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特點,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 外在感官特點
陝州石榴果皮全紅和橙紅色,果面光潔,籽粒鮮紅,晶瑩剔透,軟硬適中,酸甜可口。
- 內在品質指標
陝州石榴可溶性固形物≥15.5%,總酸≤0.4%,維生素C含量≥2毫克/100克。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陝州區地勢南高北低,東峻西坦,呈東南向西北傾斜狀。地貌基本可分為山區、丘陵和塬川3種類型。山區為中山和低山。中山分布於南部;低山分布於東北部。丘陵主要分布在東部,最高點馬頭山海拔為881.5米、熊耳山海拔為885.3米;陝州石榴地域保護範圍位於西部塬川區,該區黃土層厚約20米至70米,地面由南向北呈階梯降落。海拔最低308米,最高為1000米,相對高差為700米。適合多種落葉果樹的生長,是無公害石榴基地之一。
水文情況
陝州石榴保護範圍河流屬黃河水系。境內水資源豐富,年均降雨量551毫米。有一條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為蒼龍澗流域,其次有五里河、金水河,由南向北注入黃河。
氣候特點
陝州石榴保護範圍地處中緯度內陸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晝夜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13.9度。年降雨量一般在551毫米,無霜期216天,全年日照時間約2261小時。冬季氣候乾冷,雨雪稀少;春季氣溫回升,雨水增多;夏季炎熱、雨澇;秋季氣候涼爽,雨水減少。適合多種落葉果樹的生長,春季總天數為56天,夏季為103天,秋季為66天,冬季為140天,冬長春短、四季分明。
歷史淵源
2001年,原店鎮組織村幹部和民眾多次到陝西、山西等地考察學習,引進優良品種,對石榴進行了統一規劃、統一供苗、統一栽植。
2003年,新建村建起了千畝石榴基地。
2008年,陝州區在國家工商總局登記註冊了“陝原”牌商標,成為無公害石榴基地。
生產情況
2014年,陝州石榴種植有1200畝,掛果面積1080畝,年產石榴50萬公斤,產值120萬元。
2016年,陝州石榴種植130畝,總計630畝,66000餘株。
2018年,陝州石榴畝產500斤,產值約5000元。
產品榮譽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陝州石榴”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園地選擇
選擇背風向陽的山地或丘陵地, pH值在6.5~7.5之間的壤土或沙礫土均可,海拔200米~600米之間,絕對低溫不能低於-17℃,≥10℃有效積溫4200℃以上,遠離有污染的工廠,病蟲害少的地區建園。
2、品種選擇
選擇豐產、優質、耐貯運、抗寒性強的品種為主栽品種,還要注意早、中、晚熟品種搭配。根據當地自然條件和市場要求確定2個以上為主栽品種。
適合陝州區栽培的優良品種有陝州御紅袍、突尼西亞鮮食品種。授粉樹配置比例按1∶1~3栽植。
3、生產過程管理
陝州石榴生產過程包括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採收等步驟。
3.1、栽植
3.1.1、栽植時期
以秋季或春季栽植為主。秋季栽植從苗木落葉後到土壤結凍前進行,春季栽植在土壤解凍後至苗木萌芽前進行。
3.1.2、栽植密度
肥水條件好的果園,株距2.5~3米,行距3~4米;肥水條件差的,株距1.5~2.5米,行距2.5~3米。
3.1.3、栽植方法
定植穴長、寬、深不小於60厘米。將苗木放入穴內,根系均勻分布於土丘上,然後填入另一半摻肥表土,培於根系周圍,輕提一下苗後輕踩,上部填入心土,最後使根莖高於地面5厘米左右,修樹盤、灌水,苗木自然隨土下沉後使苗木根頸部與地面相平,覆膜保濕。
3.2、土肥水管理
3.2.1、土壤管理
主要包括土壤深翻、果園間作、果園覆蓋等。擴穴或深翻時間在採收後及早進行。幼齡果園行間間作豆科作物或綠肥。成齡果園採用全園或樹盤覆蓋。覆蓋在6月~9月進行,覆蓋材料採用作物秸稈、雜草、綠肥等,覆蓋厚度一般在15~20厘米。
3.2.2、施肥
3.2.2.1、基肥在果實採收後儘早施入,施入量應是果園預產的1.5倍~2倍。可以採用環狀溝施、放射狀溝施、條狀溝施等方法施入,一般結合果園土壤深翻進行。追肥第一次在土壤解凍後樹體萌芽前進行,以氮肥為主,可施尿素5千克/畝(667平方米)。第二次在新梢速長期進行,以氮、磷、鉀複合肥為主,25千克/畝(667平方米)。施肥後澆水。沒有水澆條件的應借雨水追肥。
3.2.2.2、葉面追肥:第一次在新梢速長期進行,以氮肥為主,用5%的尿素水溶液等。第二次在果實速長期進行,以速效磷鉀肥及微肥為主,用3‰的磷酸二氫鉀等。
3.2.3、灌水排水
一年灌水四次,分別在萌芽期、花前期、果實膨大期和封凍前進行。石榴園應設定排水溝,及時排水防澇。
3.3、整形修剪
修剪分為休眠期修剪和生長期修剪。陝州地區常用的樹形是自由紡綞型。
整形修剪技術要點:春季萌芽前,距地面60厘米處定乾,保持主幹直立生長。生長期修剪:中心乾保持直立任其生長,對其上發出的過旺新梢進行拿枝控制,到8~9月份對位置適當的再通過拉枝將其基角調整到60°左右,主幹下部萌枝全部疏除。
