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瑪·塔得瑪

阿爾瑪·塔得瑪

勞倫斯·阿爾瑪·塔得瑪爵士(Alma-Tadema,1836-1912)是英國皇家學院派畫家中的世俗裝飾大師,他把拉斐爾前派掀起的古典主義風潮推向前進,首先以飽含情韻的筆觸描繪著夢幻般的古典世俗題材,並使得這種題材創作發展成為維多利亞時代藝術的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爾瑪·塔得瑪
  • 外文名:Alma-Tadema
  • 出生地:荷蘭
  • 出生日期:1836-
  • 逝世日期:1912
  • 職業:畫家、世俗裝飾大師
人物生平
阿爾瑪-塔德瑪生於荷蘭,曾在魯本斯的安特衛普畫室學習繪畫,他對當時流行於歐洲大陸的新古典主義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並在學畫間歇堅持歷史學和神學的學習。
1863年,他攜新婚妻子到義大利度蜜月期間,對義大利龐貝古城遺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發大力研究古代世界的人文知識,並在繪畫創作中把學究式的考證和世俗的娛樂性結合到了一起,達到了超脫於古典派繪畫的若是若非的境界。
在他的作品中,小到衣飾服裝,大到廳堂街道,無一不蘊涵著合乎歷史邏輯的匠心;但大理石、甲冑、奴隸等一系列對舊日時光的表現非但沒有造成過多的歷史負贅感,反而彰顯出某種無比雋永的穩婉情懷。
阿爾瑪·塔得瑪
不久,阿爾瑪-塔德瑪的作品被來往於歐洲大陸的藝術品商人歌貝特發現,他驚訝於這個第一流天才的埋沒,於是一手承辦了畫家在英國舉辦的畫展。 這時的英國,雷頓已經在古典題材的創作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人們完全迷醉於他神話般的英雄美女世界;然而畫展卻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阿爾瑪-塔德瑪的名字幾乎是一夜間傳遍英倫三島,繼而擴展到整個歐洲的。 人們領略到了一種全新的藝術表達,從這些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的相關風俗描寫中尋找到了庸碌的現實與高古情懷的折衝點。
阿爾瑪·塔得瑪
阿爾瑪-塔德瑪既是挖掘古代風尚、古代故事的大師,也是表現現實精神情調的大師,也正因為如此,他的作品才為世界廣為接受。從各懷心事的男女身上,從幻想愛情獨守空閨的怨女身上,從遠行的稚嫩小女孩身上,從竊竊私語的閨中密友身上,從那些守望碧海的婦女身上,更是從那些有著雋永的文化氣質卻包裹在清遠而愁瑣的外表下的女子身上,我們欣然地接受了這種以古代為底本的現代抒懷,思索著維多利亞時代所流行的觀念與氣韻。
從他的一系列創作中,我們驚異於那充滿光潔的大理石、豐盈的玉體、柔軟的羽毛所表現出來的超常質感,在準確地對色彩的把握上,阿爾瑪-塔德瑪超越了他同時代所有的畫家,這種強烈的色彩上對比所形成的視覺刺激使我們可以把無饜的目光停留在畫面上的任何地方。
在他的創作中,很少套用動態因素表現人物或增強情節感,大都是做一種靜態的處理,即便是充滿戲劇性變化的場面(至少別的畫家在處理同一題材時是這樣的)人物似乎凝結在美麗的瞬間;但是在這種景物相對的靜態中,別具一格的效果產生了,以至於我們能夠保留精力專注在畫面傳達的某種思緒中。
阿爾瑪·塔得瑪
1873年,定居倫敦三年的阿爾瑪-塔德瑪終於獲得了英國國籍,依仗名譽(他不久便榮膺"皇家院士"和爵士封號)他過著一種富足而安樂的生活。但有一個時期,一群道學主義者的攪鬧使他十分煩躁,他們指責他在畫面上過多地渲染半裸的女人。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維多利亞式的藝術在英倫三島逐漸失卻了魅力,太多的懷舊情調的感傷作品卻在世界掀起了熱潮。電影的出現也為象徵派和古典派的裝飾風格創造了新的用武之地,於是直到今天阿爾瑪-塔德瑪、沃塞毫斯等畫家的藝術靈感依然大量地出現在銀幕或銀屏上,甚至是MTV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