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茶

陝茶

陝西茶葉,簡稱陝茶。茶樹這個植物物種,品種原生地是雲貴高原,已有至少6000—7000萬年的生存歷史了;但茶的最早利用和茶文化的發明與品種原生地沒有必然的聯繫。雲南、貴州利用茶葉的歷史只有約1800多年。據民間傳說和史料記載是三國時的諸葛亮把茶葉文明傳播到雲南等西南廣大少數民族地區的,至今傣族、彝族等少數民族還尊奉諸葛孔明為他們的茶葉始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茶
  • 外文名:shaancha,shaantea
陝茶簡介
陝西地處中國腹地,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黃河從其川流而過。地處陝西關中以南的秦嶺,是中國地質的活化石,目前其中包括有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植物園、國家熊貓繁育基地等各類國家級的保護區。更有人把秦嶺比作中國的肺。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條件,成就了秦嶺產好茶的必然!
華夏文化其本質是農業文化,茶文化就是農業文化的產物。最早的和早期的茶文化都產生於黃河農業文化的中心區域陝西,是以秦嶺山脈為資源依託涵養地;以渭河流域的寶雞,漢江上游的漢中(含安康)為茶文化源頭地而發生髮展的。
茶樹這個植物物種,品種原生地是雲貴高原,已有至少6000—7000萬年的生存歷史了;但茶的最早利用和茶文化的發明與品種原生地沒有必然的聯繫。雲南、貴州利用茶葉的歷史只有約1800多年。據民間傳說和史料記載是三國時的諸葛亮把茶葉文明傳播到雲南等西南廣大少數民族地區的,至今傣族、彝族等少數民族還尊奉諸葛孔明為他們的茶葉始祖。印度有上千年的老茶樹遺存,但印度利用茶葉的歷史還不到300年。對於人類而言,真正的茶葉始祖應是新石器中早期的神農氏,是距今約7000年左右,生活在寶雞渭水的支流姜水一帶的神農氏。
從中國的地理版圖上看:無論黃河農業文化,還是長江農業文化都與兩大山脈有關,一個是崑崙山脈,一個是秦嶺山脈。黃河、長江都發源於崑崙山脈,並被秦嶺山脈分成南北兩大水系。這兩大水系經過長途跋涉與艱辛,幾乎枯竭之時,是在秦嶺山脈養育的渭河和漢江滋潤下,才重新獲得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力量。渭河是黃河的第一大支流,漢江是長江的第一大支流,她們的源泉都來自秦嶺。秦嶺、渭河、漢江是滋養中華茶葉文化的自然和物質基礎。
其次,咱從中華早期農業文化新石器時代來看:黃河農業文化發育較早,分布也比較集中,那時是我國第一個氣候溫暖期,一月份年平均氣溫比現在年平均氣溫高2—3℃,黃土又厚又肥,加之降雨充沛,在秦嶺北坡渭水流域曾出現大片竹林及河流、湖泊密布的景象,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西漢末年。那時的生態氣候環境更適於茶樹的生長。這可從仰韻文化時期的考古發現和大量的史料(如《水經注》)中得到證實。目前,秦嶺的南北坡均有茶樹生長,有包括山茶科在內的188科3291種植物。
從寶雞北首嶺仰韻文化遺蹟考古發現及廣泛流傳於寶雞姜水一帶的神農氏“嘗百草”發明茶葉和原始醫藥的神話及傳說,特別是炎帝文化的研究成果,利用考古學、地質學、古生物學、植物學、民族學、文化學、史學等多學科交叉分析研究,我們判斷:寶雞渭水流域生活的神農氏,就是唐陸羽《茶經》所說的“茶之為飲,發乎於神農氏”的茶葉始祖。而生長在寶雞姜水的第一代炎帝神農氏(傳說有八代炎帝神農氏)與母系社會的神農氏具有族群同宗同源的關係,神農氏是炎帝神農氏的祖先,炎帝神農氏是神農氏的後裔。先秦以前的古代典籍中一直把神農氏與炎帝神農氏分開記載,直到公元前1世紀成書的《世經》,才始將神農氏和炎帝神農氏合併記載,並將神農氏與炎帝神農氏視為一個人。由於炎帝神農氏繼承了祖輩神農氏農業文化遺傳基因及氏族影響,並將原始農業文化發揚光大,在農業文化和經濟文化上承前啟後又有新的發明創造,加之,後來因奴隸及封建制父系社會的統治需要,便把神農氏的所有農業發明都歸於炎帝神農氏名下,這就是人們一直把炎帝神農氏視做農業始祖的歷史淵源。其實,神農氏才是中國的農業始祖,也是人類茶文化的始祖,陝西是人類茶文化的源頭。
目前,陝茶的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商洛、安康與漢中三個地區。
陝茶,不僅是因其源遠流長的歷史緣由,還是因其生長的優質地理環境,理應得到世人的關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