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石峁遺址保護條例

陝西省石峁遺址保護條例

石峁遺址是中國已發現的龍山晚期到夏早期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位於陝西榆林市神木高家堡鎮石峁村的禿尾河北側山峁上。初步判斷其文化命名為石峁類型,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遺存。石峁遺址是探尋中華文明起源的視窗,可能是夏早期中國北方的中心。據專家研究有可能是黃帝的都城崑崙城。

2017年7月27日,陝西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陝西省石峁遺址保護條例》(簡稱《條例》),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這是陝西首部由省人大頒布的古城址條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省石峁遺址保護條例
  • 施行日期:2017年11月1日
條例發布,條例全文,條例制定,條例解讀,

條例發布

陝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十二屆]第四十六號
《陝西省石峁遺址保護條例》已於2017年7月27日經陝西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
陝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17年7月27日

條例全文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保護與管理
第三章 展示與利用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石峁遺址的保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石峁遺址保護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石峁遺址是指位於神木市高家堡鎮,經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代早期超大型石築城址。
第三條 本條例適用於石峁遺址保護區劃內的文物保護、考古發掘、科學研究、展示利用、參觀遊覽和生產建設等活動。
第四條 石峁遺址保護工作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確保遺址的真實性、完整性,保持周邊環境與遺址的協調。
第五條 省人民政府、榆林市人民政府統籌、協調解決石峁遺址保護、管理及利用工作的重大問題和有關事項。
神木市人民政府負責石峁遺址保護、管理及利用工作。
石峁遺址所在地的鎮人民政府協助做好與石峁遺址保護、管理及利用有關的工作。
第六條省、榆林市、神木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對石峁遺址的保護、管理及利用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做好與石峁遺址保護、管理及利用有關的工作。
第七條榆林市人民政府設立的石峁遺址管理機構承擔石峁遺址保護、管理及利用的具體工作,依法履行以下職責:
(一) 實施石峁遺址保護等有關規劃;
(二) 對涉及石峁遺址的規劃和建設項目提出意見;
(三) 負責石峁遺址日常保護和管理;
(四) 協助做好石峁遺址考古工作;
(五) 組織實施石峁遺址本體展示;
(六) 組織實施石峁遺址相關的文物和資料的徵集、整理、收藏以及陳列展示;
(七) 開展石峁遺址相關的學術研究和交流工作;
(八) 其他與石峁遺址保護、管理及利用有關的工作。
第八條 省、榆林市、神木市人民政府應當妥善處理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與石峁遺址保護的關係;基本建設、旅遊發展應當遵守石峁遺址保護的原則,其活動不得對遺址造成損害。
第九條 榆林市、神木市人民政府應當將石峁遺址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石峁遺址保護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省人民政府應當對石峁遺址保護和管理給予經費支持。
第十條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保護石峁遺址的義務,並有權對破壞石峁遺址的行為進行勸阻、舉報。
第十一條鼓勵組織和個人將其收藏的與石峁遺址有關的文物和資料捐贈或者出借給石峁遺址管理機構展示和研究。
第十二條 省、榆林市、神木市人民政府對在石峁遺址保護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或者個人,可以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 保護與管理
第十三條 石峁遺址保護區劃包括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石峁遺址保護範圍由省人民政府依法劃定並公布;建設控制地帶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劃定並公布。
第十四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依法設定石峁遺址保護標誌和界樁。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移動或者損壞保護標誌和界樁。
第十五條神木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石峁遺址保護規劃,報經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批准後,由省人民政府公布實施。
石峁遺址保護規劃應當納入當地城鄉建設發展規劃,並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相銜接。
第十六條 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指導協調石峁遺址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和研究工作。
對石峁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應當依法履行報批手續。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私自發掘。
第十七條石峁遺址的保護對象包括:
(一) 皇城台、內城、外城以及城址外相關遺址;
(二) 城牆、道路、房址、墓葬、祭祀坑、窯址、窖穴等遺蹟;
(三) 陶器、骨器、石器、玉器、金屬器、木器、壁畫、紡織品等遺物;
(四) 構成石峁遺址歷史風貌所必須的自然、生態、地理環境;
(五) 石峁遺址保護區劃內的其他應當依法保護的文物。
第十八條 石峁遺址保護範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 未經批准擅自新建、改建、擴建建築物、構築物;
(二) 擅自進行爆破、鑽探、挖掘等作業;
(三) 發現文物後藏匿不報或者拒不上交;
(四) 挖砂、取土、採石、新圈建墳地、堆放垃圾;
(五) 在文物及其保護設施上刻劃、塗寫、張貼、攀登、踩踏;
(六) 運輸、傾倒或者存放易燃、易爆、劇毒、腐蝕性、放射性物品;
(七) 開荒、放牧、焚燒、野營、射擊、狩獵、採挖、深翻土地、種植危害遺址文物安全的植物;
(八) 在設有禁止拍攝標誌區域內進行拍攝活動;
(九) 其他可能危害遺址安全、破壞遺址歷史風貌或者污染遺址自然環境的活動。
第十九條石峁遺址建設控制地帶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 進行破壞遺址歷史風貌的建設工程;
(二) 建設污染遺址及其環境的設施;
(三) 進行開山採石、取土等可能影響遺址安全及其環境的活動;
(四) 建設歪曲、損害遺址真實性的各類人造景觀、景點。
第二十條在石峁遺址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建設工程前,應當進行考古勘探和環境影響評價。
