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上海租界嚴禁侵占折

限制上海租界嚴禁侵占折

《限制上海租界嚴禁侵占折》是張之洞所著作品,出自於《張之洞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限制上海租界嚴禁侵占折
  • 作者:張之洞
  • 作品出處:張之洞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連載狀態:已完結
作品原文,出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竊惟上海為中國第一口岸,其地處南北兩洋之交沖,握中外各商之樞紐,欲振中國商務,必自上海始。上海為各國逼處,應行整飭防閒之事甚多,而今日急務,則莫如限制洋人於租界外占地一事為最要。若不亟籌堵截之法,則日辟日多,上海縣城外及寶山縣濱海地方,悉成洋界,流弊無窮,不堪構想。前據江海關道黃祖絡稟稱,聞英國擬自滬北泥城橋界外跑馬場直達靜安寺,沿蘇州河而下至新閘,法人由八仙橋界外起,到徐家匯止,均欲劃歸租界,較原訂之界,大致數倍。聞該領事已詳公使。當經電達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向該公使駁阻在案。
查上海有英、法、美三租界,法界居中,其地略小,英、美居外,其地俱大。租界之中,洋商自用有限,轉租華民以實之,戶口已不下二三十萬。現在法界之地無可擴充,惟南市一帶與之毗連,幸有十六鋪橋為限,該處華民不肯賣與洋商,堅持甚力。現經奏明,由官自築馬路,正為力杜侵越。英、美兩界,地既散漫,四處可通,繁盛之區,市廛已滿,而界線之外,仍復擴充無禁,起造洋房。按圖,英界以泥城橋為限,今則由泥城橋外直達徐家匯等處十數里,皆有馬路通行,此英界之所占也。美界定線最後,尤無限制。同治初年所租止九百餘畝,嗣後美領事西華不商關道,自畫界限,將未租民地圈入萬餘畝。光緒十九年十月,經本任督臣飭江海關道與美領事商議,將界線內東北一帶未租餘地收回二千六百畝,咨明總署在案。而於西北一帶界外所占之地,未及清厘。查美國領事自立界石,雖在蘇州河邊,而該河裡面之地,今亦起造洋房,此美界之所占也。又該河西岸大王廟一帶至萬航渡等處十餘里,與其中路由虹口達江灣至吳淞三十餘里,亦皆有馬路通行。浦東雖無馬路可通,近年洋房亦已不少。推其占地之由,必先築馬路,繼則設捕房,掛路燈,編門牌,鬧市漸開,未幾而已成為租界。按煙臺條約第三端之二內載,各口岸已定租界,應勿庸議。界線之外,但為洋人僑寓之所,不能以租界論。法約第十款雖有各口地方,法人房屋間數、地段、寬廣不必議立限制,然系指法人租地造屋,並非即言租界。今上海則不然,地方官或加詰問,則以索還馬路經費為詞,多端要挾。租界既成,緝匪提人之事,非照會領事協同洋巡捕不可。阻我抽華商之厘,而洋人留為按月收捐之地。奸商避我抽厘,復掛洋牌,自甘化外,利權盡失,欲挽無由。推本厲階,皆由於此。歷年上海地方官但知素餐漁利,形同聾聵。以自轄境土,中國精華,一任外人侵據開拓,占盡地利商利,付之不聞不問,此誠可為嘆息痛恨者也。又聞洋人談論,以上海為各國商務最重之區,遇有兵爭,作為局外,以便保護。故不但洋人樂居其地,華人亦莫不然。地價之昂,勢尚未已,則洋人之占地其勢亦恐未已。尤可慮者,近西南一帶,為由滬入淞江之要道,近北一帶,為由滬入蘇州之要道。西南有製造局自築馬路,堵截尚易,其近北一帶萬航渡以上,倘再聽其接修馬路,擴充租界,勢必及於嘉定、崑山境內,將成不可收拾之勢。
【注】:以上是原文的部分內容。

出處

此文出自《張之洞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者簡介

張之洞(1837-1909),早年由科舉入仕,居京官幾二十年。1882年後歷任山西巡撫、兩廣、湖廣總督。晚年以體仁閣大學士入值軍機處。他任湖廣總督長達18年,因其創辦近代企業和新式學堂以及編練新軍而影響當時,享譽後世。此外,他還是中國近代鐵路事業的開拓者之一,是當時主持規劃和興建鐵路最多的人;他主持制訂的“癸卯學制”開始了傳統教育的近代化;主稿的“江楚變法三折”成為清末新政改革的藍圖。他在《輶軒語》、《書目問答》中為士子指明向學的門徑,在《勸學篇》中,則首次對時人認知和融通中西文化的“中體西用”理念作出完整系統的理論概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