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乾縣靈源寺

陝西乾縣靈源鎮,以境內有唐建著名古剎"靈源寺"取名·靈源寺位於該鎮靈源村穆家東南側,上依高原,舊有泉,寺依泉而得名,此寺是古硝河灘"七塔八寺"第一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陝西乾縣靈源寺
  • 地理位置靈源鎮
  • 占地面積:九畝
  • 類型:佛教寺廟
基本介紹,陝西乾縣靈源寺沿革,乾縣靈源寺淵源淺考,靈源寺在“文革”中損失的珍貴文物,靈源寺現狀,靈源寺重新修建的重大意義,

基本介紹

該寺占地九畝,坐南向北,周圍25畝耕地環繞寺院,寺內有兩顆高大的柏樹,樹高20餘米,直徑2米左右.關羽廟是一座三間四椽;五佛殿是七間四椽;三佛殿是三間三椽;玉皇大帝廟是一間兩椽;藥王廟一間兩椽;娘娘婆廟一間兩椽.五佛殿和三佛殿的兩側由四間廊房連線,在西廊房的西側是鐘亭,鐘高二米四五,重約八百餘斤,生鐵鑄成,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寺內主持敲響此鐘,周圍二十五堡均可聽到.只可惜一場文革毀掉了寺內的所有廟宇和建築物以及古柏,留下一片空空的地盤.近幾年,在周圍各村廣大善男信女的努力下,重建寺院已初具規模,平時香客不斷.每逢農曆正月十六,周圍二十五堡民眾集結於此熱烈祝賀元宵佳節.

陝西乾縣靈源寺沿革

陝西省乾縣靈源寺是大唐貞觀年間敕建的著名古剎。在唐代該寺曾供奉過佛舍利,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座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名寺。靈源寺是古硝河灘“七塔八寺”中東來第一寺,在漫長的歲月中,幾度輝煌,名播寰宇,曾有大唐、大明朝的幾位皇帝親蒞該寺,參禪拜佛,特別是經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第四次重建後,規模宏大,殿宇軒昂,僧侶眾多,香火旺盛!惜乎解放後因種種原因,古剎毀於一旦,同時在傳播佛教文化和保護珍貴佛教文物諸方面造成了無法彌補的重大損失!!現而今,國強民富,百業俱興,重修靈源寺的呼聲日益高漲,重修的事項已成為社會賢達日益關注的熱門話題,並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現分下面幾點詳述靈源寺重新修建的問題。

乾縣靈源寺淵源淺考

(一)寺出有名,大唐敕建。靈源寺在乾縣尹家村北、靈源村穆家東南,座南向北,背依南塬,面朝硝河古道。“靈源寺在東鄉尹家莊北,上依高原,舊有泉,今竭矣!”(《乾縣新志》,第三冊,卷九古蹟志,廟寺。范紫東主編,林森題);“靈源寺在該鎮穆家(村)東南側,上依高原,舊有泉,寺依泉而得名。”(《陝西省乾縣地名志》,乾縣地名工作辦公室編,1984年12月出版,第40頁)。現存於該寺內的一塊古代殘碑,有可辨識的文字為“南維古名剎也乃自唐貞觀間敕建為香火院”。
(二)停柩傳說,古道猶存。據村中耆老們口頭傳說更名的原因是停放過安葬於乾陵的則天皇后或永泰公主的靈柩。據唐文化史研究專家據新舊《唐書》以推斷,是成立的。另外,由大唐長安往西北方向經鹹陽後的第一個大驛站當是馬嵬驛。處於靈源寺西邊不遠處的強(乾縣靈源強家)馬(興平市馬嵬鎮)路,經唐代考古專家實地考證就是唐代通往西北古絲綢之路的一個小分支。故古道又為停放靈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便利交通條件。
(三)神宗參禪,牌匾為證。據該村的穆顏俊老人講,明代萬曆皇帝(即明神宗朱翊鈞)曾駕臨靈源寺,寺內原存有一塊銅製的牌匾,其上銘文曰:“明萬曆皇帝進廟一參。”(據文博專家考證:此牌匾可能系乾州或陝西的地方官員,為紀念萬曆皇帝到此一游而作留念所用)。
(四)四次重修,影響深遠。清光緒二十二年,由村民尹憲章在新疆募化白銀600兩,由文足言、穆生義、童均等六位耆宿任會長,負責重修寶剎。經二十五堡村民代表議定於正月十六為佛祖開光。並定為每年的正月十六為該寺的廟會之日,傳至現今。解放前,每逢廟會定有武功、興平、永壽、禮泉等地的善男信女雲集與此,迎福納祥,沐浴佛光,同時亦有社火、木偶戲助興。
(五)寺廣殿多,規模宏大。靈源寺寺院占地9畝,圍繞寺院的25畝耕地屬於廟產。重修後的古剎規模壯觀,前後大殿三座,小廟三座,配有東西廊房、鐘亭等建築物,山門、齋堂、寮舍、僧房俱全。關帝廟是三間四椽;五佛殿是七間四椽;三佛殿是三間三椽;玉皇大帝廟是一間兩椽;藥王廟一間兩椽;娘娘婆廟是一間兩椽。五佛殿和三佛殿的東西兩廂由四間廊房連線。在西廊房的西側是鐘亭。

