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禿角蟬

阿里山禿角蟬

阿里山禿角蟬(Centrotoscelus arisanus)是一種分布在我國雲南,廣西,廣東,海南,台灣,福建,貴州,四川等地的昆蟲。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參考文獻,

形態特徵

雌性:體小型,黑色,少數赤褐色。頭部黑色有稠密刻點和淺黃色或灰白色倒伏短毛。頭頂垂直,寬為長的1.4倍,基緣弓形,下緣稍傾斜,波形,略翹起。複眼淺褐色,卵圓形。單眼淺黃色透明,位於複眼中心聯線上方,彼此間距離為到複眼距離的2倍。額唇基長大於寬,其長l/3伸出頭頂下緣;中瓣和側瓣端緣在一條線上,呈弧形,稍上翹。前胸背板黑色,少數個體為赤褐色,有稠密的細刻點和淺黃色倒伏短毛。前胸斜面稍傾斜,寬為高的2倍。肩角鈍三角形。背盤部隆圓。中脊起在背盤部和後突起上明顯而在前胸斜面上較弱。後突起粗短,不伸達前翅臀角,背面基部明顯凹入(但在有的個體上不明顯),從中部起向端部逐漸向下斜削變尖,側脊和腹脊都較明顯。小盾片兩側露出較寬。前翅稍伸出腹部末端,一般除端部1/5和臀角處無色透明外,其餘部分褐色不透明;有時盤室外方有一條褐色橫帶,橫帶以外無色透明,橫帶以內為淺黃褐色到深褐色,變化較大;個別個體在盤室偏內方有一條寬的梯形橫帶,爪區中部外緣有一褐斑,其餘部分無色透明;前翅基部革質區狹,黑色,有刻點和淺黃色短毛;翅脈粗壯,第一盤室稍小於第二盤室;端膜寬。後翅無色透明,有輻射狀皺紋,翅脈淺褐色。胸部側面黑色,有稠密的淺黃色倒伏短毛。足腿節以上黑色,脛、跗節赤褐色,前足腿節端部無基兜毛,後足轉節內側有一列排列緊密的顆粒狀小齒。腹部黑色,各節後緣赤褐色。第2產卵瓣背面有兩個鈍齒,兩鈍齒之間的距離為端部長的l/2,端部邊緣的鋸齒寬而鈍。每個鈍齒上又分出2—5個小鋸齒。
雄性:外形與雌性基本相似,下生殖板短寬,向端部漸狹,頂端鈍圓,中裂占全長
面觀;I.後足轉節內側。
的1/2。生殖側板卵圓形,內上角較突出。陽基側突較直,端部稍寬,向外彎曲,頂端有三角齒狀小鉤。陽莖U形,背面端半部有倒逆的細齒,側面觀向端部漸狹,後面觀基部l/3稍膨脹,陽莖口小,橢圓形,位於腹面頂端,占外臂長的1/5。
量度:體長♀2.5—4.0,♂2.1—3.0;肩角間寬1.0—1.5,♂l.0—1.2mm。

生活習性

寄主:夾竹桃N. indicum,印度蘿芙木R. serpentina,催吐蘿芙木R. verticillata,茶C. sinensis,雞眼藤M.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雲南,廣西,廣東,海南,台灣,福建,貴州,四川。
國外分布:
日本。

參考文獻

原始文獻:Annot. Zool. Jap. 8:24
資料來源: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二十八卷 同翅目 角蟬總科:334-33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