建設工程的風格、色調應當與遺址的歷史風貌和周邊的自然環境相協調,建築高度不得超過九米。工程設計方案應當依法經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同意後,報相應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第二十一條 神木市人民政府根據石峁遺址保護、管理及利用工作需要,依照相關法律,可以對石峁遺址保護區劃內的集體土地實施徵收,實行區域保護。
石峁遺址保護範圍內禁止新批宅基地。神木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石峁遺址保護規劃將保護範圍內原有村民逐步遷出安置。
徵收土地和遷出村民的,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關於土地徵收和補償安置的規定,維護村民合法權益。
石峁遺址所在地村民委員會應當協助做好徵收土地、遷出村民等石峁遺址保護相關工作。
第二十二條石峁遺址保護區劃內已有的建築物、構築物,危害遺址安全、破壞遺址歷史風貌和自然環境的,由神木市人民政府制定具體方案,依法予以治理;逾期仍達不到治理要求的,應當依法拆除、搬遷。
第二十三條石峁遺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綜合信息管理系統,保存遺址相關數據,並定期對遺址本體保護狀況和周邊環境實施監測。
石峁遺址管理機構可以設立民眾性文物保護組織或者確定文物保護員,協助管理機構開展遺址保護工作,並給予經費支持。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民眾性文物保護組織或者文物保護員的活動給予指導和支持。
第二十四條 神木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應急預案,對石峁遺址保護範圍內發生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時所應採取的應對措施作出規範;並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採取相應處置措施。
發現石峁遺址安全隱患時,石峁遺址管理機構應當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第三章 展示與利用
第二十五條 石峁遺址的展示利用,應當堅持不改變原狀的原則,保存、延續遺址的真實性和文化價值,符合石峁遺址保護規劃及專項保護方案,防止對遺址歷史風貌和自然環境產生破壞影響。
鼓勵利用石峁遺址出土文物及其研究成果,宣傳遺址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
第二十六條在不破壞石峁遺址本體和景觀環境的前提下,石峁遺址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通過建立石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石峁遺址博物館等方式,對遺址及其所屬文物進行適度的展示。
第二十七條石峁遺址管理機構應當運用新技術、新材料、新方法提升遺址展示水平,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教育教學、社會實踐活動,發揮社會服務功能。
第二十八條 石峁遺址管理機構應當開展相關專業領域的理論及套用研究,提高業務水平,促進專業人才的成長;並為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專家學者等開展科學研究提供支持和幫助。
第二十九條 利用石峁遺址拍攝電影、電視、廣告和其他音像資料或者舉辦大型活動的,拍攝單位或者舉辦者應當制定符合石峁遺址管理機構要求的文物和環境保護方案。石峁遺址管理機構應當對拍攝單位和舉辦者的活動進行監督。
第三十條 神木市、石峁遺址所在地的鎮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引導鼓勵石峁遺址保護區劃內的居民從事石峁遺址展示利用相關的服務業。石峁遺址管理機構應當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擅自移動保護標誌和界樁的,由神木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恢復原狀;損壞保護標誌和界樁的,由公安機關或者神木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可以處二百元以下罰款,並依法賠償損失。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石峁遺址管理機構依法處理:
(一) 違反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由神木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資質證書;
(二) 違反第三項規定的,由神木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公安機關追繳文物;情節嚴重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三) 違反第四項規定的,由神木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恢復原狀,可以並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四) 違反第五項規定在文物及其保護設施上刻劃、塗寫、張貼的,由公安機關或者神木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攀登、踩踏文物及其保護設施的,由石峁遺址管理機構責令改正;
(五) 違反第七項、第八項規定的,由石峁遺址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或者恢復原狀。
對前款第三項規定的行政處罰,神木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可以依法委託石峁遺址管理機構實施。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第三項規定的,由神木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恢復原狀,可以並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違反第四項規定的,由神木市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整改。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的,在石峁遺址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建設工程,其工程設計方案未經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同意、未報相應的建設行政主管批准,對文物保護單位的歷史風貌造成破壞的,由神木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資質證書。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的其他行為,法律、法規有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六條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和本條例規定,作出吊銷資質證書以及對個人作出一萬元以上罰款、對單位作出三十萬元以上罰款處罰決定的,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第三十七條 有關人民政府及其組成部門、石峁遺址管理機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在石峁遺址保護工作中,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 未糾正、制止破壞或者危害石峁遺址的生產建設活動的;
(二) 未依照石峁遺址保護規劃實施遺址保護的;
(三) 在遺址保護範圍內違規批准宅基地的;
(四) 未制定應急預案,或者未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給石峁遺址造成嚴重後果的;
(五) 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八條 本條例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

