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阿瓦庫姆
- 出生時間:1620
- 去世時間:1682
- 主要作品:《行傳》(《生活紀》)
代表作品,作品簡介,科學考察,哲學觀點,歷史發展,簡介,發展,教派分化,
代表作品
《行傳》(《生活紀》)
作品簡介
阿瓦庫姆的《行傳》(1672~1675)講述他同推行教會改革的尼康大教長之間的衝突,和受迫害、被流放西伯利亞的經過,書中充滿反強暴的精神和心理描寫,是俄羅斯古代文學中第一部以個人為中心而又廣泛涉及社會生活的著作,文字樸素生動,受到後世作家的推崇。
根據劉文飛所著《伊阿諾斯,或雙頭鷹》中第四章記載,“阿瓦庫姆這部作品本無名稱,如今的全名為後人所加,為‘Житие протопопа Аввакума, им самим написанное’,意為《阿瓦庫姆大司祭自撰之生活紀》;‘Житие’為俄國宗教文學中的一種體裁,又譯《行傳》、《言行錄》、《聖徒傳記》、《使徒傳記》等”,在劉文飛的書中為傳導出原文詞根所具含義,譯為《生活紀》。
科學考察
哲學觀點
例如在著名神學學說中否定斯拉夫民族本土習俗性哲學成為主導,希翼通過中世紀都主教思想來確定俄羅斯思想和基督教神秘主義、重新定義俄國民族哲學的本真形式和獨特性。舊禮儀派的主要領袖、大司祭阿瓦庫姆大聲疾呼:俄羅斯不需要拉丁習俗和德國式的舉止。17世紀俄國教會分裂派首領之一的大司祭阿瓦庫姆及其在獄中寫的“Житие”——俄語古文獻稱“Житие, им самим написанное”(“他自己寫的生平”),即“自傳”(可譯為《我的生平》)。後來被外來詞“автобиография”(自傳)代替。而後,阿瓦庫姆又因為堅決反對牧首尼孔進行宗教改革而被燒死。
歷史發展
簡介
俄羅斯正教會是東正教中最大的一個自主教會,是基督教於公元10世紀末從拜占庭輔羅斯後建立起來的。最初,這一教會由君士坦丁堡牧首任命的都主教管理。都主教駐節地14世紀以前是在基輔,以後隨著東北羅斯的強盛便於1299年遷到弗拉基米爾,1326年又遷到了莫斯科。15世紀,俄羅斯正教會在莫斯科大公的支持下,利用希臘正教和羅馬天主教在佛羅倫斯舉行的宗教會議上通過東西教會合併的決議,拒絕服從君士坦丁堡牧首,並於1448年自行召開主教會議,選舉俄羅斯人梁贊主教約納為莫斯科和全羅斯都主教。這便是俄羅斯正教會事實上獨立自主的開始。
發展
1453年,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滅亡。各東正教國家大都臣服於土耳其人。隨著俄羅斯統一國家的形成和加強,俄羅斯正教會便自命為東正教會的首腦,宣稱俄羅斯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莫斯科是第三羅馬。 1589年,俄羅斯正教會召開會議,選舉莫斯科都主教約夫為俄羅斯首任牧首,從而完全脫離了君士坦丁堡牧首區的管轄。
俄羅斯正教會內部曾進行過各種派別之間的鬥爭,這種鬥爭反映了俄羅斯當時社會的階級鬥爭和階級內部的鬥爭,其中包括爭奪教會地產的激烈鬥爭。14-16世紀,各種異端也有很大發展。
1652年當選俄羅斯正教會牧首的尼基塔·米諾夫·尼康,於1653—1656年間進行了一系列的教會改革,主要有:將祈禱時的跪拜改為鞠躬禮,用三指劃十字代替兩指劃十字,讚美詩(阿利路亞)要唱三遍而不是兩遍,教堂禮儀行列行進方向要自西向東(朝著太陽)而不是自東向西(順著太陽升降方向)。這一改革還包括對宗教禮儀書籍中的一些錯誤,按照希臘文本進行了校訂。如將“耶穌”一詞的俄文寫法由Исус改為Иисус等。