3.4、花果管理
3.4.1、疏蕾、疏花、疏果
疏蕾、疏花在花蕾膨大期至末花期進行。疏果在幼果開始轉綠至套袋時進行。疏蕾、疏花是反覆疏除鐘型花蕾、鐘型花及7月份以後開的所有花。疏果是疏除晚果、畸形果,儘量不留雙果,老弱樹多疏少留,壯樹可適當多留。留果堅持多留頭茬果,選留二茬果,一般不留三茬果。果間距不得小於20厘米,每畝留果4000~6000個,產量控制在1000~1500千克。
3.4.2、授粉
採用放蜂授粉:每公頃放1.5箱蜜蜂或200~300頭壁蜂,於花前2~3天置於石榴園內。
3.4.3、果實套袋
套袋一般在7月中旬進行。石榴果袋以浸藥單層臘袋或雙層淺褐色花袋為宜。果袋規格16厘米×24厘米。套袋前首先要普噴一次殺菌和殺蟲劑,待藥液乾後進行套袋。不要把果苔周圍的葉片套進袋內。在採收前15~20天去除果袋。
3.4.4、摘葉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6月上中旬結合疏果定果,摘除果埂基部小葉和覆蓋果面的葉片。第二次在9月上中旬果實著色前15~20天,結合除袋摘掉遮擋直射果面陽光的葉片或小枝組。著生在大、中粗枝上的果實無法轉動,在二次摘葉(果實除袋)後5~7天,通過拉、別、吊等方法,調整轉動結果母枝位置。
3.5、病蟲害防治
3.5.1、石榴乾腐病
3.5.1.1、症狀
該病主要危害果實,幼果感病一般在萼筒周圍發生豆粒大小的淺褐色病斑,直到整個果實腐爛,成果發病後失水變為褐色僵果。
3.5.1.2、防治措施
3.5.1.2.1、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樹體抗病能力;
3.5.1.2.2、清潔果園;冬季結合修剪將病枝、爛果等清除乾淨;夏季要隨時摘除病落果,深埋或燒毀;
3.5.1.2.3、注意保護樹體,防治受凍或受傷;
3.5.1.2.4、果實套袋;套袋一般在7月中旬進行,套袋過早容易誘發蚜蟲或發生日灼,影響果實生長。
3.5.1.2.5、刮除枝幹病斑並將病斑深埋,塗藥保護,如果腐康;
3.5.1.2.6、藥劑防治;早春噴3~5°石硫合劑,5~8月間噴1:1:16波爾多液,代森錳鋅0.125%溶液,40%多菌靈0.17%溶液等交替使用,每15-20天噴1次。
3.5.2、石榴褐斑病
3.5.2.1、症狀
葉片感病後初為黑褐色小斑點,擴展後近圓形,病斑邊緣黑色至黑褐色,微凸,中間灰褐色。
3.5.2.2、防治措施
加強栽培管理,合理修剪,增強樹勢;清潔果園,落葉後將果園中的落葉及落果集中燒毀或深埋;藥劑防治,用14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或80%的超微多菌靈0.125%~0.17%溶液。
3.5.3、桃蛀螟
3.5.3.1、危害症狀
石榴受其危害,果實腐爛、造成落果或乾果掛在樹上,失去食用價值。幼蟲一般從花或果的萼筒、果與果、果與葉、果與枝的接觸處鑽入。
3.5.3.2、防治措施
早春刮樹皮,堵樹洞。用藥泥堵萼筒,用50%辛硫磷500倍液滲藥棉球或製成藥泥,堵塞萼筒。誘殺:在果園周圍種植一些向日葵,開花後引誘成蟲產卵,定期噴藥防治。藥劑防治;成蟲發生期噴50%殺螟松乳劑的0.1%藥液,在第1代卵和幼蟲孵化期噴50%辛硫磷1~2次,效果較好。
3.6、果實的採收
3.6.1、採收
3.6.1.1、採收時期
果粒由白色全部轉為鮮紅色或深紅色時,即可採收。石榴花期不整齊,成熟期也不同,實行分期採收。
3.6.1.2、採收方法
採收時必須用采果剪或剪枝剪,緊貼果皮剪下,果柄不可長留,以免刺傷包裝紙或其它果實,注意輕拿輕放,防止碰掉萼片,撞傷果實。采果時,按先冠外、后冠內、先下層、後上層的順序進行。
3.7、生產記錄
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設專人做好以下記錄:生產地點、農產品名稱、土壤耕作、施肥名稱、方式、時間、施肥量、施用農藥名稱、防治對象、方式、時間、施用藥量、產品收穫、倉儲、銷售等項目名稱、方式、數量等。
- 質量安全規定
陝州石榴質量安全要求應符合GB276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201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等有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陝州石榴地域範圍內的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陝州石榴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需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規定方式生產和標誌使用,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同意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名稱、標識、圖案和標註。
包裝標識應符合農業部《農產品包裝盒標識管理辦法》,包裝要求:(1)包裝要整齊美觀,箱面平整。(2)箱頂要留2厘米~3厘米空間。(3)裝箱時果品不裸露於外,果個均勻、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