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聞鶯》是明代高拱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院中聞鶯
- 作者:高拱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院中聞鶯》是明代高拱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院中聞鶯》是明代高拱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玉署忽聞鶯,關關自有情。往來難辨處,斷續若頻驚。乍弄羌兒笛,新調秦女箏。餘音風捲去,萬戶作春聲。1作者簡介高拱,明河南新鄭人,字肅卿。嘉靖二十年進士。由庶吉士授編修。穆宗...
《靜院聞鶯》是詩人龐嵩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城隅真隱地,掃跡遠逃名。坐到囂塵寂,忽聞鶯鳥鳴。金梭隨柳轉,玉律細風迎。宛奏鹹和曲,渾疑廣莫行。作者簡介 龐嵩(1490-1566)明學者。字振卿,學者稱弼唐先生。南海(今廣東佛山市南海區)人。湛若水之弟子。幼年即為郡庠生,嘉靖舉人。在羅浮山講學...
《雨中聞鶯》是宋代詩人蘇舜欽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嬌騃人家小女兒,半啼半語隔花枝。黃昏雨密東風急,向此漂零欲泥誰。作者簡介 蘇舜欽, 宋綿州鹽泉人,字子美,號滄浪翁。蘇舜元弟。仁宗景祐元年進士。少有大志,當天聖中,學者為文多病偶對,獨其與穆修好為古文歌詩,一時豪傑多從之游。初以父...
《和曾侍講禁中聞鶯》是明代詩人金幼孜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禁城疏雨映紅霞,忽聽鶯聲感物華。天上幽棲偏自在,日邊嬌語避諠嘩。歌餘白晝閒芳樹,啼盡東風送落花。卻憶江南成久別,坐聽曾到野人家。作者簡介 金幼孜,名善,以字行,號退庵,江西新淦人。明建文二年(1400)進士授戶科給事中。歷官...
《聞鶯》是陳著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當年百囀建章宮,調入新詩麗曲中。老耳如今聽不入,為誰猶自咽東風。作者簡介 陳著(1214—1297),宋慶元鄞縣人,字子微,號本堂。理宗寶祐四年進士。賈似道諷其及門,不應。後知嵊縣。嵊為戚畹所居,有司不得行政十七年,著獨持風裁,威令肅然。遷官,嵊民祖帳...
《夏日聞鶯》是元末明初詩人張羽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作品名稱 夏日聞鶯 作者 張羽 創作年代 元末明初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目錄 1作品原文 2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播報 編輯 上林花里亂鶯啼,日暖風柔百囀齊。 何似綠陰清晝永,一聲遙出畫欄西。 [1] 作者簡介 播報 編輯 張羽, 元明間江西九江人,字來儀,後...
《旅寓聞鶯》是元末明初詩人李崇仁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 李崇仁(1347-1392),星州(今韓國慶尚北道星州郡)人,字子安,號陶隱,鄭夢周同時期的官員,是高麗末期文學家、詩人。據《高麗史·李崇仁傳》記載,李崇仁於高麗恭愍朝時歷任成均館司成、右司議大夫、密直司(樞密院)提學、密直司...
《好事近·自怡園聞鶯呈揆院長余長假將南歸癸已四月》是詩人查慎行創作的一首詞。作品原文 杜宇勸人歸,苦被鶯聲留住。行到紫藤花外,有垂楊千樹。無心且與盡情啼,切莫管春去。知道雙柑斗酒,是明年何處。作者簡介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浙江海寧人。初名嗣璉,字夏重,後改名,號他山,又號查田...
《曉起聞鶯聲次院長原韻》是詩人查慎行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煙條雨葉密難分,睍睆聲從隔岸聞。自出喬林為求友,苦教獨客感離群。暗穿花徑如流水,暖炙笙簧好遏雲。斗酒雙甘真不厭,為渠晨坐到斜曛。作者簡介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浙江海寧人。初名嗣璉,字夏重,後改名,號他山,又號查...
《退朝左掖聞鶯追和鄭紀善之作》是明代王稱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帝城春早覺春和,朝罷鶯聲送佩珂。文羽不隨天仗散,調音偏傍上林多。嬌連茝石花前聽,響雜雲韶柳外過。卻憶故園芳樹底,停杯為爾罷狂歌 。 作者簡介 王稱(1370—1415),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東東阿人,字孟揚,一作孟揚。洪武中領...
