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研究》是汪小寧創作的歷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5年4月。
該書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原始文獻材料為依據,綜合運用歷史學、哲學、社會學等有關學科的理論和方法,採取歷史分析法和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對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的主要內容、基本特徵、成就及其不足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與分析,總結了當時社會建設的基本經驗,探討了它們對於當代中國社會建設的啟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研究
- 作者:汪小寧
- 類別:歷史學著作
- 字數:238千字
- 首版時間:2015年4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以當代黨和國家高度關注社會建設問題為動因,在抗戰特定的歷史背景下,了解中國共產黨對陝甘寧邊區社會構想的初步實踐和當時邊區人民民眾生活的基本狀況,闡釋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的歷史根源及其重要性、複雜性和系統性,社會建設與中國共產黨局部執政地位的確立、鞏固、發展壯大和成功轉型等問題,分析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的特點及發展路徑,總結其經驗教訓,揭示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的成就及其在中國社會建設史上的歷史地位。
作品目錄
第一章 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的歷史條件 第二章 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的主要內容 第三章 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的基本特徵 第四章 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的成就與局限 第五章 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的基本經驗 |
創作背景
從21世紀初葉研究成果的歷時段分布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社會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多,已成為學者們研究的重點,這自然與黨在此期間提出並踐行了很多有關社會建設的思想和政策措施有較大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到改革開放前主要集中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但對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社會建設思想的研究缺乏全面深度的關注、思考和探討,這可能與黨在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的思想處於初步形成時期有關。因此從學理上對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如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的理論和實踐的系統研究尚有較大開拓空間,應加強對這一時期的基礎性研究。基於此,汪小寧對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史實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在社會建設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社會建設經驗,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思想重視是開展社會建設的首要前提;人民民眾的真切擁護是推動社會建設的力量源泉;黨的正確領導是實施社會建設的政治保障;妥善處理黨群關係是開展社會建設的路線保障;完善機制是開展社會建設的體制保障;設定專門機構是開展社會建設的組織保障;協調經濟政治社會之間的關係是推進社會建設的內在要求。
該書在肯定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取得成就的同時,也分析了邊區社會建設的歷史局限。總的來說,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在較大程度上改善了邊區人民的生活,密切了黨政軍民之間的關係,推進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但邊區社會建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反思的地方。第一,建設水平較低。社會建設理念未能完全落實,有關社會政策的規定和實際執行之間存在一定距離。邊區總體經濟政治文化水平低,加之處於戰爭時期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投入社會建設的人力和物力是有限的,社會建設思想不夠系統,社會建設涉及的內容有限,社會建設實踐程度不夠深入,實踐的範圍只在局部地區。第二,政策凸顯兩面性。邊區處於新舊雙重社會規則並存的過渡時期,這一時代特徵決定了其社會建設政策具有進步性和讓步性的兩面性。第三,工作方式存在偏向。有些工作方式差,引起人民對政府的不滿情緒,阻礙了一些制定詳盡的社會政策的付諸實施,未能獲得預期的社會成效。第四,關注群體較為偏狹。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更多地關注農民生活,對其他群體關注較少。
該書提出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的現實啟示。雖然當代中國與陝甘寧邊區兩者在社會建設的形式、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徵等方面都有較大差異,但在指導思想上都是黨為人民謀利益的社會建設理念的體現,在本質上都是黨的民生政策的體現。因此,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中的基本經驗,也能為當代中國社會建設提供有益的現實啟示。主要包括:第一,實施社會建設必須密切黨群關係;第二,開展社會建設必須創新社會管理體制;第三,推進社會建設必須促進社會和諧。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陝甘寧邊區社會建設研究》 | 2015年4月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978-7-5161-5824-1 |
作者簡介
汪小寧,女,陝西省眉縣人,博士,現為西北政法大學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現代化和城鄉社會問題;在《寧夏社會科學》《求索》《甘肅理論學刊》《學術探索》等刊物上發表論文近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