她,精心為女兒規劃了名校之旅,從幼稚園起,就拉著女兒在擇校路上一路狂奔;她,在答應女兒赴美留學之後,和孩子一起摸索規則,積累大量一手信息,最終選到了合適的美國高中。擇校的道路,累並迷茫著,現在回頭看,擇校到底有哪些優劣?什麼樣的學校更適合孩子?名校對於孩子來說,到底能提供什麼?如何獲得選擇的最大化收益……和懵懵懂懂跟著主流行動的時候相比,都有了不同的反思。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高中?一定要參考美國的學校排名嗎?什麼情況去找中介,而什麼情況不必?托福和SSAT的成績重要,還是面試重要?美國高中看重國際學生的什麼素質?這些之前縈繞於心的問題,在作者全程經歷之後,都有了真切的體會。去美國讀高中對孩子來說是否一定是一條正確的路,現在誰也無法做出判斷。但夫妻兩個一起和孩子制訂計畫、篩選學校、赴美訪校的過程,倒是讓這位母親感受到,當脫離以前孩子人生路上的導演角色之後,父母開始學會做助手,做遠遠望著孩子、給她努力鼓掌的觀眾,她發現了孩子身上成長的原生力量。

圖書目錄

前言從導演到觀眾
01擇校,擇校
三擇幼稚園
躋身名國小
“硬體缺失”的小升初戰鬥
名校的美好
感悟:家長的明白與糊塗
02我要去美國
孩子受處分了
這是個什麼孩子
我想去美國上中學
去還是不去,這是個問題
去美國的代價與收穫
磕磕絆絆的備考路
選什麼樣的學校
絕情的母校
感悟:被動的放手
03全家出動赴美面試
面試前的準備
入關第一課
和誰在一起比學校的名氣更重要
管理嚴謹,做事有板有眼的女校
感受美劇中的名校典範“小常春藤”
從幼稚園到高中都有的女校
不參加排名依然著名的學校
文武兼修的海邊學校
學習氛圍濃厚的衛斯理學院預科
以自然為師、引人世代就讀的學校
收穫盤點
感悟:選校絕非選排名
04美國生活開始了
老美也會不專業
開學第一天
媽媽,你不知道我有多流行!
家長做學生的“家長日”
數學居然得了B
小臭室友和最清潔宿舍獎
自作主張,退出馬術表演隊
感悟:你在成就你自己的人生
05我們都飛奔在未知的路上
親人於你,就是別人
小心,愛會變成毒
敢不敢活出真實的自己
後記做彼此忠實的觀眾

作者簡介

王勝男
70年代生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北京一名普通中學生家長。職業經歷跨越央企、外企和民企,曾任職某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區副總裁,後空降某大型民營企業任職總裁。
一個典型的口是心非型家長,明明尊崇孩子自由快樂的發展,在擇校大軍中卻一點不腿軟;
一個唯恐自己做得不夠的家長,明明干預已經讓孩子不快,還要積極擔當孩子的人生導演;
一個多少還有點自知之明的家長,在被迫接受孩子去美國上學之後,埋頭學習,摸爬滾打,親自聯繫和篩選學校,去美國挨家訪校,親歷面試,親眼實證,終於和孩子一起選擇了合適的美國高中。
回望來路,不勝唏噓。