尼康的改革統一了作為國教的宗教禮儀,適應了加強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這一改革得到沙皇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尼康極其狂妄貪權,企圖把教權置於皇權之上,要求沙皇聽命於自己的擺布,結果徹底失敗了。1666—1667年在莫斯科召開的宗教會議上尼康被宣布解除牧首職務,並被發配到北方一個偏遠的修道院;1681年死於返回莫斯科的途中。
1721年,彼得一世頒布《宗教章程》,廢除了牧首職務,建立了一個特別的宗教委員會——主教公會,由沙皇任命的一些主教組成,這些主教又受一位由世俗官員(一般都是軍官)擔任的所謂“主教公會總監”的控制。俄羅斯正教會已完全從屬於國家,成為沙皇政府管理宗教事務的一個部門了。 1764年,葉卡捷琳娜二世實行教會土地國有化,約有200萬男女農民的教會土地轉歸國家所有,這些教會農民成了國家農民。 1917年俄羅斯正教會又恢復牧首制,主教公會成為牧首的咨議機構,並由牧首主持。
尼康的教會改革雖然得到了絕大多數波雅爾貴族和高級神職人員的支持,但也遇到一些狂熱堅持“舊信仰”的基層神職人員和普通教徒的反抗。這就是所謂的舊禮儀派運動或分裂派運動。尼康派教會和沙皇專制政府對舊禮儀派進行了殘酷的鎮壓。舊禮儀派的著名領袖和活動家大司祭阿瓦庫姆、輔祭費多爾、司祭拉扎爾、主教葉皮凡尼等先是被流放,以後於1682年被火刑處死。但是這些鎮壓並沒有阻止舊信仰派運動的發展,相反卻增加了分裂派教徒的數量。
維護“舊信仰”的鬥爭反映的是不同階層的不同社會政治要求。一些著名顯貴,如霍萬斯基和射擊兵以及一些波雅爾貴族反對教會改革是為了維護本階層的特權;部分高級神職人員也反對尼康改革是不願意喪失自己的既得利益;城鎮工商民和農民對分裂派的支持則反映了他們對封建專制制度壓迫的反抗。 17世紀下半期在舊禮儀派運動的旗幟下發生過一系列的反對專制國家政權的事件,其中最為重大的一次就是1668—1676年的索洛韋茨基起義。
但是分裂派運動從整體上說具有消極反動的性質。一些分裂派活動家所宣揚的末世論、洗淨罪孽的思想和鼓吹脫離“現世生活”等,促使17世紀下半期大批農民和工商民離鄉背井,逃往伏爾加河流域和東烏拉爾、西伯利亞等荒漠地區和森林裡,在那裡修建起一些舊禮儀派的隱修所。17世紀末開始廣泛發生各種殘酷的集體和個人自殺事件,包括自焚、溺水自盡、絕食餓死等。政府對分裂派的鎮壓加劇了這種逃亡和自殺行為的發生。
18世紀-20世紀初,舊禮儀派運動的主要中心是克爾熱涅茨河和伊爾吉茲河地區(在伏爾加河流域)、斯塔羅杜布(在烏克蘭)和維格河流域(在北方沿海地區)的一些隱修所和社團,還有莫斯科羅戈扎墓地的教堂以及變容節墓地的反教堂派社團。由於對舊禮儀派的一再迫害,迫使部分舊禮儀派教徒遷居國外。
教派分化
舊禮儀派又逐步形成了許多流派,其中主要分為教堂派和反教堂派兩大派別。
17世紀後半期,俄國還開始發生教派分化運動,這是被壓迫民眾進行社會反抗的一種形式。最早出現的一個教派就是鞭身派。18世紀出現了閹割派、反儀式派和莫羅勘派,19世紀又出現了史敦達派、浸禮派、基督復臨派等。這些教派可以分為兩大類:神秘主義的教派(鞭身派與閹割派)和唯理主義的教派(浸禮派、基督復臨派、反儀式派、莫羅勘派等)。鞭身派和閹割派否定官方教會的宗教儀式,尋求通過一些跳神活動來與神靈進行神秘主義的交流。鞭身派的這種狂熱的跳神活動往往導致性放蕩;閹割派則相反,為自己規定了禁慾主義的理想,其中包括性慾,所以他們要進行閹割。另一類教派在否定官方教會和國家的同時,追求一種所謂的“基督共產主義”,他們建立了一些宗教公社。但是這些公社不久都紛紛瓦解了。
俄羅斯正教會在中國的活動也有200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