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羅嫂古大厝

泉州市泉港區山腰鎮頂埭村有一座綺麗恢宏、建築奇特的“阿羅嫂”古大厝,素以“閩南三奇”而聞名遐邇:這座古大厝以一個女人來命名而流傳,這在泉州僑鄉乃至閩南各地,可謂是獨一無二,此為一奇;這座古大厝以其絕無僅有的建築特色而名揚海內外,此乃二奇;建築選址奇特——即整座大厝有意建在兩面臨水之處(因這裡有一條小河由此轉彎而過),底基則不惜代價布滿密密麻麻的木樁,此系三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羅嫂古大厝
  • 位置:泉州市泉港區山腰鎮頂埭村
  • 別稱:閩南三奇
  • 原名:陳賢婀
簡介,歷史,

簡介

“阿羅嫂”原名陳賢婀(1893-1969年),旅居新加坡。1923年,惠北的地方軍閥與地方政權相互勾結,強迫和攤派當地農民栽種罌栗和製作鴉片,從中牟取暴利。栽種罌栗和製作鴉片,花工多,收益少,加上極易染上抽鴉片的惡習,若抽上鴉片,輕則四肢無力,不能勞動,重則經濟破產,妻離子散。當地百姓遭此慘害,苦不堪言,怨聲載道,於是紛紛自發組織起來反抗。1924年初春,陳賢婀和丈夫莊阿羅為了逃避當時的黑暗統治和軍閥的血腥鎮壓,忍痛割捨家園故土,骨肉分離,漂洋過海往新加坡謀生。直到1931年,經過千辛萬苦她們總算有些積蓄了,哪知積勞成疾的莊阿羅卻突然病倒了,花盡所有積蓄為他治療,也挽回不了他的生命。應阿羅臨死之前一再囑咐妻子,若有積蓄一定要在家園故土建一座像模像樣的皇宮式大厝,只有這樣,才對得起生他們養他們的祖國、家鄉、宗親……不然,他死不瞑目!陳賢婀噙著淚水——答應了,莊阿羅含笑著離開了人間。1945年,“阿羅嫂”及其子女經過十幾載磨礪拼搏(經營橡膠園、建築行業和經商等),“阿羅嫂”成為新加坡當年遐邇聞名的華僑巨富。
1946年初春,“阿羅嫂”回到了日夜魂牽夢索的故鄉,她一下撲跪在熟悉而陌生的家園故地上,雙手掬一捧溫馨芬芳的泥土,激動得渾身顫抖,熱淚滾滾!不久,她就召集泥水匠、石匠、木匠等,共商建大厝事宜。古人建築講究風水,作為“女中豪傑”的“阿羅嫂”也不例外,她要求的“風”:即通風透氣,寬敞明亮; 要求“水”,即整座大厝有意建在兩面臨水之處,按她的講法:屆時大厝建成後,四周遍栽楊柳,這樣一來,樓宇巍巍,楊柳依依,碧水盈盈……紅樓、白牆、小橋、綠蔭、紅日、藍天等,倒影水中,相映成趣,這是一幅何等綺麗壯觀詩情畫意般的圖畫啊!當然房屋臨水有利也有弊,有利在於水上運輸可節省大量搬運費; 弊端在於如何牢固底基,才不致使整座大厝沉陷或裂縫。加上此處古時是海灘地,海泥淤軟,這底基若不牢固,那後果可不堪構想!但此事難不倒惠安東嶺的劉齊等師傅,他們採取“木樁奠沙固基法”,基礎極其牢固(此大厝歷經風風雨雨50多年,至今不見沉陷或裂縫,由此可見其設計建造之成功)。

歷史

農曆1947年7月,這座大厝開始興建,原計畫建108間,建至99間時(即農曆1949年10月),新加坡“阿羅嫂”家的經濟突然受到通貨膨脹的衝擊,從此再也無經濟能力顧及這座未建完的大厝了,實為憾事!雖然如此,這座未建完的大厝也花費了90多斤黃金。
“阿羅嫂”大厝坐東朝西,是一座“三進三間張雙護駕樓緊接後院環樓花園”的皇宮式宏偉建築群,總長38.4米,寬33.3米,占地1278.7平方米。從南側圍牆石大門進去,便是一個666平方米的埕地。中部“三間張”,硬山式屋頂,燕尾式屋脊,兩旁是白色花崗岩,牆裙上面用紅磚與白瓷磚鑲嵌成斜格幾何圖案;屋檐下,用白灰雕塑著各種山水人物等圖形,活靈活現,美不勝收。登上台階跨人“大門路”,只見凹入的石大門頂端是一排排鏤刻著多種花鳥卉樹等精美圖案的斗拱梁雕;大門兩側的下端分別是四幅美輪美奐的輝綠岩浮雕,刻著“麒麟呈祥”、“鳥語花香”等圖案;再上面則是用紅磚綠瓷等組成的“翡翠瓶中花盛開”、“瓜果滿籃喜豐年”等圖案,整座大厝雕藝精細高超,極富藝術欣賞價值。穿過天井步上廳堂,可見一堵屏風,頂上也是一排鏤刻著人物花卉等圖案的斗拱梁雕,雕王精湛雅美,難於細敘。從屏風兩側邊門進去可通往後廳,後廳中豎立著一座分別通往南北後房閣樓的樓梯。這二間後房閣樓,因通道的樓梯呈“丁”字形,又叫“南北丁字樓”,它小巧玲瓏,牆體與門窗等均是紅磚砌成,像兩顆璀璨的瑪瑙,鑲嵌在高翹欲飛的燕尾式屋脊旁邊,相互襯托,風韻邐異,別有情趣!從後廳門出來,便是“後院環樓花園”。
從北護厝凹入的大門進去,便可見這裡一溜好幾間白石紅磚牆體的廂房,前面走廊高大寬敞明亮;由走廊一直往後,經過二道門後,就是“後院環樓花園”了。北護厝及後院環樓的北面,除分別設門、窗外,還鋪築五個面臨小河的台階。如果再從南護罾進去,可見底層的廂房、走廊與北護厝基本相同,一直往後走可直通“後院環樓花園”。上層則不同了:最東面是一個由六根鋼筋混凝土樑柱支架平面的“四面迎風涼亭”;間隔一間平屋之後,則是典雅秀麗的“梳妝樓”;樓前北側有一座凌空飛架的“天梯”,直通樓上屋埕,在這裡極目遠眺,萬千氣象與如畫美景盡收眼底,故此處譽稱為“天梯望景台”。再往後便與“後院環樓”連線了。南護厝及後院環樓的南面,因是交通要道,所以底層設有三個凹入的大門、二個小門出入,樓上也設有不少門窗。
“後院環樓”的東面與北面的幾間樓房,因上述緣故而未能建完,有的僅建牆體或架設鋼筋混凝土樑柱而已;花園本來計畫有假山、小池、亭榭,栽植名花奇卉,飼養珍獸異禽,以供觀賞;可惜也未能全部實現。“後院環樓花園”底層的最東面,設有二個小後門出入。
儘管“阿羅嫂”古大厝只建99間,未能建完整,但仍不失綺麗壯觀、它以氣勢非凡、建築奇特而吸引了不少海內外遊客慕名前來觀賞,許多人觀後讚嘆它簡直就是一座“現代別墅花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