條例制定

2016年9月,為了加強遺址保護,陝西省制定《陝西省石峁遺址保護條例》。在前期徵求意見的基礎上,《陝西省石峁遺址保護條例(第二次徵求意見稿)》(簡稱《條例》)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
石峁遺址是我國已發現的規模最大的龍山文化晚期到夏代早期的人類活動遺址,也是中國已發現史前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條例》規定,石峁遺址及其出土文物歸國家所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得非法挖掘、破壞、占有和買賣。石峁遺址保護區域分為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石峁遺址保護範圍內實施文物保護工程或者建設必須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單位應當依法履行報批手續。保護範圍內禁止在遺址本體和保護設施、標誌、界碑上攀登、刻畫、塗寫、張貼;禁止在參觀禁行區內踩踏遺址。禁止開山炸石、新修墳墓、新建宅院、挖土取石;禁止深耕土地,栽種深根系樹木,放牧等行為。
在建設控制地帶內實施建設工程,應依法履行報批手續,並遵守建築布局和形式與遺址環境風貌相協調,建築高度不得高於9米。保護管理機構應科學核定和控制遊客容量,確保遺址和參觀遊覽者的安全。未經文物勘查、勘探或者考古發掘,新建、改建、擴建工程不得開工建設等規定。

條例解讀

該《條例》分總則、保護與管理、展示與利用、法律責任、附則共五章,適用石峁遺址保護區劃內的文物保護、考古發掘、科學研究、展示利用、參觀遊覽和生產建設等活動。明確省政府、榆林市政府統籌、協調解決石峁遺址保護、管理及利用工作重大問題和有關事項;神木市政府負責石峁遺址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石峁遺址所在地鎮政府協助做好與石峁遺址保護、管理和利用有關工作。
《條例》明確,石峁遺址保護範圍由省政府依法劃定並公布,建設控制地帶經省政府批准、由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劃定並公布。神木市政府負責組織編制石峁遺址保護規劃,報經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批准後由省政府公布實施。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指導協調石峁遺址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和研究工作。
《條例》要求,石峁遺址展示利用應當堅持不改變原狀原則,保存、延續遺址真實性和文化價值,符合遺址保護規劃和專項保護方案,防止對遺址歷史風貌和自然環境產生破壞影響。在不破壞遺址本體和景觀環境前提下所在地縣級以上政府可通過建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遺址博物館等方式,對遺址和所屬文物進行適度展示。
《條例》強調,在石峁遺址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建設工程,其工程設計方案未經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同意、未報相應建設行政主管批准,對文物保護單位歷史風貌造成破壞的,由神木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關政府和組成部門、遺址管理機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在遺址保護工作中違反規定,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