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51年的阿瓦雷爾戰役,又稱阿瓦拉耶戰役,是亞美尼亞歷史上的一次大敗。他們在戰役中損失慘重,卻也讓波斯對手付出了沉重代價。最終,依靠這場失敗的戰役,亞美尼亞人守住了自己的信仰。
基本介紹
- 名稱:阿瓦雷爾戰役
- 時間:公元451年
- 參戰方:亞美尼亞起義軍;薩珊波斯
- 結果:薩珊波斯勝利
- 參戰方兵力:6.6萬(號稱)對10萬(號稱)
- 主要指揮官:瓦爾丹·馬米科尼揚;伊嗣俟二世
波斯人的改宗政策,泰山壓頂的波斯軍隊,針鋒相對的大戰,起義英雄戰死沙場,波斯人的服軟,
波斯人的改宗政策
公元5世紀的薩珊波斯帝國,在各方面都距離自身立國時的理想是越來越遠。雖然屢屢從東羅馬人身上敲詐得手,卻始終無法復興波斯帝國的昔日輝煌。伊嗣俟二世在西部與東部的邊境上來回奔走,卻無法獲得想要的收穫。唯有在亞美尼亞地區,他的勝利博得了不少貴族的好感。於是,古代亞美尼亞王國的大部分地方被劃入了波斯帝國的勢力範圍。
作用一個以拜火教立國的政權,薩珊波斯在很大程度上都有政教合一的特點。到了伊嗣俟二世時代,他自己就是瘋狂的拜火教傳播者。但在他非常脆弱的帝國邊區,還有不少基督教徒、佛教徒和猶太人存在。所以他一直推動著信仰改宗活動,並將目標也對準了亞美尼亞山區。
為了讓亞美尼亞人擺脫基督教和西方傳來的希臘語影響,伊嗣俟二世公開要求亞美尼亞的貴族們放棄原有信仰。同時派出了一支由拜火教傳教士組成的隊伍,開赴當地進行神廟建設。這種做法在實際上更像是一種政治忠誠度的篩選,卻在深深觸怒了大部分亞美尼亞人的神經。尤其當進入當地的波斯士兵開始嘗試拆毀教堂,不滿情緒直接被激化成了武裝暴動。
亞美尼亞人選舉出貴族瓦爾丹·馬米可尼亞領導他們,並開始為抵抗波斯人的軍事行動而開展努力。他們首先向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求援,但後者除了給予馬米可尼以將軍封號號,並沒有任何實際行動。
接著,亞美尼亞的使者又在周圍的鄰國遭遇困難。無論是傾向傾向於基督教和羅馬的沿海國家拉奇卡,還是內陸山區的伊比利亞和阿爾巴尼亞,都不準備伸出援手。後兩者則因為信仰和習慣上更接近波斯,而在之後立刻加入了薩珊國王的征討大軍。
泰山壓頂的波斯軍隊
公元451年,伊嗣俟二世的帝國軍隊開始朝著亞美尼亞地區挺進。為了在更多地方推廣自己的拜火教獨尊政策,薩珊君主需要以泰山壓頂之勢來一舉蕩平亞美尼亞。為此,他不僅拿出了自己的精銳近衛軍部隊,還抽調了地方上的重要貴族武裝,並從各邊區也招募當地軍事菁英參戰。
在主力軍隊進入亞美尼亞邊境前,一小支波斯軍隊先沿著東部邊界深入。他們成功的將亞美尼亞東部和北部的伊比利亞王國與阿爾巴尼亞王國也拉入了聯合陣線,並開始封鎖邊境。當地的部分軍事菁英,則帶著自己的武器和扈從南下與波斯大軍匯合。
亞美尼亞人為了保護自己的信仰和基本安全,不得不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總動員。各地區或山頭的大小家族都派出了自己的扈從或屬民參戰。這讓馬米可尼亞很快就集中到了號稱多達66000人的部隊。
然而,這個數據顯然是有水分的。而且,由於波斯人的分化瓦解手段和亞美尼亞本身就一直存在的地方山頭主義,一些親波斯的貴族還是選擇了觀望。這就讓抵抗軍的兵力比集中到的人數更少。
儘管如此,亞美尼亞人對於自己戰鬥力還是比較有信心的。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軍事強國,但山地邊區環境還是讓他們不缺乏武力文化基礎。而且作為羅馬與波斯勢力所長期爭奪的對象,大量的亞美尼亞人曾經為其中的一方作戰。他們的步兵與同時代的東羅馬軍隊幾乎如出一轍。騎兵也是結合了羅馬-波斯風格的精銳。惟一的問題是,這樣級別的部隊數量有限。總動員而來的志願者中,就包括不少裝備很差的輕裝部隊。其中除了弓箭手比較有戰鬥力,其他人的實力不宜高估。
相比之下,波斯人則動員了號稱10萬人的大軍,其中大部分居然還是支持他們的亞美尼亞附庸,這無疑是因為亞美尼亞地區崎嶇偏遠,軍隊集結成本太高所致。而這群人的戰鬥力和戰鬥意志,當然不宜高估。
除此之外,大部分參戰的波斯人都是騎兵。既有國王本人直屬的不死軍,也有重要貴族納爾斯的私家武裝。甚至還有來自帕提亞和北方地區的大貴族伊薩德支持。他不僅為帝國提供了各類精銳騎兵,也有部分異常善戰的北伊朗德拉米重步兵。
