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卑斯式登山

一種不依賴他人,完全或主要靠登山者自身力量從事攀登各種山峰的登山活動。因系阿爾卑斯山區登山運動的早期活動形式,故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爾卑斯式登山
  • 時間:二十世紀二十年代
  • 特色:快速
  • 名稱由來:源於歐洲阿爾卑斯山的登山方式
定義介紹,名稱由來,特色,阿爾卑斯精神,

定義介紹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逐漸為金字塔形兵站式登山所取代。七十年代以來逐漸得到恢復和發展。1978年5月義大利登山家萊茵霍爾特。梅斯納爾和彼得。哈貝勒首次不用氧氣登上珠穆朗瑪峰。1980年8月萊茵霍爾特。梅斯納爾又單人從海拔6400米的營地不用氧氣再次登上珠穆朗瑪峰,為這一登山活動形式的發展開創了新途徑。
其 實阿爾卑斯式攀登並沒有嚴格的定義,但它通常是指在高山的環境之下,以個人或兩三人的小隊來登山,以輕便的裝備,快速的行進速度前進。在中途不靠外界的補給;也不需要架設固定繩索以方便反覆地上升下降來適應高度與補給物資,一鼓作氣爬上山頂並且平安回來,若是不能登頂就折返。
登山登山

名稱由來

阿爾卑斯攀登顧名思義是起源於歐洲阿爾卑斯山的登山方式,十八世紀時誕生在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區,隨後成為世界性的活動。 從1786年到1865年間幾乎所有海拔3000~4000公尺以上的山頭都被一一的征服了,後來世界登山界稱這段時期為阿爾卑斯的黃金時代。

特色

快速
行動迅速可以減少危險,特別是在天氣多變的高海拔山區,行動迅速表示比較能快速通過危險的環境。一般而言;在高海拔很多的山難都是因為停止行動時才會遇難。
阿爾卑斯攀登通常是適用於路程較短或交通方便的山區,因為交通便利所以登山者就不必準備過多的裝備。由於重量減少了;也使得隊伍的行進速度會變快。另外;交通便利也縮短了登山的路程,登山者能夠快速的上山;然後快速的下撤。
輕便
為了講求行進的速度,以免過重的裝備或食物壓垮自己!阿爾卑斯登山家必須將食物儘量的精簡,裝備也儘量的輕量化,把不必要的裝備通通捨棄不帶,只帶必要的裝備。輕量化的同時也就是表示,他們吃的、喝的、燃料、裝備都沒有多餘的量,所以他們不能出錯!一旦出錯就沒有挽回的餘地。阿爾卑斯登山家所選擇的裝備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該攜帶什麼裝備也是高度的藝術,這全憑登山的的經驗。必要的裝備對於阿爾卑斯攀登而言是一件大但是所有登山中所需要的技術裝備、食物、飲水、急迫露宿等裝備一應俱全。
行動快速有幾要必要條件:腳程要快,裝備要輕便。
繩隊作業
繩隊作業也是阿爾卑斯式攀登的一項特色,阿爾卑斯攀登通常是結兩人或三人的繩隊,有時候為求行動迅速也可能不結繩隊,這完全依照當時的情況而定,例如:隊員的攀登能力、路線的難度與風險來決定。

阿爾卑斯精神

獨立自主
阿爾卑斯攀登是最符合運動精神的一種登山方式,阿爾卑斯登山家必須儘可能只靠自己來完成登山的旅
程。包含:登上所需要的裝備必須自行背上山,沒有挑夫來幫忙你背裝備!阿爾卑斯攀登像是個人式或小組的游擊戰,沒有後勤的火力支持。
公平
登上山頂的方法有很多種,有的人是坐直升機直上山頂、有人是把重裝備留給挑夫去背,自己空著手或輕裝攻頂,有的人靠著別人架好的繩索,再用上升器來通過困難的地形。這些方式都降低了登山的難度與挑戰性,也失去了登山原本的意義。
阿爾卑斯式的攀登路線上並不會事先架設好繩索,也不會有人把你拖上山,攀登者必須憑著自己的經驗與技術來克服所面臨的困難地形。這對於山而言是最公平的方式!
原本世人認為阿爾卑斯式攀登通常只適用於路程較短或交通方便的山區,就像阿爾卑斯山區,因為交通便利所以登山者就不必準備過多的裝備,也使得隊伍的行進速度會變快。同時交通便利也縮短了登山的路程,登山者能夠快速的上山,然後快速的下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