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布雷希特·泰厄

阿爾布雷希特·泰厄

阿爾布雷希特·泰厄(Albrecht Thaer,1752—1828),德國人,農學家近代農業經營學奠基被譽為近代農學創始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爾布雷希特·泰厄
  • 外文名:Albrecht Thaer
  • 出生地:德國
  • 出生日期:1752
  • 逝世日期:1828
人物生平
阿爾布雷希特·泰厄早年學過醫學,並曾任宮廷的侍醫,後來泰厄在讀過阿瑟·揚的一些著作以後,對書中通過嚴密的觀察,細緻的實驗所論證的英國農業經營上的成就,充分給以首肯,他看到德國和英國的不同,認為不能簡單的抄襲套用。
他在1789—1804年刊行過三卷本的《英國農業》(Englische Landwirtschafe),1784年他成為漢諾瓦(Hannovev)侯國農業團體的會員,1797年他加入英國的農業改良會成為海外會員,這樣他逐步把自己注意轉到農業上來了。1804年他建立了普魯士的第一所農業學校,15年後的1819年這所學校普魯士王國政府授予王立農業大學的稱號。
1809年至1812年,泰厄柏林刊行了四卷本的代表作《合理的農業》(Grunds?tse der rationellen Landwirtschaft),後來在1823、1837和1847年又都再次印刷過。1880年在柏林出了校刊新版,全書正文和過去一樣,但附有出版者的評註和他個人的簡單傳記。為了防止翻印,最初出版的三卷在扉頁上曾有由作者親自簽署的名字,為了保證發行,曾採用預約的辦法。由於泰厄們的努力,很快就達到了1 700多部,這在當時是一個頗為可觀的數字。預約者的名字曾寫進第一卷的序文里,這個名單有助於了解當時關心農業進步士的情況,其中多數是大土地所有者,另外也有一些租賃土地者和官吏等,從中可見這樣的農書當時在德國的讀者面還不是很寬的。《合理的農業》全書共分六章:①關於基礎;②經濟學,即有關經濟各方面的關係,組織和指導的知識;③農學,即土地成分之學;④農業,其中有肥料學、耕作學、農具學、墾殖學、排水灌溉學和牧草生產等;⑤植物性物質生產,討論各地栽培的作物的性質和方法;⑥畜產,特別是有關養牛、養馬、養豬和養羊等一些具體技術。總之,前兩章是討論有關經營、統計等組織生產的知識,以後的四章則涉及各個具體學科,即農業生產的各個特殊部門。這個體系從今天的科學水平來看,也還是能夠說得過去,只是最後的第六章缺少對家畜飼養、育成、飼料調製及保護的一般原理,這個缺點應當是和當時的動物生理學尚未發展有關。
泰厄把農業經營分為三種類型,即 ①機械的,②技巧的,③科學的或合理的。關於合理的農業概念,泰厄認為農業應當是“一個營利性的活動,它是通過植物性和動物性物質的生產(通常還包括加工)來產生利潤,或是以取得貨幣為目的,這個利潤愈是能夠保持連續的高水平,就說明這個目的愈益完善,所謂完全的農業就是具備儘可能持續的保持高額利潤,並能適應外界情況而善於應處的經營”。這樣泰厄就為資本主義農業生產的經營目的做了概括的說明,簡潔地道出了資本主義農業生產的本質。
泰厄對農學的基礎和輔助學科的關係,在書里做了精闢的說明,他認為農業科學應該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經驗則來自感性的觀察,而獲得經驗的手段,除了觀察還有實驗。泰厄進而指出實驗是為了回答自然提出的疑問,如果實驗恰宜合適,就不難做出確切的回答。至於作為農學的輔助學科,他列舉出的有物理學、化學、植物生理學、植物學以及有關健康或病態的動物學。他還強調數學特別是套用數學的重要作用,因為農民如果不能掌握它就會無法從事統計和核算,合理的經營勢將成為一句空話,此外還應具備一些政治、法律、國家經濟和商業等方面的知識。
泰厄認為農業經營上個和物質的必要基礎,應該具備:①有能力的主體、②資本、③農地。①是和從事農業的個有關的在實踐上或理論上的教育、教育機關;②有關農業生產必要的資本,他區分為基本資本、固定資本和經營資本;③農地有關的問題還有租佃關係和地稅,在經營問題上泰厄是持三元論的觀點。從對這些條件的分析,他得出了當時在德國推行輪栽式農業是最為合理的。
泰厄在當時認為合理的農業就是在英國盛行的輪栽式農業,因為它不只是建築在科學的原理上,而且也是收益最大的農業。農業經營的最高目的就在於取得最大利潤,所以他主張教育德國農民,提高他們的知識,把輪栽式農業推行於全部德國,以代替中世紀遺留下來的三圃式農業。在具體技術上他認為休閒並不是單純的不種作物了事,而是至少還要進行4次休閒耕,藉以消滅雜草並增土壤肥力。他還強調採用深耕犁和施用有機肥的作用,但是泰厄認為除了腐殖質之外,石灰等礦物質雖也有肥效,不過作為作物主要的營養物質還是腐殖質。
泰厄在《合理的農業》中指出了許多前沒有講過的有用的東西,他強調合理的農業應該是科學的農業,不僅在方法上要採用實驗手段,在內容上也要吸收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個方面的成果,但是正像當時自然科學的許多分支如動物學、植物學、生理學、農藝化學還處在未發達的狀態一樣,社會科學也還沒有成為真正的科學。泰厄資本主義制度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個體系間的矛盾,還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一方面是因為這一矛盾在當時還沒有充分激化,另外也和他的階級局限有關。他認為自然科學的合理性(高產、穩產和對地力培育增進相結合)和經濟學的合理性(資本主義的最大贏利性)之間的關係是可以協調而並行不悖的。其實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如果農業生產不能帶來儘可能多的連續收益,那么縱使產量能夠維持高產也沒有多大實際意義,至於培育和增進地力的問題,從來就很少受到社會上廣泛的關注。所以實際上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自然科學的合理性就只能屈從遷就經濟上資本主義經營的合理性即贏利性,這是泰厄當時不願也不能解決的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