此外,還有不少來自高加索山區的阿爾巴尼亞與伊比利亞騎兵、來自呼羅珊的伊朗-薩卡騎兵、來自河中的白匈奴騎兵和巴克特里亞的紅匈奴-貴霜騎兵。當然,也包括了波斯人喜聞樂見的印度戰象。
這群人來自薩珊波斯各地,雖然人數不是很多,但大都是精銳。
針鋒相對的大戰
公元451年5月26日的早上,亞美尼亞軍隊在戰前進行了聖餐禮。隨後開始與波斯軍隊進行隔河對峙。他們將步兵按照羅馬式戰術,布置成前後兩線,並在後方布置了總預備隊。數量有限的騎兵則被部署在兩翼。同時,根據傳統習慣,右翼部隊和預備隊一樣是比較有經驗的老兵。
對面的波斯軍隊則將精銳部署在左翼,進行針鋒相對的部署。其中包括了帕提亞地區的各類騎兵和德拉米步兵。大量親波斯的亞美尼亞部隊,被安排在第一線的中心位置上。他們身後還有不少波斯本族部隊。數目不詳的戰象,被他們平均部署在這些步兵隊伍的間隙。那些來自高加索和帝國東部的附庸騎兵,則依次被布置在全軍的右翼。
開戰後,雙方的右翼都首先開始發起猛攻。經驗豐富的亞美尼亞右翼,在同帕提亞省騎兵和德拉米重步兵的交鋒中占據小小的優勢。雙方的騎兵在裝備、戰術和文化上基本雷同,打的難分高下。但羅馬化的亞美尼亞老兵,比德拉米步兵更適合這種高強度的陣線推進。所以,在整個右翼位置,亞美尼亞人正一點點地獲得領先。
但在左翼,臨時拼湊的亞美尼亞人卻遭遇了進攻失敗。他們在渡河後遇到了大量高加索與東方騎兵的環攻。這些敢來助戰的地方菁英,既有人馬具裝的鐵騎,也有能騎善射的輕裝驍騎。還全都是日常經歷各種戰鬥和混亂的老軍痞。他們利用亞美尼亞人渡河後的混亂,成功將其驅逐到了河對岸。
最激烈的戰鬥則還屬中路。親羅馬和親波斯的兩撥亞美尼亞人,為了各自的選擇而捉對廝殺。由於彼此過於熟悉,連武器裝備和訓練都一模一樣,他們之間的交手很難快速產生結果。
馬米可尼亞為了阻止左翼的頹勢,並給予波斯人以致命一擊,開始將總預備隊分為兩組使用。其中一部分步兵被派往中路的側翼,幫助第一線步兵夾擊對手。騎兵為主的力量,則將填補左翼位置,驅散對面的遊牧系軍隊。
結果,當其他部分的戰鬥還未分出勝負時,馬米可尼亞親率的騎兵和步兵預備隊已經殺到了波斯二線位置。那些之前成功逼退農民兵的遊牧部隊,在面對高速衝鋒的菁英時,也只能讓出一條去路。但波斯人很快就將第二線的戰象與本族步兵抽調過來。亞美尼亞追兵只能迎頭撞上這批養精蓄銳的二線,並陷入了更加無望的消耗戰中。
起義英雄戰死沙場
決定命運的時刻,一直擔任預備隊的米底省騎兵開始行動。他們從側面與後方包圍了馬米可尼亞親率的夾擊部隊。那些之前被衝散的東方附庸騎兵,也開始重新集結,並維繫著亞美尼亞人後方。發現自己已經同時被步兵、大象和各類騎兵包圍的馬米可尼亞,深知敗局已定,在下令全軍撤退後戰死。
但因為他所在位置的隔絕,撤退命令並沒有被及時傳遞出去。中路與右翼的亞美尼亞人繼續戰鬥了很久,才因為體力與兵力的不支再選擇撤退。由於亞美尼亞人頑強的鬥志和泯不畏死的精神,原本期望收穫大屠殺的波斯人也損失慘重。這為後來他們減輕對亞美尼亞的控制,起了關鍵作用。
波斯人的服軟
波斯人雖然打贏了阿瓦雷爾戰役,卻沒有收穫太多他們想要的東西。除去部隊的損耗與戰爭的花費外,亞美尼亞當地的占領也需要一筆額外的費用。所以波斯人在囚禁了部分亞美尼亞神職人員後,僅僅換上了一位新的總督進行治理。
亞美尼亞人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抵抗。親羅馬的基督派勢力,一直以馬米可尼亞的侄子瓦安為核心,繼續時斷時續的武裝襲擊。原本可以用來壓制他們的親波斯派亞美尼亞人,則因為戰爭的損失而勢力有所衰微。
當然,親羅馬亞美尼亞人的損失更為慘重,並且不少人被遷移到薩珊波斯東部分而治之。但是阿瓦雷爾戰役畢竟鼓舞了亞美尼亞人的鬥爭精神。
最終在公元484年,波斯人不得不與亞美尼亞貴族們達成和解。他們放棄了強制改宗政策,也不再對亞美尼亞本地的教會進行破壞。亞美尼亞人算是為自己的權利,贏得了偉大勝利。
而波斯人也因為東部邊界的一系列問題,被弄得焦頭爛額。那些在阿瓦雷爾戰役中幫助波斯人的地方菁英,許多因為波斯大王試圖強化對東部邊境的控制而選擇了叛亂。這就讓波斯不得不同巴克特里亞與粟特地區的鄰居們開戰。反過來,也是讓亞美尼亞人收穫了遲到的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