後記

關於我自己迄今為止的做家長經歷,在基本尊重事實的指引下,我把能交代的都交代了!其中也摻雜了很多個人的真實感受。本以為越梳理,我對於如何做家長越會有深刻和清晰的感受。事實卻並非如此,我經常寫著,想著,自己沒有更明白,反倒更加迷糊起來。
家長的稱號,是相對於孩子而言的。在這一稱號下該如何表現才能算好,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好像從老祖宗那裡聽到了一些調調,至少罵人的話里對於不雅的老者有現成的話等著,“為老不尊”!那反過來,好的長輩,一定應該是“為老有尊”了?而且老祖宗還說了,“子不教,父之過”!
正因為如此,在這些世代相傳的關於“家長”的定義影響下,我們有太多人,情不自禁、自覺自愿地醉心於做個好家長的修煉。具體表現比如:在家從來不吐髒字;與孩子談話言必勵志,時刻傳遞愛與正能量;7×24小時對子女予以關注並隨時準備提供支持服務,甚至在被服務對象未發出需要請求之前,自動提供關愛和服務。倒霉的是,這種自動自發履行義務的高度勞神費心的傾情投入,在孩子那裡,可能不值一文。他越長大,離我們的想像越有差距。大有我們越抓他越跑的“貓捉老鼠”之勢,這真是讓人傷心。最令我們無所適從的,是從書籍和媒體上,我們能夠讀到的文字,一類是光鮮的從小做起的教子成功之道:另一類是抓得太緊而成了本該雄鷹當空卻突然隕落的“成才空難”報導。
家長,真的會因為孩子的降生而自動升級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人生導師嗎?什麼樣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好孩子呢?還有,所謂的好孩子是什麼樣?乖巧?陽光?成績好?善良?孝敬父母?自覺?獨立?……每一項都不錯,但這些標準加在一起,好像也不能等同於一個孩子的幸福人生。 我們這一代人,成長於一個關於人性“臉譜化”的單純年代。我至今還記得,小時候的連環畫上,惡毒的地主婆的形象必然是臉上貼著一塊小方膏藥。害得我小時候一直纏著大人們問,那些貼著的“方塊”下面,地主婆們到底得了什麼病。也正因為如此,對於好孩子或是好家長,我們一直容易犯教條主義的錯誤。
比如,我們認識的一個朋友,他是一位教育從業者,他的孩子也被親友當成教育成功的標桿。此前我們並沒有見過他的孩子,但是知道她從小就讓父母省心,美國名校畢業後,考入世界著名投行,幾年前又嫁給了一位美國同事。
這樣的一位姐姐,曾經是卓爾出國前經常聽說的“傳奇”,卓爾去美國後,碰巧有機會見到了她。當我帶著好奇詢問卓爾見面的感受時,我聽到的是這樣一種描述,這是一位驕傲的姐姐,不僅僅不屑於搭理卓爾,甚至不屑於搭理當天見面的所有“中國人”,只在乎和她的老公旁若無人地卿卿我我:這是一位特立獨行的姐姐,穿著比洋人還西化,胳膊上的文身誇張而醒目,嘴唇上還有唇環;但這確實是一位精英姐姐,她和她的老公,之所以回家,是因為要向父母道別——他們馬上要被公司派到另外一個國家去工作了。
百聞不如一見,按照我們臉譜化的革命思想教育基礎,這個女孩能算中國家庭培養出來的好孩子嗎?連一向新潮豁達的卓爾對她也有一點噤聲了。可是,我們能因為上面的表象就斷言這不是一個好孩子嗎?理由何在?因為她對“中國人”太驕傲?因為她文身、帶唇環,不像中國人傳統認為的“好人”?
不是她不像好孩子,而是我們的腦海中,關於人和人生的想像和假設太少。
不是她不是好孩子,而是在世人眼中,她是她自己,不再僅僅是她父母口中的那個孩子。
曾經,我很努力地想成為一名問心無愧的好家長,為此我四處探尋、用心擇校;曾經,當卓爾犯錯誤的時候,我不斷捫心自問試圖找出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經歷了卓爾赴美讀高中的這個選擇過程,回顧我和卓爾爸爸這一路的家長感受,大體分為四步曲:先是擇校路上“權威的導演”;接著原來的“演員”卓爾“罷演”中國擇校之旅,要求自己“換本子”赴美讀高中;在赴美訪校路上,卓爾和我們自動換位成主角和配角的盟友關係;到今天,我和卓爾爸爸徹底變身為在大洋這邊為卓爾成長行注目禮的觀眾。這段體驗,讓我不再奢望自己去做一個多么好的家長,因為回顧前面做家長的經歷,我發現自己仍然想不清楚好家長到底應該是什麼樣。若說自己曾經的表現,真可謂搖擺不定,經常說一套做一套,事後自己也不滿意,但是已經沒有機會再去修正了!

