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沃·帕特

阿沃·帕特

阿沃·帕特(愛沙尼亞語:Arvo Pärt,1935年9月11日-)出生於愛沙尼亞派德,是20世紀的愛沙尼亞作曲家。他的作品以合唱聖樂最為人所知。“神聖簡約主義”的主要作曲家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沃·帕特
  • 外文名:Arvo Pärt
  • 國籍:派德
  • 出生地:愛沙尼亞派德
  • 出生日期:1935年9月11日
  • 職業:作曲家
  • 畢業院校:塔林音樂學院
  • 信仰:俄國東正教會
  • 代表作品:四部交響曲、《兄弟》、《空白石板》、《柏林彌撒》等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生於1935年的阿沃·帕特是愛沙尼亞首位獲得國際聲譽的作曲家。愛沙尼亞——這個波羅的海小國在歷經八個世紀的被占領歷史後,終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獲得獨立,帕特就生於這個短暫的獨立期間,國家旋即被蘇聯吞併,之後是近四年的德國占領期,以及長達四十五年的蘇維埃加盟國時期——帕特在這個時期內成長與成熟。帕特按照義務徵兵制,曾入伍任一名軍鼓手。退伍之後(1957年)在愛沙尼亞電台和電視部乾錄音工程師,長達十年,這個職位為他早期作曲生涯提供了經濟基礎。和許多社會主義作曲家一樣,他也投身大眾音樂領域——電影和戲劇配樂。加盟共和國時期,藝術的獨立性被置於黨的文藝政策指導之下。幸虧年輕一代作曲家有前輩艾勒(Heino Eller,1887-1970)指導,帕特1958年入塔林音樂學院師從艾勒。後來帕特滿懷感激地談到恩師:“他給我指出一條道路,但那是一條極為寬廣的道路,從不強迫我們按他的路子創作,一位極具人性、充滿活力的導師。” 帕特學業及畢業後(1963年)寫的第一批作品都是調性音樂,大多為鋼琴作品,帶有顯而易見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師法蕭士塔高維奇與普羅柯菲耶夫。為兒童合唱團和大型樂隊而作的康塔塔《我們的花園》曾獲蘇聯青年作曲家比賽的頭獎。六十年代,作曲家依據一些地下流傳的十二音技法樂譜和教本,演習序列技法,第一個成果是完成於1960年的《死亡名冊》(Nekrolog),該作也是愛沙尼亞音樂史上首部十二音作品。此後,帕特越來越傾向於先鋒技法,被官方視為危險人物,西方腐朽文化的盲從者。《第二交響曲》(1966年)使用大量非樂音和拼貼,震驚蘇聯樂壇。1968年創作的《信經》更由於是宗教體裁而遭禁。同時期,帕特對巴洛克音樂興趣濃厚,以巴赫的音名主題創作巴洛克風格的仿作,和刺耳的現代音樂形成對比(《第二交響曲》)。《信經》中採用了巴赫平均律第一首《C大調前奏曲》,這是帕特最鐘愛的素材。
六十年代晚期,帕特陷入創作危機,覺得無法在先鋒技法中尋找到自己的聲音,或許更重要的是,無法體驗到信仰的共鳴。數年內,他幾乎中止了創作,轉而潛心研究格里高利聖詠和中世紀作曲家,如若斯坎、馬肖和奧克岡。這個創作枯竭期內的《第三交響曲》是一個過渡性的作品。1976年他寫出《致阿麗娜》(Für Alina)標誌著作曲家創作新時期的開始,音樂風格煥然一新。下面這個《致阿麗娜》的譜例片斷顯示其主幹音為b小調主三和弦:
帕特從中古元素以及三和弦中汲取到更新力量,他自己稱之為“Tintinnabuli”(鐘鳴作曲法),即回到最簡單基本的三音和弦,調性和聲的基石,但抽去了調性體系的功能,使之失去方向感,類似中古音樂那樣的平行級進。作曲家這樣描繪“Tintinnabuli”:“我使用儘可能少的元素,只有一到兩個聲部,將音樂建構在最原始質樸的素材上——三和弦,一種特殊的調性音樂。”在下面這個譜例中可以看出,是“鐘鳴作曲法”的幾種基本變化模式,主幹旋律音構成a小調三和弦:
《致阿麗娜》是第一部採用該作曲法的作品,作曲家說:“這是採用新調色板的第一首作品,我在其中發現了一個三和弦系列,套用了一個不起眼而簡單的指導原則。”正如上面兩個譜例所示,這個“不起眼而簡單”的原則就是和弦不論如何變化倒置,都牢牢“固著”在三和弦上。此後鐘鳴作曲家成為作曲家每部作品的起點,往往有一個特定的三音和弦位於作品中心,就像一個信念或是鐘聲,迴蕩在整個作品中。帕特不但視該作曲法為自己的音樂表達,而且是一種解脫之道,一種拯救性的力量:“我在求索彷徨中進入這個領域,為的是探求我的生命、音樂和創作的答案。在我生命低谷的黑暗中,我似乎感覺一切都是外在而毫無意義,紛繁複雜的面貌令我困惑,我一定要尋求到一個統一,那個最重要的東西,我如何尋到?那個完美之物的軌跡變幻多樣,令無關緊要的瑣碎隨之散去。三和弦的三音就像鐘鳴,它很接近我心中的那個完美之物了”。音樂的技法和生命的體驗、一元信仰統合在一起。從這點而言,作曲家之後的所有作品皆帶有宗教觀念。事實表明,鐘鳴作曲法雖然樸素,但拓展空間很大,帕特以此寫出了個性迥異的豐富作品。作於1976-77年的一系列作品迅速確立了他的獨特聲音,如《紀念布里頓之歌》(Cantus in memoriam Benjamin Britten)、《兄弟》(Fratres)和《空白》(Tabula Rasa)。有論者把帕特歸於簡約派,甚至稱其為“宗教簡約派”(holy minimalism),但作曲家自己並不認同這點。他不像簡約派那樣採用大量重複段落,營造靜止、循環的感覺,其結構往往是變奏體,緩慢漸進,氣息悠長。
進入八十年代,由於官方對其封殺得越來越緊,帕特幾乎找不到願意接納他作品的演出機構和音樂家,作曲家說:“幾乎是一夜之間,我失去了所有東方陣營的演奏家。”這其實是官方唯恐帕特的宗教音樂“流毒”太深,於是乾脆逼迫帕特出走西方。1980年,帕特只能攜全家移居西方。在美國,帕特被看作一個聖徒式的人物,崇拜者眾。這是帕特不願接受的,他說:“我只是一個作曲家。”
作於1982年的《約翰受難曲》堪稱“鐘鳴作曲法”的集大成之作。該作的核心是三個疊置的五度(D–A–E–B),“鐘鳴作曲法”也開始運用於更多層面,一個基本的時值模式是:短促、中庸、漫長。速度也分為三種明顯不同的等級。八十年代後的作品大部分是合唱,但“鐘鳴作曲法”並沒有實質改變,作曲家將其和語調、半音進一步結合,晚近作品具有將歌詞和音樂分離的傾向。

個人作品

《死亡名冊》(Nekrolog) 1960年
《第二交響曲》(1966年)
《信經》
《第三交響曲》
《致阿麗娜》(Für Alina)1976年
《兄弟》(Fratres)
《空白》(Tabula Rasa)
《約翰受難曲》(1982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