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馬拉瓦蒂雕刻,印度雕刻流派之一,以印度安得拉邦的阿馬拉瓦蒂及其附近的賈加雅佩塔、那伽爾朱納康達等地的佛塔雕刻為代表。古風期(約公元前200年)浮雕造型古拙,姿態生硬,代表作有賈加雅佩塔的《轉輪聖王》等。過渡期(約公元100年)浮雕造型開始變得活潑柔軟,代表作有阿馬拉瓦蒂的《摩耶沐浴》等。成熟期(約公元150年)圍欄浮雕人體造型頎長、豐滿而纖細,肌肉柔韌,姿態靈活,構圖強調群體的運動感和畫面的戲劇性,代表作有阿馬拉瓦蒂的《婦女禮佛》、《馴服醉象》和那伽爾朱納康達的《佛傳圖》等。風格化時期(約公元200—250年)浮雕造型動態加劇甚至有些凌亂,代表作有阿馬拉瓦蒂的《禮拜佛陀之缽》等。阿馬拉瓦蒂的獨立式佛像面部是南印度特有的狹長的橢圓形,輪廓線較柔和,身材修長,衣紋以平行陰刻線條刻畫,直接影響了斯里蘭卡佛像的雕刻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