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諾·德斯普里欽(Arnaud Desplechin),1960年10月31日出生於法國魯貝,法國導演、編劇、製作人。
1984年,擔任劇情電影《Comme les doigts de la main》的攝影師。1987年,擔任劇情電影《特殊的存在》的攝影師。1991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死者的生活》。1992年,執導驚悚電影《哨兵》,該片入圍第4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1996年,執導愛情喜劇電影《現代法國艷史》,該片入圍第4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00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伊斯特·康》上映,該片入圍第5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04年,執導喜劇電影《國王與王后》,該片入圍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08年,自編自導劇情電影《聖誕故事》,該片入圍第6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他憑藉該片入圍第34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2013年,憑藉劇情電影《吉米·皮卡爾》入圍第39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2015年,執導劇情電影《青春的三段回憶》,該片入圍第6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2019年5月22日,由其執導的犯罪電影《魯貝之燈》在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首映。
基本介紹
演藝經歷,主要作品,導演作品,編劇作品,製片作品,攝影作品,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演藝經歷
1984年,擔任劇情電影《Comme les doigts de la main》的攝影師。1987年,擔任劇情電影《特殊的存在》的攝影師。1991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死者的生活》。1992年,執導由埃馬努埃爾·薩蘭熱、蒂博·德·蒙塔朗貝爾合作主演的驚悚電影《哨兵》,該片入圍第4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第18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劇本獎。
1996年,執導由馬修·阿馬立克、艾曼紐·德芙、埃馬努埃爾·薩蘭熱聯合主演的愛情喜劇電影《現代法國艷史》,該片入圍第4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00年5月18日,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伊斯特·康》上映,該片講述了猶太移民在尋求生存的過程中追求夢想的故事,入圍第5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03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內心戲中戲》上映。2004年,執導由艾曼紐·德芙、馬修·阿馬立克等共同主演的喜劇電影《國王與王后》,該片講述了一對昔日愛人各自的生活如何發生出人意料碰撞的故事,入圍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他憑藉該片入圍第30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
2007年,執導紀錄片《摯愛》。2008年,自編自導由凱瑟琳·德納芙、馬修·阿馬立克、讓-保羅·羅斯里昂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聖誕故事》,該片入圍第6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第34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原創劇本獎,他憑藉該片入圍第34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
2013年,執導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劇情電影《吉米·皮卡爾》,該片由本尼西奧·德爾·托羅、馬修·阿馬立克合作主演,入圍第6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他憑藉該片入圍第39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2014年,執導由德尼·波達利德斯、米歇爾·羅班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森林》。
2019年5月22日,由其執導的犯罪電影《魯貝之燈》在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首映。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9年 | 《魯貝之燈》 | 電影 |
2017年 | 《伊斯梅爾的幽魂》 | 電影 |
2015年 | 《青春的三段回憶》 | 電影 |
2014年 | 《森林》 | 電影 |
2013年 | 《吉米·皮卡爾》 | 電影 |
2008年 | 《聖誕故事》 | 電影 |
2007年 | 《摯愛》 | 紀錄片 |
2004年 | 《國王與王后》 | 電影 |
2003年 | 《內心戲中戲》 | 電影 |
2000年 | 《伊斯特·康》 | 電影 |
1996年 | 《現代法國艷情史》 | 電影 |
1992年 | 《哨兵》 | 電影 |
1991年 | 《死者的生活》 | 電影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7年 | 《伊斯梅爾的幽魂》 | 電影 |
2015年 | 《青春的三段回憶》 | 電影 |
2013年 | 《吉米·皮卡爾》 | 電影 |
2008年 | 《屬於我們的聖誕節》 | 電影 |
2004年 | 《國王與王后》 | 電影 |
2003年 | 《內心戲中戲》 | 電影 |
2000年 | 《伊斯特·康》 | 電影 |
1996年 | 《現代法國艷情史》 | 電影 |
1992年 | 《哨兵》 | 電影 |
1991年 | 《死者的生活》 | 電影 |
1989年 | 《沒有憐憫的世界》 | 電影 |
製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03年 | 《內心戲中戲》 | 電影 |
攝影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1987年 | 《特殊的存在》 | 電影 |
1986年 | 《照片》 | 電影 |
1985年 | 《French Lovers》 | 電影 |
1984年 | 《Comme les doigts de la main》 | 電影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9 | 第72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魯貝之燈 | 提名 |
2015 | 第68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法國作家和作曲家協會獎 | 青春的三段回憶 | 獲獎 |
2015 | 第68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 | 青春的三段回憶 | 提名 |
2013 | 第66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吉米·皮卡爾 | 提名 |
2008 | 第61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聖誕故事 | 提名 |
2000 | 第53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伊斯特·康 | 提名 |
1996 | 第49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現代法國艷情史 | 提名 |
1992 | 第45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哨兵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6 | 第41屆 | 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 | 青春的三段回憶 | 獲獎 |
2016 | 第41屆 | 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影片獎 | 青春的三段回憶 | 提名 |
2016 | 第41屆 | 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 青春的三段回憶 | 提名 |
2014 | 第39屆 | 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影片獎 | 吉米·皮卡爾 | 提名 |
2014 | 第39屆 | 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 | 吉米·皮卡爾 | 提名 |
2014 | 第39屆 | 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 吉米·皮卡爾 | 提名 |
2009 | 第34屆 | 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影片獎 | 聖誕故事 | 提名 |
2009 | 第34屆 | 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 | 聖誕故事 | 提名 |
2009 | 第34屆 | 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 聖誕故事 | 提名 |
2005 | 第30屆 | 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影片獎 | 國王與王后 | 提名 |
2005 | 第30屆 | 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 | 國王與王后 | 提名 |
2005 | 第30屆 | 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劇本獎 | 國王與王后 | 提名 |
1993 | 第18屆 | 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劇本獎 | 哨兵 | 提名 |
1993 | 第18屆 | 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處女作獎 | 哨兵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09 | 第14屆 | 盧米埃爾獎最佳影片獎 | 聖誕故事 | 提名 |
2009 | 第14屆 | 盧米埃爾獎最佳導演獎 | 聖誕故事 | 提名 |
人物評價
阿諾·德斯普里欽屬於典型的多面型電影才人,他的作品以獨到的視角和成熟的氣息著稱,攝影師出身的他對鏡頭有一種特殊的敏感。從電影《哨兵》到《現代法國艷史》再到《聖誕故事》,觀眾看到導演的進步以及像敘說著夢一般的影像(網易娛樂、新浪娛樂綜合評)。
在阿諾·德斯普里欽的電影裡,他一直在倔強地保持法國電影的那種書卷氣,試圖讓電影去思想。而且,通過他的影片,通過參與社會生活,他承擔起作為這一代電影人的領導人的職責。在電影《伊斯特·康》中,顯示了他的野心勃勃和獨特風格(《法國電影經典》評)。
從電影《哨兵》開始,德斯普里欽的每一部電影作品都和“身份”失落、辨別、尋找和再創立緊緊勾連在一起。在電影《現代法國艷情史》中是作為知識分子的主角對自己事業、情感、個人生活和終極價值觀的持久困惑,在電影《伊斯特·康》中是出身社會底層的年輕女性通過舞台表演而對自己內心的重新認知,而電影《吉米·皮卡爾》則乾脆就是一個土著印第安人對自身精神世界的敘述性解剖(《北京青年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