序言

前言
從導演到觀眾
再過幾天,女兒卓爾就要回國了!作為一個15歲的少女,這是她赴美讀高中後的第一個返鄉假期。
昨天在我們的skype通話中,她已經在迫不及待地規劃這即將開始的返京14天了!
自女兒2012年9月去美國後,我們幾乎每天都會通過skype做一次視頻通話。最大的感受是,地球那邊的她,反倒比在家時更願意與父母交流了。雖然每天通話的時間並不長,但我們三個人都非常享受那份親昵。通話時大部分時間是聽卓爾神采飛揚地講各種新鮮事,間或看她向我們撒點兒嬌。
讓我和卓爾爸爸開心的是,在溝通中,卓爾從來沒有流露出半點兒想家或是不喜歡這個學校的意思,倒是經常津津有味地陶醉在各種自己動手的新奇快樂中!甚至像為了省錢、自己平生第一次動手剪劉海這樣的小事,都能讓她眉飛色舞。
地球這邊牽腸掛肚的我們忽然意識到:女兒在家的時候,我們曾經誤以為自己是她的“主人”,她離了我們肯定不行;而現在,我們已經徹底變成了她的“觀眾”,即使遠隔重洋,也並不耽誤她成長的腳步!如果沒有她去美國上高中這件事,我們很難想到自己居然會對唯一的孩子放手,讓她從15歲開始獨闖天涯;很難想到自己居然日漸適應這種“觀眾式”的家長體驗。特別是某一天,當聽到她認真地告訴我們,不要為她擔心,因為她理解“You’re making your own life”(你在成就自己的人生)的含義。這一刻,我們鬆了一口氣,15歲的卓爾,正在長大成為那個獨立的、與眾不同的她!
從她赴美至今,我們聽到親友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
“那么小的女孩兒,一個人待在國外能行嗎?你們捨得嗎?”
“你從什麼時候開始計畫讓她去美國的?高一太早了吧?”
“她在那兒想不想家啊?吃東西能習慣嗎?學習上自己能管好自己嗎?安全嗎?”
每次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我都在感慨:天下父母都是一樣的,關心和責任,是我們自覺抱定的義務。其實這些親友團們關心的所有問題,時至今日仍然也會經常縈繞在我心頭。不過,孩子已經“撒手”放出去了,就像玩蹦極時的那種凜然一跳,其中感覺,全憑孩子自己去感受。千叮嚀萬囑咐,代替不了她自己的體驗;再多的勵志故事、心靈雞湯,也比不上她自己認清方向。
我們這些中學生的家長,多屬“60後”或“70後”,大多數人的童年,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都很少有被大人特別關注的時候。那是個沒有電腦、少有電視的時代,別看物質匱乏,我們可是有今天孩子沒有的:大把的“自由”。我們的父母或者要忙於照顧好幾個孩子,或者忙於應對家裡緊巴巴的日子,或者忙於工作,正因為如此,我們課餘的大部分時間全歸自己,沒有補習班,沒有興趣班,沒有其他要被家長逼著完成的活動。我們能和同學或鄰里孩子們玩耍打鬧。我們少有玩具,但冰棍桿、糖紙、煙盒、羊骨頭都可以是承載我們無窮樂趣的珍寶。我們的學習基本靠自己,學得好就好,學得不好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要準備一身“硬骨頭”,來應付嚴厲甚至略帶粗暴的老師和家長就行了。我們的記憶力和想像力,在痴迷於評書《說岳全傳》和《楊家將》中得到鍛鍊;我們的發現力和創造力,在與小夥伴們野外瞎跑或玩水玩泥中得到發展;我們的情商,在旁聽大人們毫不避諱的言談中得到提升;我們的獨立性,在不被大人們太當回事的忽略中得到加強。
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曆程,稱得上是“完全自由發展”。可是,輪到我們當上了家長,情形居然全變了!因為懂得多了,條件好了,孩子少了,我們義不容辭地擔起了“全神貫注”做家長的使命。
我們的孩子,從出生起就被眾多親友呵護,他們的一舉一動本不出奇,但卻被當成“奇蹟”關注;他們有水不喝而是喝各種飲料,他們有腿不愛走路總是方便地出門坐車,他們有嘴不愛和家人說話卻愛在網路上展現自我;他們見識過名牌、遊歷過四方,自以為通曉天下,實際上丟三落四,甚至“油瓶子倒了也不會扶”;他們上學要擇校,周末奔波於課外班,要為業餘愛好考級;他們放在家裡怕憋著,走在外面怕碰著,幾代家長要圍著他們做好迎來送往的“保衛”工作;最值得反思的,明明是他們上學,可家長們卻在每天為他們的教育操心,弄到最後好多孩子誤以為是為了家長而學習……
儘管與我們這一代相比,孩子們的物質生活更豐富了,愛他們的人更多了,可相對於我們當年的“完全自由發展”,他們的童年又好像缺失了什麼。
養尊處優並沒有使今天的孩子們更強壯,反倒讓他們少了當年我們的勤快和“動如脫兔”;各項特長班的補習和培養可能增強了他們的某些專長,但他們卻難得像我們當年那樣和小夥伴們撒歡兒地玩上一場……無論是他們自己還是全社會,最常宣揚的就是:“孩子們太累了!”又到底是誰造成了他們的“累”呢?