《和胡小渠包瑞溪署中春日聞鶯》是明代詩人柴淶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晝靜鳩鳴深院關,春光一別幾時還。素心自許澹如水,青鬢誰能長似山。雲漢卻思馴鶴舞,風波不動野鷗閒。從容退食渾無事,須是身兼吏隱間。作者簡介 柴淶,字季東以進士歷官左布政使有柴方伯詩略余未見之 ...
《東平阻雨觀畫聞鶯漫興》是明代詩人霍與瑕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五老何因坐翠岑,閒花滿地亦關心。黃鶯聲亂綠楊細,白鶴書來碧海深。古院有苔侵短砌,夏雲將雨落穹林。征夫自笑蹉跎慣,信宿何妨且朗吟。作者簡介 霍與瑕: 明廣東南海人,字勉衷。霍韜子。嘉靖三十八年進士。授慈谿知縣。以嚴嵩黨羽...
現任吉林省京劇院荀派旦角,國家一級演員,北京市藝術研究社“荀慧生藝術研究室”成員,民盟吉林省委員會委員,文化藝術委員會副主席。2018年受邀參加國家藝術基金京劇荀派藝術人才培訓班任教師。曾被收錄中國京劇藝術網《京劇名家》。在新創大型現代京劇《牛子厚》中飾演女主角李聞鶯,該劇曾榮獲第六屆中國京劇藝術節...
間關多是問宮娃。”宋梅堯臣《寄題楊敏叔虢州吏隱亭》詩:“花草發瑣細,禽鳥啼睍睆。”明朱鼎《玉鏡台記·宴會》:“東風簾幙輕翻,柳外啼鶯聲睍睆。”明末清初李漁《笠翁對韻·十五鹹》:“綠楊鶯睍睆,紅杏燕呢喃。”清秋瑾《偶有所感用魚玄機步光威裒三女子韻》:“小院佇聞鶯睍睆,舊巢留待燕呢喃。”
朝中措(聞鶯)飄飄仙袂縷黃金。相對弄清音。幾度教人誤聽,當窗綠暗紅深。一聲夢破,槐陰轉午,別院深沈。試問綠楊南陌,何如紫椹西林。朝中措(贈趙牧仲歌姬)綠楊庭院覺深沈。曾聽一鶯吟。今夜卻成容易,雙蓮步步搖金。歌聲暫駐,顰眉又去,無計重尋。應恨玉郎殢酒,教人守到更深。作者簡介 李石[宋]...
《春曉》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由寫春曉而憶及年少舊事,前兩句言醉而臥,聞到花香、聽見鶯啼,後兩句則引出二十年“曉寺情”的難忘,展露詩情。全詩之情懷繾綣,懷舊感情的深重,均從安詳的字句中表露無遺。作品原文 春曉¹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聞花氣睡聞鶯²。𤞇兒撼起鐘聲動²,二十...
二月二十八日喜晴 《二月二十八日喜晴》是明·王濟元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二月二十八日喜晴(明·王濟元)七言絕句 押灰韻 顯示自動注釋 深院忽聞鶯語滑,小窗輕遞暖風來。桃花自悔知春早,輸卻荼蘼自在開。
【15】 百囀:謂鳴聲婉轉多樣。劉孝綽《詠百舌》:“孤鳴若無時,百囀似群吟。”聚景:指聚景園,有“柳浪聞鶯”景觀,為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時為帝王御花園,清代恢復“柳浪聞鶯”舊景,現為柳浪聞鶯公園。叢:指聚集而生的樹木。《孟子·離婁上》:“為叢驅爵(雀)者,鸇也。”這裡指聚集而生的楊柳。...
《仲春遊望》是元末明初張羽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春來結伴共閒行,此日山川色更明。望里樓台多見柳,靜中阡陌但聞鶯。江泬色帶王孫恨,蜀魄吟傷帝子情。莫道韶華鎮長在,落花看已滿東城。作者簡介 張羽,元明間江西九江人,字來儀,後以字行,更字附鳳。元末避亂居湖州,領鄉薦,為安定書院山長...
