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赫默德·汗

阿赫默德·汗,19世紀印度穆斯林啟蒙主義思想家、改革家、教育家、散文作家。生於德里莫臥兒王朝貴族家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赫默德·汗
  • 代表作品:《阿赫默德·汗演講集》《德里的古蹟》
早年接受傳統阿拉伯語、波斯語文學及宗教教育。20歲時在東印度公司任職。1841年後在德里、亞格拉等地任法官。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失敗後,開始將西方理性主義和自然主義思想引進印度穆斯林社會,主張以“理性”和“利益”為原則,對穆斯林社會進行全面改革。認為與英國統治者建立融洽的關係,是穆斯林復興的首要條件。1858—1868年發表《印度起義的原因》、《聖徒之言》及《基督教徒進餐儀式》等著作,以消除穆斯林與英國人之間的仇恨心理,增進雙方了解。提倡在穆斯林中發展現代教育。1861—1875年先後創建了英語學校、科學協會和阿利加爾英國-東方伊斯蘭教學院,並創辦《道德修養》雜誌,向穆斯林灌輸適應社會發展的觀念。1880—1895年發表六卷本《古蘭經注釋》,對《古蘭經》和伊斯蘭教教義做了現代解釋,指出《古蘭經》與理性和科學相一致。在文學創作領域,認為文學是重要的社會力量,作家應反映人民的疾苦和社會的現實,並以此作為文學作品的審美標準。其後期散文作品多為政論文,觀點鮮明,切中時弊,為穆斯林指明前進的方向;其質樸的語言和清新的風格為現代烏爾都語散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其改革運動曾被保守的烏拉馬斥為異端,但在穆斯林中產階級和青年學生中產生巨大影響,是印度穆斯林近現代史的轉折點。著作頗多,代表作還有《阿赫默德·汗演講集》及《德里的古蹟》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