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中醫學院中醫臨床醫學院

陝西中醫學院中醫臨床醫學院

陝西中醫學院中醫臨床醫學院的前身是陝西中醫學院中醫系,2008年更名為中醫臨床醫學院。中醫臨床醫學院是我校歷史最悠久,教學、科研實力雄厚的教學系部,經歷了與學校同步發展的歷程。近五十年來已培養畢業生6000餘名,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大多數已成為醫療、教學、科研、管理崗位上的骨幹,為中醫事業的繼承與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學院是陝西中醫學院師資力量雄厚、中醫教育特色鮮明的教學二級學院,現有中醫學、中醫學(中醫骨傷科學)兩個本科專業和中醫學高職專業,2002年中醫學專業被批准為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名牌專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中醫學院中醫臨床醫學院
  • 創辦時間:1952
  • 所屬地區:陝西
  • 學校類型:中醫臨床醫學院
  • 現任校長劉力 
  • 學校地址:陝西省西鹹新區西鹹大道
簡介,學術研究,師資隊伍,課程設定,學校領導,現任領導,地圖信息,

簡介

陝西中醫藥大學前身是1952年創建於西安的西北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升格為陝西中醫學院,是我省惟一一所培養高級中醫藥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更名後的陝西中醫藥大學為多科性本科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同時承擔研究生培養任務。

學術研究

學校現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7個、陝西省一流學科1個、優勢學科6個、陝西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5個。建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學、中藥學、臨床醫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博士後創新基地2個,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中醫藥標準研究推廣基地、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國家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3個國家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5個陝西省重點實驗室、4個陝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陝西省臨床研究中心與分中心、2個陝西省重點研究室、13個陝西省中醫藥科研二級實驗室與陝西省免疫炎症相關疾病中醫藥防治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陝西省中藥資源產業化協同創新中心、陝西省創新藥物研究中心、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陝西省級“雙導師制”科技創新創業中心、鹹陽市中藥產業技術發展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國醫大師研究院、整合醫學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建立了完善的醫藥科技創新體系。近五年來,學校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行業重大專項、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陝西省重點科技專項等科研項目700餘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43項。學校主辦的《陝西中醫藥大學學報》、《現代中醫藥》系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陝西省優秀期刊。

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5000餘人(含兩所直屬附屬醫院),有專任教師910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504人;有碩士研究生導師500餘名、兼職博士生導師16名、博士後導師8名;分別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及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黑龍江、浙江、遼寧等中醫藥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學校現有國醫大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中醫藥教學名師、國家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6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23人,國家級、省級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項目指導教師70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陝西省名老中醫、名中醫49人,陝西省教學名師、優秀教師、師德標兵21人,陝西省“三秦學者”、“千人計畫”、“特支計畫”人才13人,陝西省優秀教學團隊10個,陝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特支計畫”三秦學者創新團隊5個,形成了一支敬業精神強、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

課程設定

學院設定有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骨傷基礎、中醫骨傷臨床、傷寒金匱、溫病學、中醫五官科學等九個教研室,所屬七個二級學科均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建有骨傷實驗中心、經方研究實驗室、外科實驗室、中醫臨床綜合實驗室,承擔全校各專業中醫相關課程的教學任務。
學院有省級重點學科2個,校級重點學科2個,有省級精品課程1門,校級精品課程2門。學院教師主持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廳局級以上課題32項。2007年,陝西省教育廳批准建立的“中醫臨床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陝西省中醫學特色專業建設”以及“中醫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等項目在中醫臨床醫學院實施。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劉力
黨委副書記、校長:
孫振霖
黨委副書記:
康亞國
黨委副書記:
於遠望
紀委書記:
劉新平
副校長:
鄭剛
副校長:
唐志書
副校長:
蒲濟生
總會計師:
李宇

地圖信息

地址:陝西省鹹陽市秦都區渭陽西路附2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