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1918年3月3日,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1918-2007)生於美國紐約市。他自幼聰慧過人,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階段曾3次跳級,仍然成績優異。1937年在紐約城市學院獲理學學士學位。1941年在羅切斯特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1942年進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做從事研究工作。1947年,他組建了酶學研究室並任主任。1953~1959年,他應聘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任教授。1959年,他組建了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並任教授至今。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半個多世紀以來,他一直活躍於生物化學研究領域,並於1965年當選為美國生物化學學會主席,但他的研究成果卻對分子遺傳學、基因克隆、基因測序、基因診斷以及基因組計畫等現代遺傳學的各個重大問題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獲獎
科恩伯格最引人注目的研究工作,是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用實驗證明DNA的複製並分離了複製所需的酶,這集中反映在他於1956年發表的著名論文《脫氧核糖核酸的酶促合成》一文中,他因此於1959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榮譽
在1953年以前,基因的物質本性一直是困擾著全世界生物學家的問題。1953年4月25日《自然》雜誌發表了沃森(J. Watson)和克里克(F. Crick)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既反映了DNA分子可能具有的無窮多樣性,又能立刻提出DNA分子自我複製的可能機制,使生物學家一下子接受基因的物質本性就是DNA。但是,DNA雙螺旋結構模型雖然是以眾多的實驗結果為依據,但它本身卻尚有待於實驗證明。尤其是,DNA果真是一種能自我複製的分子嗎?? 在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發表之後,科恩伯格就以這一模型作為構想基礎,用實驗方法研究DNA的複製,很快得到成功,於1956年發表了初步結果。他成功的原因之一在於他有一個正確的分析:他覺得構成DNA分子的單體雖然是4種脫氧核苷一磷酸,但是,DNA合成的原料卻不是4種脫氧核苷一磷酸,而是4種脫氧核苷三磷酸。4種脫氧核苷三磷酸缺1種都不行,用4種脫氧核苷二磷酸或4種脫氧核苷一磷酸也都不行。他還構想,細胞內必有合成DNA所需的酶。於是他把大腸桿菌磨碎,用其提取液加上4種脫氧核苷三磷酸(其中至少有1種進行放射性同位素標記,以便於檢查實驗結果),再加一點點微量DNA作為“模板”(如小牛胸腺DNA、大腸桿菌DNA以及大腸桿菌T2噬菌體DNA)。把上述混合液在有鎂離子存在的條件下於37℃靜置30min,發現放射性標記已進入DNA部分,說明有新合成的DNA分子。新合成的DNA分子即實驗產物可以用過氯沉澱法同作為原料的脫氧核苷三磷酸單體分開。科恩伯格測定了產物DNA的鹼基組成,發現它們同各自的模板DNA組成驚人地相似, 這就充分證明新合成的DNA的特異性是由所加入的那一點點微量的模板DNA決定的,只不過數量大大增加了而已。DNA果然是一種能自我複製的分子!
專著
科恩伯格的主要專著有:《DNA合成》(1974);《DNA複製》(1980);《DNA複製-增補版》(1982);《DNA複製-第2版》(1992);《黃金螺旋:走進生物技術的探險之路》(1995)。1989年,他出版了自傳《為了對酶的愛: 一個生物化學家的畢生探索之路》。?
科恩伯格於1943年與西爾維·魯思·利維(Sylvy Ruth Levy)結婚,生有3子。長子羅傑·戴維·科恩伯格(Roger David Kornberg, 1947-)是史丹福大學結構生物學教授,在建立染色質基本結構的核小體模型中起了關鍵作用。次子托馬斯·比爾·科恩伯格(Thomas Bill Kornberg, 1948-)是舊金山加州大學生物化學教授。幼子肯尼思·安德魯·科恩伯格(Kenneth Andrew Kornberg, 1950-)是專長於實驗室設計的建築師。1986年西爾維夫人去世。科恩伯格於1988年與查倫·沃爾什·萊弗林(Charlene Walsh Levering )結婚。查倫夫人於1995 去世。他又於1998 年與卡羅林·弗雷·狄克遜(Carolyn Frey Dixon)結婚。科恩伯格定居於美國加州波爾塔拉谷。他喜歡網球、旅遊、音樂、以及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