這時,一些原來交往密切的公子都來探望小小,她也從孤苦中逐漸解脫出來,家裡恢復了往日車馬盈門的生活。一秋日,她在柳浪聞鶯處,遇見到一位酷似阮郁模樣的人,衣著凌亂、身體羸弱地倚靠在石欄處,甚是詫異,探訊後,得知此人叫鮑仁,非郎君阮郁;鮑仁因盤纏用盡、而無法入秋闈。小小覺得此人雖落魄,但眉宇間氣宇宣...
鳳凰墩[6]前叱犢,青牛石上聞鶯。天光接水無邊白,樹色連山不斷青。迨至金風拂面,玉露沾衣,葉落湖山,蛩[7]吟四起。漁燈數點,朗如天外寒星;孤雁一聲,驚破樓頭好夢。楓如醉酒,面頰俱紅;蘆為悲秋,頭顱盡白。至冬也,檐垂玉著,水滴成冰。鳥伏寒巢,枝空無葉。水因風而黑面,山為雪而白頭。踞...
44、南宋期間描繪臨安城的周圍有幾大景點:斷橋殘雪、三潭印月、雷峰夕照、曲院風荷、蘇堤春曉、南屏晚鐘、平湖秋月、花港觀魚、柳浪聞鶯、雙峰插雲。(其中有些景點非畫面之內)45、還原南宋的畫面寬約0.50米,長約38米,現擬名稱為:《南宋皇城圖》。46、南宋臨安城的《南宋皇城圖》在繪製建築群和人物的大小與...
《繡谷即事》是元代詩人周密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春苦無多已綠陰,重來泉石快幽尋。碧桃一院無人到,獨自聞鶯獨自吟。作者簡介 周密: 宋濟南人,後徙吳興。字公謹,號草窗、蘋洲、弁陽老人、四水潛夫等。理宗時,曾為臨安府幕屬,監和劑局、豐儲倉,又為義烏令。宋亡不仕,居杭州,廣交遊。工...
松影一庭唯見鶴³,梨花滿地不聞鶯⁴。女兒翠袖詩懷冷⁵,公子金貂酒力輕⁶。卻喜侍兒知試茗⁷,掃將新雪及時烹⁸。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梅魂竹夢:以梅竹入夢點染冬夜冰雪寒冷,為下句鋪墊。錦罽鷞(jì shuāng)衾:織出錦花的毛毯,雁鳧絨里的被褥。罽,一種毛織品。鷞,雁類的一種。“松...
[52];11月17日,主演的扶貧題材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播出 [53];11月27日,和《柳浪聞鶯》劇組人員參與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金雞電影創投大會推介儀式並帶來了首支預告片 [17];12月19日,主演音樂劇《小說》在無錫大劇院進行預演 [54],12月24日在上海人民大舞台正式上演 [20];此外,還獲得了由你音樂榜2020...
龍背山公園是1996年5月由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研究院進行總體規劃設計的,以植物造園為主的綜合性公園。在大片的山林中,結合龍背山原有的地形地貌,進行合理布局,規劃設計了“龍塔凌霄”、“海天一色”、“仙台留賓”、“俯仰成韻”、“高閣攬月”、“槐林聞鶯”、“書院博古”、“杏林春曉”、“碧潭荷風”、“...
白門酌酒看花醉,青瑣聞鶯委佩吟。同游倏爾皆朱綬,笑我蹉跎空白首。玉堂西掖故人多,相逢為問平安否。作者簡介 王恭(1354—?),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閩縣(今福建省閩侯縣)人。“閩中十百子”之一。成祖初,以儒士薦修《永樂大典》,書成,授翰林院典籍。未幾棄職歸田。傳首略附《明史·文苑傳·林鴻...
依次為“曲院風荷”、“花港觀魚”、“蘇堤聞鶯”、“斷橋殘雪”、“三潭印月”、“雙峰插雲”“柳浪聞鶯”、“南屏晚鐘”等。畫面的構圖,以極簡練的手法刻畫出主題的基本特徵,藝術地再現了杭州西湖的美麗景色,形象地反映出200多年前,西湖十景的歷史風貌,是較好的鑑賞墨。色墨 此套墨為色墨。是繪畫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