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主要概況,考古情況,評價,
主要概況
西亞銅石並用時代的哈拉夫文化典型遺址。位於伊拉克摩蘇爾市以北,底格里斯河東岸 6公里處。1933年,英國考古學家M.馬洛溫主持發掘。
該遺址是一個5米高的土丘,其下埋有直徑僅67米的史前定居點,以哈拉夫文化為主,其上部有歐貝德文化堆積。哈拉夫文化分為 3個時期:早斯哈拉夫無明確的建築物。陶器是哈蘇納型(見哈蘇納文化)的。中期哈拉夫出現了這一文化特有的建築:10個石基礎圓牆拱頂房,其直徑從5.5米到10米不等,牆厚達2.5米。較晚的圓房有一矩形前房與之相接。最大的一個位於村中心,門前有石砌路面,可能為公社的宗教或公共事務集會場所。晚期哈拉夫的居址有簡陋的泥牆房,但陶器極精美。還發現了制陶和制石作坊。
哈拉夫文化層出土的遺物有骨、石工具,石瓶和各種石飾物,印章,護身符(有房屋、公牛頭、男性生殖器、人手指骨、鐮刀、鳥和雙面斧等式樣),粘土母神像和鴿子像等。晚期哈拉夫文化層還出有銅針、銅鑿和鉛,這是兩河流域較早的金屬器。墓葬中的隨葬品多為石刀和陶器。從出土的穀粒和獸骨反映,當時已開始產生農業經濟,並已馴養山羊、綿羊和牛。
考古情況
阿爾帕契亞遺址底部9-11層為長方形泥土建築,房內有圓形灶和灰堆,還有許多生活用具和廢棄物。從8層開始,村落中出現了二道南北向的平行牆,牆厚75厘米,牆東面的建築由方形變成了圓形,出現了弧形牆,厚35厘米。其上的7-6層仍為圓形房屋,居住面上抹有石灰面,房內墊著潔淨的細沙,這是從土丘以外取來的,這種捨近求遠的行為一定是處於某種目的。到了第4、5層,圓形房屋出現了石基。牆變厚,面積增大。第3、2層的圓形房屋牆更厚,並出現了長方形前室。以上都是圍牆以東的各層情況,這裡的生活用具和廢棄物都很少。在平行牆以西,仍以長方形建築為主,房內有生活用具和垃圾。這說明牆以東的圓形建築是非居住區,很可能是當時的“聖區”,而這兩道牆可能是“聖區”的圍牆,“聖區”內的遺物可以進一步證實它的功能。
在“聖區”發現了三座墓葬,都位於圓形建築附近[34]。其中兩座是將火葬的人骨放在陶器內的瓮棺葬,這是哈拉夫文化一種特殊的葬俗。從3層起,房屋石基使用大河卵石,大概是取材於遺址西部3公里處的科斯爾河,每塊石頭5~10噸,每個建築需要650-900塊。這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決非一家一戶所能辦到的,即使是這個村子的全村勞動力也難於勝任。7層和6層建築內墊的細沙也同樣是集體勞動的產物。由此看來,這個聖區可能是這個村落和鄰近村的一個宗教中心,而葬在聖區內的人或許是具有特殊社會地位的人。
到了第1層,即該遺址最晚的哈拉夫文化層,布局發生了重大變化。村落中心為一個長方形多間的大型作坊所占據,周圍有水井和陶窯。這說明手工業在這個遺址的重要性,財富正是從這些作坊中產生出來的。三彩陶代表了哈拉夫文化制陶技術的高峰,這一層中發現的三彩陶數量和質量是其他遺址所不及的,說明這個遺址是哈拉夫文化區制陶中心。在作坊的一間屋裡,發現了150多件遺物,有三彩陶器、石容器、石制裝飾品、護符、雕像。彩陶和石制裝飾品放在靠牆的木架上,地上有成塊的紅礦石和調色板。在另一間屋裡有燧石和黑曜岩石葉和石核、石屑。這個作坊最終毀於火。
根據遺址的布局和建築可以看出,阿爾帕契亞遺址發掘區的底層是居住區,最上層是手工業區,而其中層的大部分時間是“聖區”,所以它不代表哈拉夫文化普通的村落。耶里姆II遺址的發掘為我們提供了普通村落的情況。
評價
阿爾帕契亞遺址的陶器極富特徵,已成為哈拉夫文化的分期標準。早期陶器有平底、內曲壁淺碗和矮胖、漏斗頸的罐及直斜壁的“奶油碗”等,器形較小,質地較差,火候較低;中期“奶油碗”減少,出現了高座容器、大型的碗、罐等;晚期除中期流行的器物外,還流行精緻的內外彩繪大盤等。阿爾帕契亞遺址的陶器裝飾喜用紅、黑、白、褐等色,描繪出兩色或兩色以上的紋飾。彩繪圖案有幾何紋,以羊、牛為主的動物紋,人物紋等,樣式繁多,富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