靈源寺在“文革”中損失的珍貴文物

(一)明鑄鐵鐘,被砸煉鐵。靈源寺的鐘亭里原有大生鐵鐘一口,鐘高2.45米,直徑1.5米,重約八千餘斤,上有龍鈕,底部為10個唇沿。據考古專家確認為明代所鑄。據當地老人講,每當寺鐘用檁撞響時,方圓二十五堡的民眾均可聽到悅耳的鐘聲。此鐘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被砸損壞,煉了鋼鐵!
(二)古柏巨大,造型絕倫。靈源寺里有古柏兩棵,歷史悠久,樹高20餘米,西邊柏樹七人合抱;東邊五人合抱不住。其中一棵柏樹由北向南遠遠望去,活像一匹昂然站立的駿馬,馬頭,馬鬃、馬尾惟妙惟肖,堪稱古柏奇觀。在“文革”初期,公社社長和大隊書記帶人砍伐了古柏樹,據講,被伐後的柏樹給某些官員家的老人作了棺板。
(三)明刻石佛,面容遭毀。靈源寺現有站立石佛一尊,身高一米五左右,經考古文物專家確認,應是明代遺物,惜乎石佛在“文革”中尊容被毀!
(四)御匾被毀,損失慘重。當地民眾講,寺內有一面刻著“萬歲、萬歲、萬萬歲”字樣的牌匾,當時就懸掛在三佛殿的大門上方。可惜經過浩劫,萬歲匾蕩然無存!
(五)雲龍浮雕,精美無比。靈源寺現存佛座一具,砂礫石質,三面均有雕刻,正面有雲龍一條,系半浮雕,經文博專家鑑定其雲龍為明·清時代的遺物,惜乎上面精美無比的佛像不知遭誰惡手,蕩然無蹤。
(六)大唐石佛,僅存殘塊。寺內後邊破窯內現有一堆石佛像殘塊,現從殘存石佛像衣褶上看,依稀為唐代遺物。

靈源寺現狀

當地善男信女發心欲重新在古靈源寺的遺址之上修建靈源寺。尹家村童秉吉老人的兒子在西安等地搞建築,拆除的舊房木料便拉回老家,於是信眾就自籌資金逐步修建成了簡易圍牆、大殿三座、僧房、客房、灶房等建築物。

靈源寺重新修建的重大意義

(一)重建古剎,順和民心。靈源寺系千年著名古剎,據代代相傳,唐代從法門寺向京城長安迎送佛骨舍利時,曾三次經過靈源古寺。其歷史悠久,影響深遠而巨大,並且是古絲綢之路 上一顆璀璨明珠,為傳播弘揚優秀佛教文化曾作出過巨大貢獻!同時,現今政通人和,國富民強,以人為本,崇尚孝道,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好環境下,為構建和諧社會,共建和諧世界,發大願力,擂大法鼓,放大光明,故而有重新修建靈源寺的必要。
(二)靈源古寺,鄉民聖域。靈源寺歷史久遠,深入民心。如靈源鄉、靈源公社、靈源鎮等地名沿革演化的漫長過程中,無不體現出靈源古寺對它有深深的烙印。而靈源寺在乾縣東南鄉方圓幾十公里人民的心中已成為一種“圖騰”式的聖神淨地,是人們神往的心靈樂園!因此重修靈源寺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三)開發資源,富民強縣。靈源寺——范紫東墓——乾陵——法門寺都處在關中西部北環旅遊線上,交通非常便利。而開發旅遊事業,創經濟效益,又是乾縣政府部門的一項重大決策,故應引起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若能充分利用、投資、開發靈源寺的旅遊資源,真正具有富民、裕鄉、強縣的戰略意義。
(四)寺院合法,重建有望。靈源寺已正式在乾縣宗教事務管理局登記註冊,已是合法的開放性佛教寺院 。遵法守規的四方信眾俱有強烈重新修建靈源寺的願望,並且已有實質性的舉措。我們衷心渴望十方信眾,傾囊捐資,廣種福田,廣積陰騭,廣結法緣,以襄重修靈源寺的盛舉!待來日,海內外的人們可以正大光明地來重修後的靈源寺觀光旅遊、拜佛參禪、可以隨意聆聽那悅耳的晨鐘暮鼓之聲,可以用身心感受那慈祥的佛光,可以沐浴佛祖的慈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