我曾經跟女兒探討過今天孩子們所謂的“累”,卓爾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覺得我們的累就是因為你們大人總盯著我們!我們更願意你們多看看別的,多關心關心別的,不要總看著我們!不信你去問問別的家長,他們有多少人會被孩子自願加為‘人人’或是QQ好友?你們有沒有認真想想,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加你們為好友?”
聽了她的這番話,我心裡有點兒不爽,因為我也曾要求她加我做她的QQ群好友,卻被乾脆拒絕!不過拒絕時她倒是給出了理由:她群里的好友都是同學,她不想自己和同學交流時我在旁邊監督!我當時向她保證我只看不出聲,我覺得我能做到!她極其堅定地說:“媽媽你不出聲我也不會加你!我和我同學的領地,不能放大人進來窺探。你可能不會出聲,但是你看到不認同的或是你不知道的,事後肯定會拐彎抹角地和我聊,那我也不喜歡。我向你保證我們不會幹壞事,你要相信我!”
為了表示對她的信任,我沒有再堅持。事後想想,覺得這個小東西說得還真對,一語中的地說出了我“拐彎抹角”的可能性。看來在我們長期的“管”與“被管”中,她已經完全看穿了我的“居心”。別的孩子呢?也一樣。很多時候,家長就像在台上耍魔術,孩子其實早已知道你的機關,還得配合當個觀眾。
《中國達人秀》中有個女孩叫王君如,她以甜美的笑容和高超精湛的單手倒立雜技表演贏得了大家的心。這位17歲女孩,從4歲開始練習雜技,9歲入選雜技行業全球知名的加拿大太陽馬戲團,14歲退出太陽馬戲團後重回課堂。提到自己9歲離家、獨自漂洋過海訓練和巡演的那段經歷,王君如說起了媽媽囑咐她的兩句話。
一句是臨別時,媽媽要求她記住“完璧歸趙”:“作為媽媽的寶貝,無論你要去哪裡或去過哪裡,你要知道,等在家中的媽媽,期望你健健康康地回來!”
第二句話是:“當你每天面對媽媽的時候,你在背對全世界;當你背對媽媽的時候,你是面向全世界!”
我不知道9歲的王君如是否能完全理解媽媽這兩句話背後的良苦用心。但至少,縱然歷經萬水千山,她一直清楚地記得媽媽的這兩句話。正是這兩句話,鼓舞著她在遠離家門和父母的時候,時刻不忘媽媽交給自己的這兩個使命。第一句話告訴她,她是自己的,也是媽媽的,獨自在外,要替媽媽保護好自己!第二句話讓她知道,“世界”遠比“媽媽”要大,媽媽帶著愛和牽掛盼她回家,就是為了把她交給“世界”,讓“世界”教會她如何成長和更強大!
誠然,媽媽再事無巨細,也代替不了真實世界的“廣袤”;媽媽想得再深,也逃離不了所謂的代溝差異。最重要的是,媽媽永遠無法代替孩子的體驗,而體驗正是孩子成長所需的經驗和能力的來源。
心理學家弗洛姆曾經指出,愛的給予其實是“關心、責任、尊敬和了解”,這四個要素缺一不可。在愛的給予中,如果僅僅是一廂情願地輸出所謂的關心和責任,而缺乏對被愛者的尊敬和了解,那愛就會變成令人窒息和痛苦的負擔,甚至導致被愛者的敵對與牴觸。
從卓爾出生到現在,像億萬中國家長一樣,卓爾爸爸和我一直試圖幫助卓爾走好她人生中我們能相伴而行的每一步。現在,回頭審視曾經走過的每一步,反觀自己當時作為家長的表現,時常會有“當局者迷”的感慨。
我們曾經小心翼翼地帶領卓爾感受這個世界,我們曾經萬分謹慎地幫助卓爾選擇適合她的幼稚園,我們曾經在“擇校”大軍中奮力求索。我們本以為國中後卓爾可以憑藉自己的實力順利地考入重點高中乃至重點大學,直到某一天,卓爾告訴我們,她想去美國讀高中。我們由愕然、反對,到嘗試接受……
我願意用文字把上面的這段經歷記錄下來,因為這其中既有孩子的成長,也伴隨著我們作為家長的認真、懵懂和磕磕絆絆。
You’re making your own life ! 每個人都在成就自己的人生!
卓爾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想告訴我,不要為她擔心,因為她明白,在崇尚自由和自我的美國,在什麼都可能發生的美國,每個人都要對自己做的每件事情負責!一個人可能成就自己,也可能毀了自己。她明白,並非父母或學校要看著自己,而是由自己來選擇想做什麼;她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會決定自己未來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這不是一篇美式教育的讚美詩。因為沒有人能夠預言未來,我也並不知道赴美讀高中對卓爾而言是不是一定就更好。我更願意通過這些文字,與眾多家長一起反思這場不在計畫之中的體驗,反思“愛”到底是一門怎樣的學問。因為無論做人還是做家長,和孩子一樣,我們都有長長的路要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